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耿粉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耿粉娟,. 初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2025.1. DOI:10.12721/ccn.2025.157008.
摘要: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育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技能为核心。正是在初中化学中,要培养创新意识和教育的适应和发展,既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前提,也是科学研究的结果。培养学生化学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是每一位化学教师的关键任务之一,并对这个任务进行了思考和研究。鉴于初中化学的现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技能,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创新实践技能。
关键词: 初中化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DOI:10.12721/ccn.2025.157008
基金资助:

前言

在新的时代,教育领域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越来越重视创造性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化学初中课堂是提高创新人才认识和实践潜力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教师必须运用理性和有效的教材和方法,尽可能创造一个创新和充满活力的课堂,理论上也比较陈旧,为了改变传统的义务教育观念,优化和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强他们的创造力。

1创新教育的现代特点

创新是产生新思想、新事物的活动,其本质在于变革,创新教育必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行创新。使学生积极学习,勇于发现问题,积极学习新知识,如果其原有的目标任务贯穿教育的全过程,那么在初中引入化学创新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

2培养初中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策略

2.1促进化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

通过将学生带入化学世界,激发学生对化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创新的学习思路,同时也提高了实践探索能力。比如,酸碱中和反应、蚊子叮咬为什么会发痒?为什么一些化学物质可以减轻疼痛?有效地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融入实验教学,将枯燥的教科书转化为生活,使教学内容和生活现象有机融合,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以生活为中心的导向也有助于扩大课程内容,使其更具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创造有利的学习和研究环境,并结合合作培训材料

初中生接触化学知识,但是对一些化学概念和理论并不熟悉,如果课堂上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耐性,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学习中去。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合作学习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不仅可以促进知识的交流,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方面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初中化学是研究的主题。学生必须通过适当的化学实验来理解化学现象,然后学习化学定律。如果教师希望学生真正了解化学,并有机会进行突破和创新。例如,在"氧气制取"实验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相应的制氧实验,学生可以分配任务。例如,什么样的学生负责实验室设备的安装、气体的收集等,然后老师给学生时间进行锻炼和讨论,允许学生浏览实验内容,填写相应的实验报告,传达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2.3透过有趣的比赛,提高学生的创意和实践能力

在初中化学课上,教师举办竞赛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和实践技能的发展。假如有竞争力,学生就会对课堂教育有着强烈的需求,有意识地将其与他人进行比较,寄就会唤起学习的欲望,从而在超越竞争对手的同时提高其创新性和实用性。同时,参加竞赛的学生可以借鉴其他学生的经验,为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做出贡献。例如,教师可结合某些以试验性物质中的酸碱酸含量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准备许多材料和pH值测试,使学生能自由地通过测试,学生可以利用他们的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完成材料的酸碱度测试期限,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教师鼓励学生让他们在化学教学中感到有用,鼓励他们独立完成教学任务。通过教师举办竞赛和化学的适当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4在实验基础上加强化学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化学入门课程应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目标。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比如用羽毛浸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在干燥的白纸上写字,预浸酚酞,并将空气注入晶莹剔透的石灰水中使其浑浊,这个实验演示了一些化学物质的变化。为了激发对创新和认知的渴望,创造实验冲动,为将来学习化学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教师完善或补充实验项目,让学生观察实验。例如,在示范实验中,当涉及到"质量守恒定律"时,测定反应前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将其放在秤上,用砝码压低,然后插入橡胶头外壳,挤压无色溶液,通过观察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在这种反应中,没有任何明显的实验现象是学生无法学习的。这个实验需要补充得是选择一个塑料瓶,注入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快速注入50毫升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用塞子紧紧堵住。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估,并认真总结经验。如果实验不成功,学生应该仔细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吸取教训。教师应认真进行实验课,精心组织,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大胆地计划实验,学生按照要求设计实验后,与集体沟通,课堂沟通和教师评估是可以接受的,选择最佳实验设计。教师们要打开实验室,为了让学生有机会设计自己的程序,自己做实验,验证程序的科学性,让学生有计划,实验和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建设和素质提高。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应该有目的地实施一些认证实验,为创新系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技能。

2.5举行校外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增加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进行有趣的实验等。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心理环境中,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做,这非常适合学生独立工作和提升观察的能力。在实验中,并没有明确指出需要观察哪些药物、装置、阶段和现象,所有这些都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必须从自己的知识中学习,制定计划,然后按照计划进行实验。如果实验没有结果,会重复实验,甚至修改程序,直到它成功为止。在每一个活动之后,教师都要创造相互交流的机会,这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潜力。

2.6积极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特别是思维素质,提出问题,阐述观点,而不是盲目地跟着老师走,通过对《物质的变化》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绳子断了,水的状态发生了三种变化,将石蜡熔化成液态石蜡油,将玻璃破碎,糖溶解成水,这就是所谓的物理变化,通过观察保险丝的燃烧和镁带的燃烧这两种现象,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当物质发生变化时,会产生一种新的物质,这就是化学变化。化学和物理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的,而且经常同时发生,这两种变化之间存在联系,除此之外,物理现象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物质的形状或状态发生变化。教师帮助学生概括了这一关系,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方有新一代的材料产生,而另一方没有,它们之间的联系发生在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中。通过讨论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完成课本的局限性,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3结语

总的来说,教师必须寻求有效和创新的方法来提高教学的连贯性,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作和实践能力,要竭尽所能,推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以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马艳梅.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J]. 新课程,2021(14):211.

[2]叶明杰. 初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 中外交流,2019,26(46):391.

[3]席想育. 初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2):150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