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只有做好具体的教学,应对长期的挑战,才能不断开发出更适合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方法。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着眼大局,关注新时代的教育教学目标和理念。要从睡眠、作业、手机、阅读、素质五项管理入手,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有效的“减负提质”
一、五项管理对学生成长以及学习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主意识还未觉醒,自律能力也较差。如果教师未能进行有方向的引导,学生则会产生厌学或者对待学习消极的现象。而五项管理考虑到了这种问题,五项管理当中对于作业设计,明确指出了教师要在作业的设计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引导学生在生活当中进行实践作业。这实质上就是要让学生将学习带到生活当中,利用多种形式的作业设计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抱着学习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体会生活的美好。同时,五项管理也对学生作业时间做出了硬性要求,这本质上是确保学生的休息时间,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质健康管理,促使学生能够养成更好的精神投入学习当中。综合而言,五项管理对于学生成长以及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从课堂到课外,全方位地影响学生,真正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健康且幸福快乐的成长环境。
二、五项管理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要求
五项管理当中,在作业管理上明确指出了要合理地布置书面作业,积极地设置科学探究类的作业,合理地布置体育锻炼类型的作业,要求布置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的社会劳动型的作业等。在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上,五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革新传统的作业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认知规律,布置相对具有弹性的作业以及个性化的作业,并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布置多层次性的作业,避免机械和无效的训练,更不能够出现重复性或者惩罚性的作业。这样的要求旨在于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质量。同时五项管理当中的作业设计,也要求教师系统化地选编、改编和创新作业。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精选作业内容,合理地选择作业数量,难度要体现出差异性,但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布置的作业要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
三、基于五项管理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课本内容,教师还要根据课文主题准备更多相关的文本,组织学生开展延伸阅读。要根据文本的不同特色设计积累性教学活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也可以让学生积累表达方法,还可以让学生积累情境画面或是情感体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要做好课堂教学,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给不同学生分别推荐适合的图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做好手机管理
“双减”政策的推行,学生有了更多的课外时间去玩手机。一些学生过早的接触到互联网信息,思想也会受到社会大环境和互联网舆论的影响,无法静心融入到学校生活中,给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与“双减”政策“减负”的初衷背道而驰。所以作为小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手机的运用。首先要控制学生玩手机的时间,比如在学习之前将手机交给老师,完成学习任务再把手机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全神贯注的完成学习任务;其次是要控制学生玩手机的时间,教师和家长要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的手机使用时间达成共识,防止学生过度沉迷于手机游戏、网络空间等现象的发生,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优化学习。
(三)以良好的睡眠管理优化学生的精神面貌
“双减”之下,教学效率尤为重要,而效率与学生的精神面貌息息相关。此时学生往往是大脑高度紧张,并且身心疲惫的状态,身体大脑都渴望休息。于是学生的睡眠就十分重要,只有良好的睡眠才能优化学生的精神面貌。教师要注重学生睡眠质量的优化,不以学科教学行为占用学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例如,可以给学生推荐适合睡眠时候听的舒缓音乐;向学生渗透睡眠的重要性;加大睡眠管理力度等。此外,教师还要做到不占用学生的睡眠时间,不利用午休、课后休息时间进行讲课,让学生有休息的时间,从而为学习提供保障,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四)设计反思性的作业,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由了解、掌握、运用、巩固、反思这几部分组成。反思作为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强化学生知识点理解的重要过程,能够很好地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五项管理当中,作业设计要满足于学生认知规律的要求,教师就应当积极地设计具有反思性的作业,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当中描写景色的具体方法,教会学生利用这种方法表达,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的开始,给学生着重讲解一些重点句子,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些句子当中所描写的美丽景色。在讲解完这种描写方法的好处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思考,除了用动静结合的方式突出热闹氛围,还可以用哪种方式突出热闹氛围呢?在鼓励学生思考之后,教师则可以布置相应的作业。比如说“利用思考出来的方法,去描写出校园内热闹的场景”。给学生一个自主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加强学生对于语言的应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五)兼顾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
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双减”的基本要求。身体素质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表现在平衡了小学生的学习和休息时间,让学生做到劳逸结合,以更好的学习面貌去进行书本知识学习。小学生年龄较小大脑发育尚未完全,不宜进行大量的脑力劳动。所以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体质锻炼相关的活动。比如在学习有关“大自然”的单元主题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到“亲近大自然”的实践活动中,然后引导学生参与锻炼,提升身体素质,促进学习和运动的平衡。在身体素质的发展中,提升语文实践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五项管理给当前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以及新的方向。教师应当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真正理解五项管理的核心要求。要通过创设具有高质量的作业,去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鼓励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加强生活的实践体验。革新自身的作业设计方法,设置具有高效率的作业,确保学生具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课后休息、实践。多种方式相结合,以保证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许运栋.浅谈"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1):2.
[2]程如联.“双减”和五项管理如何助力小学语文教学减量提质.[1]崔英.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课外语文(下),2018:2.
[3]东艳.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