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索
李景慧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景慧,. 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索[J]. 哲学研究进展,2023.7. DOI:10.12721/ccn.2023.157277.
摘要:
新教育变革创新背景下,大学英语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坚持以完善思想理论体系为导引,在确定整体教学方向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以隐性的方式融入青年学子的生活中,既能赋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鲜活的生命力,又能丰富英语课程本身的内涵。挖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拓展大学英语课程在知识、思想和技能上的功能,对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英语融合教学规范化建设
DOI:10.12721/ccn.2023.157277
基金资助:基金项目:2022-202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会“英语学科专项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元素渗透与探索》 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项目号:WY2022027--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大学英语规范化建设首先指向学科较强的思想理论性及其文化内涵,强调通过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文化观来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化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认知,在学科教学中不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和人文素养,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大学英语规范化建设价值取向探析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重点围绕“人文”“文化”全面加强大学英语规范化建设。教育作为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等产生深厚且持久的影响。基于教育的根本价值,大学英语学科教学旨在给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且素质能力优秀的综合型英语人才。因而,积极推进大学英语规范化建设以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为核心导向,积极建设培养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文化意识的优秀人才,以文化认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与大学英语规范化建设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良好的价值观、文化观和民族观,让民族文化意识植根于学生心灵深处。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引领,加强塑造学生正确人文意识形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融入大学英语规范化建设,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教育成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普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总目标须建立在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特点的基础之上,围绕学生认知理解能力发展规律特点,以综合发展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基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不断增进学生与中西方文化语境、课堂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较好的文化思维和应用能力。学生掌握正确的价值观认知,进一步获得正确的西方文化认知,理性看待并接纳中西方文化差异,掌握正确的批判性思维方法,为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大学英语规范化建设可行路径

2.1 挖掘思政元素,促进英语课堂与思政融合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始终以顺利完成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为导向,受新课标理念的影响,要求重点发展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大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使命建立在培育学生文化涵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正确掌握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创新发展意识能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前提,深入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重点落实“思政育人,科学化人”基本原则,加强大学英语学科思政规范化建设。将思政元素渗透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使正确价值观贯穿于课堂知识技能传授培养的全过程,实现英语课堂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不断增强大学英语规范化建设协同效应。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紧扣学生核心素养,建立全面育人教学模式。以新教材的编创积极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重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充分突显英语学科本身的育人功能和学科思政建设价值。以思政教育为重要载体,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与核心素养内容要求为导向,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思想和行为品质,增进思政育人与英语学科教学内在联系。

例如《Unit 7 Let’s throw a party》单元教学中,关于庆祝节日,学生应知道为什么要庆祝节日以及节日的来源。在“Reading and Thinking”环节,学生将学习《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这篇阅读文章,其中涉及不同国家的不同节日,以及不同节日各自具有的独特文化魅力。教师围绕“世界各地的节日”这一中心话题,首先,分析探究不同节日文化的差异,包括国内节日文化差异与国外文化差异;其次,引导学生仔细探究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以及对节日的融通与变迁产生思考,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探究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历史原因、宗教及其价值取向。在分析比较环节,教师须加强对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帮助学生以理性批判态度思考中西方节日文化,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中西方文化认同感。例如:中国的元旦、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节日相近,而人们对中西方节日的态度存在差异。如果能够以正确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看待中国的春节与西方圣诞节,学生则能够更加深刻领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学生在阅读学习《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这篇文章时,教师选取中西方特定的节日,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信息的了解,引导学生深度分析节日背后蕴含的社会文化现象,从而准确把握其中反映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不偏不倚、公正理性的思想价值观。由此可见,教师不拘泥于节日文化本身,而是深挖其背后的社会现象、政治制度、宗教、历史原因等要素信息,为思政元素的渗透创造恰当的时机,以此推进课程教学深度发展。

2.2 深究教材内容联系,组织开展多样性教学活动

教师深入探究英语教材内容所涉的价值观要素,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多样性教学活动,加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引领学生悉心领会知识。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中心主题展开思考与讨论,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导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选择恰当时机把“爱国、友好、诚信、自信”等正确价值观要素融入教学进度,在恰当的时间促进价值观要素与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的有机融合。例如《Unit 1 Teenage Life》单元教学着重围绕如何教会学生为人处世、学会生活,以及如何正确处理生活中的矛盾和困难来编创内容,通过培养正确价值观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并掌握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而《Unit 2 Travelling Around》单元教学则着重围绕旅游及旅游文化展开,引导学生在学习旅游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风景文化的认知,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国际旅游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知识视野,增长学生国际见识。由此可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借助教材知识内容有形的载体进行思想引领和传播,感染学生心灵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社会价值观。此外,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开展方面应该狠下功夫,通过创设文化语境、表演情境,以及充分运用多媒体、智慧教学平台等教学工具的标准方式,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学生与现实生活的思考联系,增强学生语言知识实践运用能力,以此不断强化学生实践学习体验。

3 结 语

综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大学英语规范化建设以各种要素、各种形式和载体在恰当的时机渗透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师通过整体组织设计,引领学生始终围绕核心思想导向展开系统性学习,并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获得更为丰富深刻的知识基础和文化体验。倡导学生多实践,尝试运用正确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理性看待并处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大小事情,将英语文化知识运用到实处。

参考文献

[3]李亚轩.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讨——以XX大学为例[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21.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