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周璟瑶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周璟瑶,. 中医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J]. 医学研究前沿,2023.11. DOI:10.12721/ccn.2023.157105.
摘要:
骨科患者主要采取的治疗方式是手术,而手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术后会产生疼痛刺激,导致患者的身心体验感变差,甚至会影响术后康复,因此要高度重视骨科术后疼痛,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解除疼痛程度,帮助患者保持舒适、轻松状态尽早康复。本文将重点探讨疼痛的评估方法,并分析影响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借助中医学理论采取有效的中医护理手段来降低疼痛感,帮助患者术后良好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尽早回归正常生活。
关键词: 中医护理干预骨科术后疼痛应用进展
DOI:10.12721/ccn.2023.157105
基金资助:

骨科疼痛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疼痛是骨科术后最直观的感受,其术后症状还有肿胀、僵硬、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是人体组织对损伤和修复的正常表现,常见于重大创伤、手术后,此疼痛已被列为生命体征指标之一,因此要引起高度重视和预防。骨科手术是一种有创伤性的侵入操作,术后伤口刺激、炎症刺激、体位限制和绷带固定、组织水肿等均可引起疼痛,一般术后72h内疼痛均属于正常生理反应,但为了确保患者术后能安心、舒适的配合康复治疗,预防其他术后并发症出现,必须要尽早术后干预,减轻生理疼痛刺激[1]。在现代医学中,对于骨科疼痛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然而,这些治疗方式存在一些副作用和风险,如药物的依赖性、物理治疗的反弹性等,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寻求中医护理的帮助[2]。下文将针对骨科术后疼痛展开详细综述,重点阐述中医护理的发展进展。

一、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

明确骨科疼痛的常见原因,骨科术后疼痛可能是由于骨折、关节炎、韧带损伤、肌肉拉伤、伤口操作、组织炎症水肿等引起的,这些疾病和损伤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科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种:(1)患者年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和关节的健康状况可能会出现变化,从而增加骨科术后疼痛的风险,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对疼痛的耐受性相比年轻人较高,而且对术后疼痛的缓解要求相对低,但实际上60岁以上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度较高,因为身体机能处于衰退阶段,加上自身多种基础疾病的影响,导致老年人术后的疼痛耐受性变差,若不及时止痛还会影响其生理指标,引发其他疾病危害。(2)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吸烟饮酒等导致患者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对麻醉药的反应变差,因此对疼痛的感受更强烈,迫切希望快速止痛来改善术后感受。(3)心理原因。研究表明,焦虑、抑郁、恐惧、紧张、烦躁等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加剧疼痛感受,并影响患者对疼痛的应对能力,此类不良情绪使得患者对疼痛的关注度提高,增加疼痛感,因此,在治疗骨科疼痛时,不仅需要关注身体健康,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3]。(4)社会环境。例如,工作压力大、家庭关系紧张、人际关系处理差、性格内向等因素可能会增加患者对疼痛的感受,受外界环境的刺激感强,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中医护理解除骨科术后疼痛的方法

传统的西医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镇痛来缓解疼痛,但长期使用药物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并不能根治疼痛。针对骨科手术后疼痛的中医护理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中医认为,疼痛是由于气血不畅、经络阻塞所致,因此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来缓解疼痛。传统的中医护理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熏洗、情志疗法等方法,这些方法在缓解疼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2.1中医情志护理

情志护理是指通过调整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来帮助他们缓解疼痛,在中医理论中,情志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情绪的不稳定或者长期的抑郁可能会导致气血不畅,从而引发疼痛。因此,护理人员要注重与患者主动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情绪状态,并采取相应的调理措施,比如通过音乐疗法、心理疏导、怡情移性、心理暗示、呼吸放松等方法来帮助患者平复情绪,从而减轻疼痛感[4-5]。还可以营造轻松、温馨的治疗氛围,叮嘱家属多关心、体贴和支持患者,予以陪伴和贴心照顾,让患者感受到被照顾和呵护,邀请骨科康复成功者进行现身说教,分享治疗经验和体会,多鼓励患者促使其树立乐观、开朗的心态勇敢克服疼痛困难,提高自身疼痛耐受力。

2.2中医针灸及按摩护理

针灸、按摩属于中医传统护理,它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来调整气血运行和神经系统,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针灸按摩可以分为经络针灸和穴位按摩两种方式,经络针灸是通过针刺经络来调节身体的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疼痛的效果;穴位按摩则是通过按摩身体的穴位来刺激身体的神经系统,从而缓解疼痛。对于骨科手术后的疼痛,针灸按摩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减轻疼痛感,此外,针灸按摩还可以调整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帮助他们放松身心,缓解疼痛,此方法非常安全有效,它不会带来任何不良反应,而且可以在术后的早期就开始使用[6]

2.3 中医中药护理

中药护理可分为内服和外用,内服中药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外用中药则是通过将药物敷在患处,从而渗透到身体内部,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配制合适的中药方剂,如消肿止痛膏,代表药材有延胡索、血竭、莪术、大黄、冰片等,通过药材内服外敷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对于骨科手术后的疼痛,中药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加快伤口愈合,促进骨折的愈合,从而减轻疼痛感[7]

2.4中医药膳食补

药膳调理是通过食物来调理身体,选择特定的食材和烹饪方法来减轻疼痛和促进康复。选择具有缓解疼痛的功效的食材,如生姜,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可以舒缓骨科手术后的疼痛;红枣、桂圆等食材有助于补血和调理气血,从而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减轻疼痛。另外食疗尽量选择煮、炖、煎的烹饪方法有助于释放食材的营养成分,从而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三、结束语

尽管中医护理在骨科术后疼痛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首先,由于中医护理的治疗效果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累积,愈合时间漫长,因此需要患者有一定的耐心和信心;其次,中医护理的治疗效果可能会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因此需要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此外,中医护理的专业人才也相对不足,需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水平,丰富护理实践经验。

综合上述,中医护理在骨科术后疼痛管理中的进展是令人鼓舞的。随着更多的临床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开展,相信中医护理在骨科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的确立,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罗秀云,熊丹,闻金生.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中医护理在骨科无痛病房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8):216-219.

[2]赵秀健.全面护理结合MEWS评估系统对创伤骨科患者疼痛与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27):3071-3074.

[3]余晓丹.强化疼痛护理影响创伤骨科患者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效果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8):1460-1461.

[4]雷黎,曹雪琴,杨帆.中医护理干预结合五行音乐对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疼痛及焦虑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2):175-178.

[5]何燕,沈丽佳.以中医为特色的多学科医护协作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1(3):75-78.

[6]张敏,赵紫瑞.穴位按摩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7):176-178.

[7]邵小萍.骨科综合疼痛管理式护理对患者不同时期焦虑、疼痛、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7):138-14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