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蒲公英公益服务中心是在寿光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民营非企业,始终遵循“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凝聚正力量、传播正能量”为使命,坚定“心中有梦想、眼中有光芒、脚下有远方”的信念,运用党建引领、党团带动、五社联动模式,通过社会工作项目、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活动,服务社会,是4A级社会组织。 蒲公英公益服务中心凝练培育出的“七彩祥云”志愿服务品牌,在雏鹰展翅(爱幼)、幸福金晖(敬老)、清新木兰(巾帼)、温情护航(扶残)、祥和家园(社区)、安全教育(防护)、科学运动(健康)七个领域通过50个项目开展活动,均收到良好成效。
在多年的社会公益活动中,寿光市蒲公英公益服务中心十分注重青少年儿童的公益素养教育,针对受助儿童、社区儿童等不同群体,丰富和完善项目,强调育人功能,始终坚持“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根本宗旨,把公益素养提升作为青少年儿童价值观教育的核心要素,引导青少年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担当的人。
一、青少年提升公益素养的意义
寿光市蒲公英公益服务中心发起了蒲公英“小青柠”公益素养提升计划, “小”:指中小学生、幼儿园宝宝志愿者;“青”:寓意着青春、阳光、活力四射,展现了小志愿者们的蓬勃朝气;“青柠”:果香清新,提神解乏,如同小志愿者清新活力。通过建立机制,成立队伍,培育项目,开展活动,带动多个领域、多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儿童参加公益素养锻炼活动。每名小青柠志愿者年均参加公益活动不低于10次,积极性高,热情高,体验感强,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公益力量。在“温暖365”、“贰零爱”、“红燕传书”、“我爱社区”、“足球种子计划”、“益兴小院”、“微心愿”等一系列活动中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二、明确青少年公益素养提升的目标
青少年公益素养提升项目的目标是培养青少年的公益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让他们成为具有同理心、关爱他人的人。
一是公益意识的提升:青少年通过项目,了解到社会的不公平和问题,增强对公益事业的理解和认同,树立积极的公益态度和意识。二是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项目帮助青少年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激发他们愿意为社会贡献力量,关心和帮助他人。三是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通过项目参与,青少年可以锻炼领导团队、协作共赢的能力,提升组织能力。四是社会影响力的扩大:通过青少年的参与和推动,项目可能促进社区的社会建设和公益服务,为周围环境和社会群体带来积极的影响。
三、“小青柠”青少年公益素养提升的试点与探索
我们在活动中,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如学校、社区组织、青少年发展机构等,与他们共同策划并实施试点项目,共同探索最适合目标群体的素养提升方案,与当地50多个中小学、幼儿园建立了各类“家校社”共育项目或活动;同时,开展项目试点与推广相结合的活动,尝试不同的公益素养提升方案,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技能培训等,根据试点效果进行调整和优化。比如:“温暖365”项目倡导爱心家庭家长和同学每天节约一元钱奉献爱心,每年365元爱心,11个爱心家庭为一组,结对帮扶一名品学兼优的困境少年,与其共同成长,设立“爱心家庭小型基金”;帮扶资金直接由爱心家庭交由学校代收代管,专款专用,并详细记录好费用使用情况,项目管理小组作为第三方督导,年度帮扶金用完后,公示费用明细,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再对接下一个年度的帮扶。该项目入选了寿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志愿服务大厅,是潍坊市民政局公布的优秀社会服务项目。
四、青少年公益素养提升项目要注重发展的延续性
1、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学校、社区机构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确保项目的延续性和稳定性。通过合作伙伴的支持,可以持续开展公益素养提升项目,并更好地融入到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中。我们通过与寿光市中小学家长联合会建立密切的联动关系,积极策划多个项目激活了家长群体,进而通过“家校社”共育的方式,带动家庭公益,助力校园建设。比如实施的“红燕传书”活动,旨在倡导爱心同学更好地管理好自己的图书,并学会乐于分享,与困境少年共读书、共学习、共成长,每本书里都会写上自己的心得与寄语,受赠的少年也将进行回信,专用信笺,专线交流,用书籍和文字做好心灵的交流与情谊的融合,该项目将会持续服务于“希望小屋”受助少年,书籍会直接进入到“希望小屋”等项目受助少年的手中,也将通过我市的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阅读室”进行集中使用后,每季度再转赠到各个受助少年。该项目实施以来,得到了各个学校的大力支持,列入市中小学家长联合会“家校社”共建项目,通过各个学校家委会、学校、社会组织进行有效链接资源,发挥图书的二次生命价值,凝聚广大同学的爱心。
2、培养项目传承人:在项目中培养一批有公益责任感的青少年,比如我们成立的“小青柠”志愿队,他们可以成为项目的传承人和推动者,继续组织和推进公益活动,确保项目的延续和拓展。
3、持续筹款:通过定向筹款、与基金会合作募捐、赞助、项目申请等方式,寻求资金支持,确保项目的经济持续性,从而保证项目能够长期持续地开展下去。
五、项目亮点
在项目实施中,我们尤其注重项目与学校、家庭等多方合作,通过学校、社会组织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促进青少年公益素养提升工作的全面推进。我们链接寿光市中小学家长联合会(家长资源)、寿光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社会志愿者资源)、潍坊金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专业督导资源)、山东省青少年社会科学研究院(课题指导资源)、山东研学旅游研究院(社会实践指导资源),集中开展项目。同时,项目带领青少年参与实际的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并参与公益项目的策划和执行,让他们通过实际参与感受公益活动的意义和影响。比如我们正在培育的“益兴小院”活动,就是重点引导家庭一起参与到乡村助老的社会实践劳动体验中来。
项目不仅注重青少年的公益意识培养,更关注其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提升,努力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公益志愿者。项目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涵盖公益培训课程、志愿服务体验、团队建设活动、公益项目策划等多个方面,让青少年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全面提升公益素养。
通过“小青柠”公益素养提升计划的实施,帮助青少年儿童志愿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青少年公益素养的提升也会影响到家庭,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子女,有利于整个家庭价值观的传承和提升;有利于提升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有助于学校创建更加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为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输送更多富有活力和责任感的志愿者资源,推动公益事业的开展和发展;提升青少年公益素养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和公民道德素质。
总的来说,提升青少年公益素养对个体、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有利于构建更加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