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肿瘤内科高危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于冬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于冬艳,. 集束化护理在肿瘤内科高危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肿瘤研究,2023.10. DOI:10.12721/ccn.2023.157079.
摘要: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高危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12月(对照组)和2022年1—12月(观察组)在医院肿瘤内科住院且采用高危药物治疗的患者各10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因当时科室未配备临床药师,采用常规管理措施干预;观察组科室已配备临床药师,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合理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及干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7.00%(χ2=8.721,P=0.003);观察组不合理用药总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χ2=8.665,P=0.003)。结论通过实施高危警示药品的安全管理的集束化护理对策,可以提高护士对高危警示药品知识的掌握,减少了高危警示药品使用出现的护理差错、纠纷及护理事故,在处理高危药物过敏中,观察组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能更好避免患者过敏反应出现更严重的后果,可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肿瘤内科高危药物管理
DOI:10.12721/ccn.2023.157079
基金资助:

所谓高危药物是指无论发生率高不高,一旦发生用药错误,就会对患者造成重大伤害的、风险较高的药物。肿瘤内科患者病情复杂,常伴随着繁多的高危药物使用,一旦发生用药错误,会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集束化护理是指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措施集合在一起来处理某种护理难题,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及最合理的处置。有研究表明,在高危情况下,药物因素、照顾者及患者因素、系统因素是影响用药安全的相关因素。本研究通过把集束化护理应用到肿瘤内科高危药物管理中,收到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21年1—12月(对照组)和2022年1—12月(观察组)在医院肿瘤内科住院且采用高危药物治疗的患者各10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20~80(44.51±3.02)岁;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19~78(45.02±2.98)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具体如下:

①高危药物存放管理:实行高危药物专柜、专区原盒放置,并统一贴红色警示标识,毒麻药及二类精神药品等特殊高危药品采用密闭药柜加双锁,由专人每班清点、登记,以提醒医护人员使用前严格查对。每周定期由专人检查高危药品存放柜并进行清理和补充。②使用前高危药物摆放及配制管理:a.由医院静配中心配制的高危药物,配制人员需于静配中心安全柜内进行配制,配制后采用密封专用袋进行包装,然后采用醒目标识标注,签字确认后,再次通过计算机确认无误后,由专门的护理人员使用专用车派送至科室,至科室后,由通过高危药品培训的两名护士,双人再次核对后,双签名接收。b.科内配制除静配中心配制外的高危药物,在原有治疗室配制空间设立安全安静的配置空间,用来配制所有的高危药物,以免加药时被打扰。护士需经过高危药品培训,才可进行高危药物配制。配制前高危药品摆放需执行双人核对签名制度,并在输液贴上标注使用剂量,用来确保所加药物及剂量正确。并使用PDA进行摆药、加药,对药袋上二维码双人签名核对。③制作专用的高危药物使用标识牌,在输注高危药物时,于输液架上同时悬挂高危药物标识牌。有研究表明,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进行药物护理标识的设置,可以有效预防患者临床疗护中药物使用的潜在危险因素,使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进一步保证临床患者的康复进程和安全。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合理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及干预满意度。不合理用药情况包括药物用法不当、重复用药、无指征用药、配伍禁忌、联合用药不当。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X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7.00%(X2=8.721,P=0.003),见表1。

表1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112.png2.2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不合理用药总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X2=8.665,P=0.003),见表2。

表2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例(%)]

113.png3讨论

肿瘤内科作为专科性科室,药品中高危药物的使用占据很大的比例,同时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频繁在医院、家庭、养老机构之间转移,增加了高危药物使用过程的危险系数,因此急需寻求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在肿瘤内科高危药物的管理中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护理差错发生,减少血管损伤、药物外渗、减少过敏抢救患者例数,提高患者满意度。其原因可能是在实施集束化护理后,证据转为临床应用,护士对高危药物的认知和行为发生改变,全面掌握了高危药物的特性与管理,在输液工具选择方面,护士能更主动与患者及医师沟通,共同决策,不再被动执行,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

结束语

总之,实施集束化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对高危药物管理护理质量控制,可以有效保障患者在使用高危药物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胡晓波,张利芳.PDCA循环应用于肿瘤内科阿片类镇痛药物管理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0,6(32):88-91.

[2]唐慕菲,潘希丁.临床药师参与解决肿瘤患者个体化用药问题的实践[J].药学与临床研究,2020,28(04):303-305.

[3]姚文秀,李鑫,魏于全.肿瘤内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9,32(09):743-74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