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管理中情感激励的应用研究
​姜立锋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姜立锋,. 大学生教育管理中情感激励的应用研究[J].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2022.3. DOI:10.12721/ccn.2022.157119.
摘要:
做好大学生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情感激励的作用与价值,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使得他们在未来更好走向社会。本文,主要分析了情感激励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借此更好完成各项教育目标。
关键词: 大学生教育管理情感激励应用
DOI:10.12721/ccn.2022.157119
基金资助:

一、情感激励的内涵及其应用价值

1、情感激励的内涵

在管理学领域一般认为激励包含有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精神激励中至关重要的就是情感激励,在教育管理中应用则指的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关心、尊重和理解等等。比如说,通过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关心,进而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教育配合度。情感激励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内容,其核心就在于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形成向心力与归属感,然后向学校期盼的目标努力,以便达成管理的功能。 

2、情感激励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教育管理工作实施期间,通过情感激励教师可以真正的走进到学生群体之中,深入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学习需求等,可以充分尊重学生人格,使得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且有尊严的人,学习成绩并非是衡量自身好坏的唯一标准,学生的评价标准因为情感激励变得更加多元。同时,在情感激励的作用下,师生之间得以更加和谐融洽的相处,教师对大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想充分有效的发挥情感激励作用,那么教师就需要走进学生内心深处,要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教育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这样可以营造更加理想的教育管理氛围,优化教育教学整体质量。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中情感激励的具体应用

1、以尊重和爱为激励前提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其要应用好情感激励,首先就应当学会尊重学生并非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心智发育成熟,不再是小孩子了,如果教师在教育管理工作实施期间过分以自我中心,不尊重、关心和爱护学生那么则很难达到预期教育管理目标。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从语言和行动两个层面尊重理解学生。当然,教育管理时,教师也不能以爱的名义绑架学生,强行干预学生,将自己的主观思想凌驾于学生之上,这样很容易挫伤学生自尊心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2、营造良好的情感激励环境

良好的环境氛围可以更好的发挥情感激励效用,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一种高压环境下,其心理压力过大,那么情感激励往往难以有效产生作用,但是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一种相对来说比较舒适的环境之中,学习以及生活等多个方面的需求均得到了有效满足,那么情感激励的实施必然十分理想。在具体的教育管理环节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必须要联合多方力量,学校后勤、教学等部门要紧密团结在一起,让学生始终处在良好的环境中感受情感激励的魅力,为情感激励创设合适的空间,实现师生携手成长发展,展现情感激励的魅力。

3、发挥宽容激励作用

所谓宽容激励指的是借助领导者的忍让与宽容,构建与大学生彼此之间相互信任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挖掘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内在驱动力,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及发展。实际上,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了,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实际上学生的社会经验少,因此不论是在学习还是日常交际时都有犯错的可能,面对学生的错误如果教师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通批评,学生很容易就会受到打击,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基于这样的原因,在情感激励时教师还应当关注宽容激励,面对学生的错误要理性分析,明确学生犯错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然后进行积极正面引导。

4、发挥榜样激励的作用

榜样激励指的是借助生动鲜活的榜样,对其他人进行引导和激励。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应用情感激励法时也要注意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大学生的可塑性和自尊心均比较强,将学生群体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树立成为典型和榜样,更容易对其他普通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引导,学生也更容易被激励起来,这样也更有助于情感激励的落实。

总之,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要想充分有效发挥情感激励作用,帮助学生更好成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自身需要对情感激励的内涵及价值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还应当始终对学生抱有爱和尊重,要灵活的应用多种激励方法,这样才能推进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灵.高职学生管理中赏识教育的应用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4):94-95.

[2] 王春菊,徐明磊,王春宇.积极心理学在'0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96.

[3] 路晓华,杨杰,梁碧云,等.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职辅导员谈心教育模式构建研究[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4,(7):82-8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