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我国第一批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 成立至今,PICU专业走过了 30 多年的坎坷历程[1] ,对于儿童的生命健康的影响逐渐加强,越来越重要[2] 。近年PICU的发展日益增快,而PICU重症儿童的护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其中对于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多重耐药菌是指一种细菌对两种以上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致病菌,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得抗菌药物进一步的发展与流行,而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又加速了多重耐药菌的产生,人体内的致病菌对于药物的抗药性逐渐增高。而医院PICU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是排名各科室前列的[3] 。为了减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需要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有着极大地作用,并且对于患儿的护理满意度、疾病康复效率都有显著的提升。本文就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置,对于 P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详情如下。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间来我院治疗的PICU患者80例,其中50例呼吸衰竭,16例心力衰竭,7例脓毒症,7例溺水、中毒等意外;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患儿入住PICU病房之后,在进行治疗之前,先采集体液标本,送往化验室,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且研究其耐药性。对存在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的患儿,均进行隔离治疗,单独护理,对病房进出人员进行限制,并注意定期对房间及使用物品进行消毒。对患儿(家长)进行宣传教育,指导患儿(家长)了解多重耐药菌的危害。严格遵医嘱使用消炎抗菌药品,不可自行决定。
组成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小组。综合护理小组组成的成员有4名经过系统培训的护理人员。依据国内外权威性的文献,及医院相关的院内感染防控制度,护理小组的成员反复讨论,并进行综合护理方针及针对多重耐药菌降低感染率的制定,主要包括:1、针对患儿健康教育2、加强手卫生护理(6步洗手法、两前三后)3、注意多重耐药患儿的隔离4、针对病房环境、使用物品及医疗器材等的消毒及灭菌。
1.3 观察指标
根据试运行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为基本的评价指标,来统计多重耐药患者的感染率[4]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及调查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23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各组间的差异。
1.5 结果
表一 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表二 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1.6讨论
PICU患儿病情比较严重,机体体抗体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对于致病细菌的抵抗力低下,并且容易感染多种细菌,容易产生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国内外的项研究发现,在PICU患儿感染的多重耐药菌中,鲍曼不动杆菌是最常见的。
本研究显示,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感染,对于多重耐药患儿的感染有较重要的影响,咱本研究性,进行针对性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儿,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几率,对比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是明显降低的。这可能说明,在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时,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护理知识及护理意识均有明显提升,进而对于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渠道进行了积极的防控,对于降低多重耐药菌患儿的感染率有积极的影响。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病房的环境消毒、使用物品的灭菌处理,患儿及家长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视提升之后,多重耐药菌感染几率下降。并且医护人员于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儿接触时应注意接触及飞沫隔离,注意戴口罩、手套等进行医疗活动,这些也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的降低有重要意义。这与孟美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并且本次研究还指出对PICU患儿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对提升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
综上,对于PICU患儿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对于降低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提升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及提升患儿疾病的恢复速度均有重要影响。
参 考 文 献
[1] 钱素云,许峰,卢仲毅,等.我国儿科急危重症医学发展史.中华儿科杂志,2015,53(2):93-94.
[2] 钱素云.儿科重症医学:发展和规范.中华儿科杂志,2015,53(8):561-563.
[3] 王静 . 综合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干预效果 [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13(6):196-197.
[4] 赵书 . 综合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14):257,262.
[5] 孟美,马丽娟.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干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3(17):17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