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仪器检测技术在纺织服装检测中的使用分析
永涨 郑伯林 金武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永涨 郑伯林 金武,. 现代仪器检测技术在纺织服装检测中的使用分析[J]. 中国仪器,2023.7. DOI:10.12721/ccn.2023.157065.
摘要:
我国纺织业的发展越来越兴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纺织服装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安全、环保、健康成为重点考察指标,也正因为如此,现代仪器检测技术被引入到纺织服装检测中,显著提高了检测精度和先进性。本文首先分析现代仪器检测技术在纺织服装检测中的使用策略,其次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现代仪器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借鉴。
关键词: 现代仪器检测技术纺织服装检测
DOI:10.12721/ccn.2023.157065
基金资助:

纺织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对于纺织服装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遮挡、保暖,舒适性、安全性也成为关注的重点。在这样的情况下,现代仪器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检测领域,依托技术加持,让大众直观了解到纺织服装的安全环保,切实满足大众的个性化消费心理,激活其购买意愿。当然,纺织服装安全得到保障,保证,也有利于增强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一、现代仪器检测技术在纺织服装检测中的使用策略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以液体作为流动相,通过溶质在固定相、流动相中所表现出的各项指标对色谱柱展开分析,比如吸附力、分配系数等,接着进行反复分离、交换,并利用检测器对纺织品中的化学成分展开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于沸点要求相对较高,所以检测必须要在足够高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如此才能实现对纺织品中物质残留、化合物组成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1】。尽管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实际操作中比较复杂,但是检测结果精准度极高。在纺织服装行业中,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常用于检测残留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化合物残留量,纺织服装的染色和印花环节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量而这两个环节时常会用到分散剂、染色助剂、洗涤剂等,这些用品中均含有不同量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此种物质具有致癌性,倘若大量残留势必会对人体的皮肤、眼睛造成强烈刺激,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威胁到身体健康。由此能够看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残留量检测是纺织服装生产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环节,只有检测技术足够先进,才能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二)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现代纺织服装领域常用的一种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光谱仪,对纺织服装中的各类物质分子残留量进行测定,并且分析各个分子的内部结构,如此就能准确判断出纺织品中残留化合物的组分。此项技术在纺织服装检测领域主要用于对纺织品中的甲醛成分进行测量。甲醛作为一种反应性物质,广泛应用于纺织生产中,不仅有助于增强印染工艺对纺织服装的附着性,进一步改善其固色效果,切实提高成品外观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在纺织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纺织品原本的纤维韧性,通常会采用甲醛来实施抗皱处理,让纺织品更加耐磨、耐用【2】。在西装、衬衫等纺织服装品中,为了提高面料的抗皱性能,通常都会在面料上添加甲醛,普通民众并不了解这些产品中有没有残留甲醛。所以,在销售这种纺织品的时候,有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地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纺织品上的甲醛残留量进行检测,以此来判断其甲醛含量是否符合销售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则需要退回重新生产。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主要是用于检测纺织服装品中含有的重金属残留,作为一项现代化检测技术,还能够检测出残留物的组成成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原子吸收光谱,将汞(铅、砷等待测元素从一个光源发射出去,并被样品蒸汽中的待测元素所吸收,通过光线的衰减,就可以准确判断被测元素的含量,如此一来就能确定待测样品中所含有的重金属量,操作起来十分便捷。近年来,以低成本和多样化功能为特点的金属纤维在纺织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同时,其造型的多样化和独特性也引起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与一般的纺织纤维相比,金属纤维更加耐湿、耐静电,可塑性也相对较高,这些特性使得金属纤维在纺织市场上的竞争力愈发显著。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些纺织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会使用一些劣质的金属纤维,导致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过高。重金属超标对于人体带来的危害是极大的,轻则导致中毒,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神经系统发育损伤、增加患癌概率,因此必须要应用好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从而实现对纺织服装中重金属含量的科学检测。

(四)色谱一质谱联用法

将色谱分离技术、质谱仪检测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便是色谱一质谱联用法。如果用单一的色谱法对残留的毒性物质进行测定,非常容易产生误差,而色谱一质谱联用法适用于纺织服装品中残留农药和禁用阻燃剂的检测,不仅技术应用更加可靠,而且检测的精准度高,支持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由此可以看出,针对不同化学成分的检验,需要选择适宜的现代仪器检测技术;如此才能保证纺织服装中的残留物被准确检测出来,为消费者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4】。全氟辛烷磺酸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污染物,这些杂质极难被分解,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能被裂解,如果大量地生产、使用全氟辛烷磺酸,势必对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破坏,严重威胁到人民大众的生命安全。色谱一质谱联用法发挥的作用便是检测纺织服装中的阻燃剂、全氟辛烷磺酸含量,确定其含量在规定范围内后方可将其推入市场,相反则要第一时间做销毁处理。

二、现代仪器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纺织产品检验仪器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在纺织工业中,为了提高纺织产品的质量,不可避免地要用到一些有毒、有害的材料,大部分仪器均能将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及含量准确地检测出来,很好地满足了纺织品绿色环保的现实要求。在对这些有害物质实施检测的过程中,利用数据库技术,可以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其中是否仍有较多残留,此种检测方法与现代纺织工业对产品检测的需求高度适应。伴随纺织贸易的高速发展,现代仪器测试技术水平也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趋势,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大,并且开始朝着网络化、数字化和高效的方向发展【5】。为了提高纺织服装品的现代仪器检测技术水平,检测人员也应有意识地强化自身的技术水平,安排他们定期参与集中培训,使之掌握前沿检测方法,在正式检测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此外,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在国外发达国家的检测技术及方法中汲取优秀经验,令检测质量获得质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纺织服装进行质量检测的过程中,传统的方式存在着时间成本高、人力物力投入大的弊端,而且检测精度不够高。伴随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衍生出了多元化的现代仪器检测技术,通过对这些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准确地检测出纺织服装中的化学物质含量,进而判断其是否符合销售标准,从而为大众提供安全环保的纺织服装产品。

参考文献:

[1]谭志乐,黄一珺. 试论纺织服装检测中现代仪器检测技术的应用[J]. 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01):18-20.

[2]王兆国. 现代仪器检测技术在纺织服装检测中的使用分析[J]. 纺织科学研究,2021,No.203(12):66-67.

[3]刘冰欣. 现代仪器检测技术在纺织服装检测中的应用[J]. 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07):76-77.

[4]赖燕燕. 现代仪器检测技术在纺织服装检测中的应用[J]. 纺织报告,2020,39(11):43-44.

[5]牛凤英,殷习玉. 现代仪器检测技术在纺织服装检测中的应用[J]. 纺织科技进展,2019,No.222(07):18-2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