浅议小学教师教育哲学素养的提升策略
赵雨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雨,. 浅议小学教师教育哲学素养的提升策略[J]. 哲学研究进展,2023.3. DOI:10.12721/ccn.2023.157238.
摘要:
小学教师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与教育哲学密切联系在一起,小学教师具备教育哲学素养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方法论,使小学教师有利于引导塑造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教师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素养
DOI:10.12721/ccn.2023.157238
基金资助:

一、教育哲学素养的内涵

(一)什么是教育哲学素养

“教育哲学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自觉运用哲学辩证思维探讨教育领域诸问题的素质和修养”。古代和近代的哲学家大部分都从事教育工作,也被称为教育家,像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以及中国的孔子、孟子、朱熹等都是这样,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有自己的哲学主张,他们的哲学论述中也含有教育论述。教师的教育教学以及教学实践都会受到教育哲学素养的引导,教育哲学素养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素养。只要进行了教育教学活动,就有教育哲学素养在发挥作用。

(二)教育哲学素养的构成

教育哲学素养包括三个方面,哲学方法、哲学情怀和哲学意识。“哲学方法,教师的哲学方法是教师诉求智慧的方法,具有实践、反思、批判、预见等功能;哲学情怀,教师的哲学情怀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宽容和负责,是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尊重、理解和信任;哲学意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师对人类命运以及个体存在意义和价值的反思,一是学生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反思”。

二、小学教师具备教育哲学素养的现状

(一)小学教师缺少教育哲学基础

除了哲学专业的小学教师,大部分小学教师可能只在本科时学习过哲学相关知识,接触理解也不够深刻。小学教师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上课,其余时间也不会去自己查找相关哲学以及教育哲学方面的知识,更不会去深刻了解及运用。大多数小学教师关心的是自身专业知识的提升,空余时间更愿意用来学习专业知识以及采用多种途径来提升专业能力而非教育哲学方面的知识。而普及大众的哲学教材很少,这就使得少部分愿意提升自身哲学素养的小学教师将哲学理解为高深抽象的知识体系、枯燥的概念解释,没有理解哲学的内涵,也没有理解哲学的意义,从而无法提升自身的教育哲学素养。没有教育哲学素养的小学教师可能会是一个肤浅表面的教师。

(二)小学教师具备的教育哲学能力不够

小学教师能从大量的教育实践中积累大量的经验,但大部分小学教师很难把自身教学经验用教育哲学方法总结以及进行反思、批判。小学教师也很难对自身意义和价值及学生的发展和价值做出思考、批判、预见等,这就体现了部分小学教师教育哲学素养能力的不足,缺乏教育哲学素养中的哲学方法和哲学意识。在教育发达的地区,小学教师对教育哲学素养的重视程度及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的程度都不足够,而在教育欠发达地区,小学教师对教育哲学的运用就更少了。刚入职的年轻教师关注有限,能力有限,很少在教育实践过程用教育哲学的思维去看待教育教学问题,对教育哲学素养的关注及运用很少,已经具备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年长教师也很少会在已有的教育哲学素养上继续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小学教师没有能力把教育哲学素养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也没有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运用教育哲学素养的能力。

(三)小学教师缺乏学习教育哲学知识的热情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经济利益的热情逐渐高涨,导致一些快文化逐渐发展,人们越来越喜欢追求感官刺激。小学教师也处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或多或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对经济的、快速的文化热情会影响到小学教师对教育哲学知识的热情,对经济的追求远远高于对教育哲学素养的追求。教育哲学素养并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培养出来的,快节奏使小学教师静不下心来学习一些教育哲学知识,导致小学教师缺乏对教育哲学的热情。长此以往,小学教师没有学习教育哲学知识的动力,使得教育哲学素养被边缘化。

(四)小学教师的教育哲学情怀不足

有教育哲学情怀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会对学生表达出的关心、尊重和信任,小学教师也必须具备这种哲学情怀。这种哲学情怀对小学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一部分小学教师不具备教育哲学情怀,只把教师职业当成一份工作来对待,对待学生严酷冷漠,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一部分小学教师懂得教育情怀但没有贯彻于全部学生,只会对优秀的学生存在着关心、尊重以及理解等,而对那些相对与没有那么优秀的学生不会给予爱护、尊重和信任,教师没有对学生一视同仁,说明教师对教育哲学情怀理解不深刻。小学教师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塑造着学生的人格。小学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教育哲学情怀,没有给予学生关心、理解和信任,没有平等的看待学生则会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小学教师教育哲学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多学哲学知识,激发哲学热情

小学教师要学会利用各种古今中外的哲学资源来积累自己的哲学知识,利用网络、书本等资源学习易于自己理解、生动有趣又不失深度的哲学知识。随着哲学知识的积累,掌握的哲学知识范围就更大,就会有更多未知的哲学领域未探索,使人对未知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对于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就会激发小学教师对于哲学知识的渴望,激发自己主动学习哲学知识的热情,使得小学教师更加主动、更加有激情去学习教育哲学,了解和学习教育哲学素养。小学教师通过哲学的思考,能够获得更广阔的视野,用更多的方法去思想教学问题,培养了小学教师的这种‘主动性’就会保持学习哲学的热情。

(二)教育教学实践,提高哲学能力

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进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才能生成和发展。小学教师要学会把对教育哲学的学习和想法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发挥出来,在教育生活体验,善于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总结出属于自己有质量的教育哲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小学教师一方面在与学生互动传授知识相互学习、相互求真中沉淀教育哲学知识,另一方面要在与其他教师互动实践中相互碰撞学习、相互批判中积累自身以及其他教师的教育经验,学会自觉运用哲学的意识分析教育实践得出的经验以及背后的理论,使得小学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逐步提高运用教育哲学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教育哲学素养。

(三)学会反思,追求教育哲学情怀

反思是教育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哲学的学习要使小学教师学会实践,学会反思,学会批判。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环境、对象、目标是一直在发展的,上课所使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每一部分来反思,也反思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反映出来的问题,通过这些反思来提升自身教育哲学素养。作为小学教师,更为重要的是追求哲学情怀,要对学生有足够的爱,宽容和负责,小学生还是不完全、不完整的人,小学教师要包容、理解学生,从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向上发展,不同的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积极引导,让所有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学校营造氛围,提升教育哲学意识

学校要为教师每周举办讲解教育哲学相关理论知识的活动并且为小学教师组织共同探讨的机会,定期学习使小学教师对自身的教育哲学知识以及最新的教育哲学知识逐渐增加,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教育哲学素养就会有明显的提升,小学教师也会在教育教学中主动运用,就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冯丽洁,何齐宗.论教师的哲学素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8 (12):6-9.

[2]刘艳梅.教师教育哲学素养的构成、作用及生成[J].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8 17(3):126-12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