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分析
罗鹏弟 赵建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罗鹏弟 赵建宏,.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分析[J].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229.
摘要: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是广电总局技术革新的一项壮举,为此本文就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应用的准备工作,探究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在广电节目中的应用,并详细地介绍应用无线数字化技术对各个系统的改造情况,以便推动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技术
DOI:10.12721/ccn.2023.157229
基金资助: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当前阶段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工程改革的重要性,其也逐渐成为电视节目模拟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因此为了能够推动广电电视数字化覆盖工程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满足人民对电视节目制作的要求,深入研究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

1.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准备工作

在过去几十年,我国在全国各地都已完成覆盖广播电视无线网络的任务,并在此基础上,为了能够进一步开展广播电视节目的各项工作,启动数字化覆盖的网络试点,进一步增强无线网络覆盖的面积和水平。

1.1测台站选择

就目前中央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建设情况来看,几十个数字音频广播覆盖项目均为发射功率100W以上的骨干台站,补点工程涉及地面数字电视覆盖项目约400个。但是由于建设台站数量较多,要在应用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前准备测台站,以便为后续工程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保证覆盖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1.2相关技术单位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工程设计技术系统较多,因此在建设工程前要联系各地试运行单位,监理方以及设备厂商,确保各个单位相互配合,为覆盖工程建设做好准备。广电部门负责工程监督和配合工作,联合调试试运行部门负责技术支持,以便确保各个单位组织能够相互协调,有效沟通交流;监理方则要结合技术标准以及技术规范对技术系统进行检查,验证工程的覆盖效果和技术指标[1]。设备厂商则要在工程开始前,对自身设备进行自检自查,确保设备的规范性,能够达到运行稳定的效果,并配合技术调整工作。

1.3信号覆盖测试

为了保证技术工程建设效果以及信号覆盖稳定性,在进行覆盖工程建设前要遵照相应技术指标,如参照《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播系统》建设规范、《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通用指标,《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器通用规范》以及其他技术应用规范和招投标技术要求。

2.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方案实施

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应用于调频频段数字广播系统,应当着重对信号源系统、发射机系统以及天馈系统进行建设和改造,以便提升系统的建设质量,确保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建设的全面性。

2.1信号源系统

在对信号源系统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利用光缆传输网络在天塔机房机收数字化信号,以便数字电视大厦能够接收传输的中星6B转发器和亚太转发器所发出的波段信号。同时,在信号源系统中还要利用专用卫星接收解码器恢复中央广播电台节目发出码流,待至主备两路码流经切换后,将其发送至发射机,以便信号源系统能接收到中央广播电视台节目码流,确保信号源系统正常流转。

2.2发射机系统

发射机系统是具有调频波段的数字音频广播体系,其主要由数字广播信帧结构以及复用结构构成。在发射机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将各路节目源以及数据业务运行的信息形式,转为数字信号频谱,并将频谱置于模拟信号频谱两边,以便在后续信号过渡时能够为数字过渡提供便利。同时,为了能够有效节省频谱资源,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将高质量音频信号传输至高端用户。另外,在对发射机系统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基于机房空闲空间限制的考虑,对编码以及调制部分进行改造,确保该类系统具备数模同播功能。在将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应用于频谱模式的过程中,借助分电平合成、空间合成以及高电平等几种合成方式,将当前发射机系统改造成具备CDR广播功能的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系统,实现对COFDM的调制,并与立体声调频信号合成放大,以适应大面积组网覆盖、线性有很高的要求,满足高速移动接收等不同应用场景[2]

2.3天馈线系统

通过对天馈线系统的研究发现,天馈线系统FM10.9MHz模拟调频与中央模拟广播发射频率一致,且新增了模拟发射功率低于14db的数字音频信号,而为了保证中央调频天馈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机房对天馈系统进行相应改造,更新天馈系统中的分支电缆以及天线振子,以便提高调频系统的功率容量。同时,在对系统进行改造过程中,还要适当增加过式功率计以及天线测试节点,以便能够有效监测天馈线系统的运行情况。另外,通过调整节目多工器带宽,将适用频谱模式更改为500kHz,且调宽滤波器带宽,降低邻近频带的功能性,以便调频广播天馈线系统能够满足频率间隔。通过对天馈线系统的检测可以发现,端口驻波比与插入损耗内相比较小,且典型值≤0.40dB。

2.4数模同播对比

在对系统进行改造过程中,通过对系统模拟路进行检测发现,发射机系统在纯模拟模式下以及在模数同播模式下,发射频率可达5kW,模数功率比超出14db,且模拟立体声广播接收效果较好。结合路测仪的立体声指标以及收听情况来对模拟声接收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当立体声系统标识为绿色时,能够达到良好的收听效果,一旦处于红绿临界处时,则能够听到较为明显的噪音,无法正常收听节目。因此,在系统运行时,需要保证发射机系统的模拟信号发射功率保持不变,且数字信号稳定,以免影响模拟广播的覆盖效果。

2.5覆盖半径测量

在对系统进行改造过程中,使用Audemat模拟路测仪在模数同播模式下,将发射机功率设置在5kW左右,且模数功率比为14db,确保调频广播的覆盖系统覆盖半径达到相应要求。同时,在对路测线路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将全部发射台调整至南部方向。结合接收机指示灯状态以及天馈线系统运行情况来判断广播的覆盖半径。例如,如果系统指示灯信号为绿色时,则表示能够正常收听数字音频广播,如果显示为红灯则无法正常收听,且系统覆盖半径不足广播覆盖半径的50km。

结语:总而言之,中央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系统已经推动了电视广播行业的发展,且能够将其应用于电视节目技术更新换代中,完成对电视广播发射机系统、天馈线系统技术架构、技术标准以及电视公共服务质量的改造。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为电视广播事业带来新的生机,也使电视广播发展满足时代对电视行业的要求,尤其中央广播电视节目作为各个地方卫视的领导者,更加要将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应用于电视系统改造中,推动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查朝云,尹学功,高亚娟.云南省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验收测试方案[J].广播电视信息,2019(09):81-85.

[2].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新一轮工作启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召开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技术工作会及技术培训[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9,42(05):12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