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安滴丸在治疗心肌缺血中的临床应用
李珮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珮,. 脑安滴丸在治疗心肌缺血中的临床应用[J]. 心脑血管病研究,2021.12. DOI:10.12721/ccn.2021.157112.
摘要:
目的:分析脑安滴丸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心肌缺血患者共68例,采取脑安滴丸治疗,将其纳入观察组,并选择同期用阿司匹林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安滴丸对于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 脑安滴丸心肌缺血临床应用价值
DOI:10.12721/ccn.2021.157112
基金资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竞争意识及压力也在逐渐增大,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而发病年龄却逐渐变小,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临床门诊中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为胸闷气短,心悸、心律不齐,头晕,健忘,失眠多梦[1]。 作者应用脑安滴丸治疗及临床观察68例心肌缺血病例,分析得出结论,证实了脑安滴丸在治疗心肌缺血中的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心肌缺血患者共68例,采取脑安滴丸治疗,将其纳入观察组,并选择同期用阿司匹林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心悸早搏,头晕健忘,失眠多梦。心电图: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38例;年龄30-40岁14例,41-50岁23例,51-60岁20例,61岁以上11例。病程一个月以内的6例,1-3个月之间的28例,3-6个月之间的23例,半年以上的11例。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39例;年龄30-40岁15例,41-50岁22例,51-60岁19例,61岁以上12例。病程一个月以内的6例,1-3个月之间的29例,3-6个月之间的22例,半年以上的11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给予阿司匹林每次75mg,每天1次,治疗八周。

观察组给予脑安滴丸。每次20粒,一天两次,连续服用时间为八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总有效率。

1.4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动态心电图ST段缺血状态消失。有效:动态心电图检查改善临床症状,心功能指数基本正常,改善ST段缺血状态。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心电图检查结果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1.5统计学方法

在SPSS21.0软件中,计数数据采取 x2统计,计量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x±s,h)

截图1741844597.png

2.2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例数(%)]

截图1741844612.png3讨论

一般情况下,患者心肌缺血的原因往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体内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功能急剧下降,心脏内血滴减少,心脏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异常。当心肌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发生无氧分解和裂解时,乳酸、酮体等物质会降低心肌细胞的PH值和线粒体中各种酶的活性,导致心室颤动和绞痛等症状。过量的乳酸在细胞内也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同时,细胞无氧呼吸会增加敏感钾电流的活性,加速细胞内钾离子的外流,增加细胞内钠离子浓度,加速复极,使心肌收缩失去规律性,导致心律失常[3]。引起心肌激动和传导异常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机理也很复杂,但心肌缺血缺氧是引起心律失常的重要心内因素,当心肌缺血缺氧时,肌膜上需要消耗能量的钠钾泵不能正常运转,使心肌的肌膜电位降低,引起心肌的兴奋性和自律性增高,而传导性降低,局部再激动,形成折返心律或单向阻滞,故易发生心律不齐。患者自觉有胸闷气短,心悸早搏,头晕失眠多梦等症状。心肌对氧很敏感,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80%即可引起心电图改变,如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由于心肌的供血供氧与冠状动脉的血流有关,而脑安滴丸是由川芎、当归、红花、人参、冰片等组成,其中川芎和当归能活血祛瘀,和血行瘀,消除红细胞聚集瘀滞,改善红细胞流速,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黏着降低全血粘度使血液流畅,改善微循环。红花能改善心肌细胞凋亡以及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同时具有舒张血管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减轻心肌的损伤程度和减少缺血范围,增强了心功能及泵血力量还可以改善脑部供血,减轻头晕,失眠多梦的症状[4-5]。帮助缓解了现代人因工作学习压力带来的各种不适症状及烦恼,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脑安滴丸对于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傅雪丽,徐哲明,黄丽芬.脑安滴丸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03):237-240.

[2]周波,李群先,吕阳婷,张凯歌,付高爽,樊欢欢,姚钰宁,陈海敏,王贵澍,曹克刚.以脑安滴丸为示范的偏头痛中成药临床适应症状群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9(01):45-50.

[3]周波,王贵澍,曹克刚.脑安滴丸治疗偏头痛临床适应症状群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01):45-49.

[4]鄂瑞芳,赵琨,张雪娟,王瑶,雷东.脑安滴丸联合佐米曲普坦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2):3581-3584.

[5]周凡,李娟.脑安滴丸联合奥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血清中NGF、BDNF、GFAP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12):3059-306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