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指导原则。作为党校老师有责任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建工作中的应用,发挥好党校的作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既揭示了该体系的基本本质,又展现了其深厚的内涵与实际应用的指导原则,成为该价值体系的精炼表达和集中体现。自党的十八大以降,中国共产党中央对培养与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此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为此,中央政治局专门举行集体学习,强调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并通过中央办公厅发布相关意见,明确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践的方向与措施。
在2017年10月18日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了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提出以培养能够承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人为目标,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培养和制度保障等手段,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产品创作与传播等领域的指导作用。目标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使其转化为社会公众的情感归属和行动准则,贯穿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方面[1]。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建工作中的应用
2.1教育培训与实践相结合
在党建工作中教育培训与实践相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员干部中的贯彻和落实。其方法不仅可以通过理论教育向党员干部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更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让其深刻理解和体会这些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应当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可以向党员干部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历史渊源、实践意义等方面。同时,还可以通过讲解相关的典型案例和事例,使党员干部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除了理论教育之外,还应该注重实践活动的安排。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包括实地调研、社区服务、参观学习等形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让党员干部深入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亲身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用和意义。例如,组织党员干部到基层单位进行调研,让其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和诉求;组织党员干部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其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的作用。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还应该注重思想教育和情感认同的培养。通过深入的讨论和互动,可以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其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2.2榜样引领与典型推广
党校老师应当积极宣传和推广那些在工作中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显著成绩的先进典型,这些先进典型包括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的优秀党员干部、模范职工、杰出科技工作者等。通过宣传先进事迹和突出成就,可以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受到感染和影响,激发其的学习热情和实践动力。要将先进典型的事迹和精神传播到党员干部中间,形成学习典型、争当典型的良好氛围。这需要党校老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将先进典型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向党员干部进行深入解读和推广。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撰写宣传文章、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让更多的党员干部了解和学习先进典型,从而激励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
另外,党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学员参观学习、座谈交流等形式,让学员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优秀典型。通过参观学习,学员可以亲身感受先进典型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深入了解其优秀品质和工作方法。同时,通过座谈交流,学员可以与先进典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更加深入地了解其思想境界和工作心得,从而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实践动力[2]。
2.3社会实践与服务群众
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的重要途径之一,活动可以包括到基层单位调研、到贫困地区支援、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等。通过实践活动,党员干部能够深入到群众中,了解其真实需求和诉求,感受其生活困境和压力,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应当注重从群众的需求出发,以群众的利益为重,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引导党员干部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服务群众、关心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只有这样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于服务实践中,真正实现党的宗旨和群众的利益相统一。
另外,要注重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态度,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应当注重注重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倾听其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到与群众心连心、与群众同呼吸、与群众共命运。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群众共同追求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目标。
结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建工作中的应用是深化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关键举措,通过教育培训、榜样引领、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党性观念和服务意识,进而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目标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行动支撑。
参考文献
[1]陈光.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J].现代企业文化,2023,(20):13-16.
作者简介:郭美辰(出生年:1983年7月-),性别:女,籍贯:辽宁营口,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