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心理健康的课堂教学,通过培养心理素质过硬、善于为人处事的专科医学生为我国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保驾护航。
一、社会实践在促进专科医学生心理健康教受自身认知能力局限性和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影响,近年来,我国高校专科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学习、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加强对专科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迫在眉睫,既关乎学生自身发展,又关乎社会的长远发展。仅仅停留于理论教学阶段,止步于说教的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将教育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专科医学生社会化的关键环节,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为专科医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契机。
二、专科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近些年,网络上频频曝出高校专科医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发生悲剧的事件。专科医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要在学好知识技能的前提下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去面对社会的挑战。专科医学生在校期间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身心健康的专科医学生是各高校教育深思的一个问题。近些年,专科医学生所反映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表明当代专科医学生心理健康到了一个亟须重视和引导的阶段,高校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中要注重将课堂与社会相结合,将育当中的作用探究
(一)帮助专科医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增强社会责任感
造成专科医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异常复杂,其中,人生目标不明晰、社会责任感缺失是造成专科医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不少学生迈入高校大门后,学习、生活自由散漫,他们对未来很迷茫,消极心理严重;部分专科医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缺乏高效、科学的学习方法,无法做到合理分配时间,他们产生心理压力,进而衍生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也极大。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可以帮助专科医学生进一步明晰人生目标、明确自身职业发展方向,还可促进他们社会责任感的提升。高校辅导员应该将学生的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为专科医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提供契机。
(二)帮助专科医学生树立自信心,正确认识自我
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专科医学生角色经历了从曾经的“天之骄子”到“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的转变,极高的心理预期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很容易让这些原本思维敏捷、富有极强独立意识的专科医学生心理失衡。而社会实践给他们提供了更多接触社会、积极尝试的机会,在社会实践当中,他们提前了解可能出现的困难、挫折,并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战胜种种困难、挫折,获得成就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专科医学生不仅树立起自信心,他们还对自我有了正确、全面的认知,在社会实践当中不断完善、不断成长,这将为他们将来进入职场,勇于面对挑战,积极、自信地面对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三)帮助专科医学生增强集体观念,树立团队精神
当前专科医学生群体,独生子女占据相当大比例,这些学生在家庭中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一旦在交往过程中产生问题,他们往往归咎于别人,很少考虑自身存在的问题,缺乏集体观念、换位思考意识,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无法成功融入集体既不利于他们心理健康,更是他们成功融入社会的阻碍。在高校辅导员或教师组织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对专科医学生增强集体观念,树立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帮助他们发现自身不足并及时改正,从而提高自身素养、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帮助专科医学生深入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在大学当中存在学生会、社团、志愿者联合会等在内的学生组织。这些组织不仅可以丰富专科医学生的校园生活,让不同兴趣爱好、特长的专科医学生自身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还可以为学生模拟社会环境,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社会实践机会,让专科医学生得以在学生组织所提供的社会实践机会中真正接触社会、深入、全面了解社会,改变原本存在的对社会的偏见,积极融入到社会当中。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当中,专科医学生对社会环境有了正确、全面的认识,他们不再无知、不再持有偏见,心理得以健康发展。
三、基于社会实践促进专科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相关的主题教育
为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高校辅导员应在结合当前专科医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例如为促进专科医学生承受挫折能力提升,激发他们对生命的敬畏、珍惜之心,教师可以开展挫折教育、生命教育等主题教育,并组织同主题的演讲比赛、团体心理辅导、征文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教给他们对待挫折、战胜挫折的方法,教育他们远离生活当中的负能量,提升他们的心理弹性,改善专科医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他们快速成长。
(二)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
为有效改变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效果不佳的不良现状,加强对专科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该构建起学校管理部门牵头、以学院为中心、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学校心理辅导委员会整体规划下、在学院领导下、在高校辅导员配合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分工更为合理、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更具规范性、科学性,健全的工作制度、科学的工作方法,充足的师资力量、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举措,给予专科医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性、实效性。高校要充分发挥三级联动的积极作用,点面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中,以完善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足够的教育经费,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方式,促进专科医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结论
社会实践是新时期专科医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通过社会实践,可以锻炼专科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专科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专科医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刘红波,赵进,欧阳九根.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机制的探索[J].职业时空,2009(01).
[2] 马丽华,肖胜春,雷起宏.试论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才智,2009(17).
[3] 高忠芳.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认知[J].学理论,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