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创新与效果分析
武霞 张志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武霞 张志伟,. 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创新与效果分析[J]. 神经科学研究,2024.8. DOI:10.12721/ccn.2024.157713.
摘要: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创新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100例脑卒中患者,纳入常规组与创新组,每组5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模式,创新组实施早期康复创新护理模式,比较2组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结果:创新组干预后的MoCA、MMSE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创新组干预后的FMA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创新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运动功能。
关键词: 神经内科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DOI:10.12721/ccn.2024.157713
基金资助:

脑卒中作为一种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全球性健康挑战,其临床管理与康复策略的持续创新始终是科研与临床实践的焦点[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对疾病机制理解的深化,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管理中的价值日益凸显,成为促进功能恢复、减轻残疾程度、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途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创新路径,以期构建一套更为全面、高效的早期康复护理体系,促进患者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23年6月-2024年5月的100例脑卒中患者,纳入常规组与创新组,每组50例。常规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5~84(68.41±3.27)岁;病程1~6(3.06±0.82)个月。创新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5~85(68.47±3.24)岁;病程1~6(3.09±0.80)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模式。包括(1)体位管理:指导患者在床上时保持良好体位,以防肢体痉挛、关节挛缩等并发症。例如,头部应有枕头良好支持,使头稍高于胸部;患侧肘、腕关节伸直,手指伸展,掌心向上;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略屈曲,踝关节背屈90°。(2)生活能力训练:鼓励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进食、洗漱等,以提高自理能力。(3)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并发症预防: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和褥疮的产生。注意患者的口腔卫生和会阴部清洁,预防口腔及尿路感染。对于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应避免误吸造成的窒息。

创新组:实施早期康复创新护理模式。(1)认知干预:全面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等。针对患者的认知障碍进行相应的认知训练,例如使用记忆卡片、数字排序、拼图游戏等方法提高患者的记忆力和注意力。(2)语言疗法:包括复述训练:患者在听到一个词或句子后,立即尝试复述。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法构建能力。②语音和语义障碍训练:给予简单指令训练,以提高患者的语言理解能力。通过向患者发出简单明确的指令,帮助他们逐渐恢复对语言的理解能力。③发音模仿训练:通过模仿口颜面肌肉的发音动作,帮助患者提高发音能力。④替代交流方法:对于口语理解严重障碍的患者,可以尝试使用文字阅读、书写或交流板进行交流。(3)作业疗法:对于需要重返工作岗位的患者,指导其进行职业康复训练,包括模拟工作环境、学习新技能等,以帮助患者们重新融入社会和工作。(4)运动锻炼: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其开始进行被动运动,如关节的屈伸、旋转等。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如坐位训练、健侧肌力增强训练等。使用康复器械进行辅助训练,如平衡训练仪、步行训练器等,以进一步提高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

1.3 观察指标

(1)认知功能:运用MoCA、MMSE量表进行评估。MoCA量表:总分30分,≥26分表示认知功能正常。MMSE量表:总分30分,评分越高越好。

(2)运动功能:运用FMA量表进行评估,包括上肢运动(66分)、下肢运动(34分)两部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认知功能对比

创新组干预后的MoCA、MMSE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认知功能对比(x̄±s,分)

截图1741854592.png

2.2 运动功能对比

创新组干预后的FMA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运动功能对比(x̄±s,分)

截图1741854601.png

3 讨论

脑卒中发生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语言等功能障碍[2]。早期康复护理是指在脑卒中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通常为发病后的前几个月,特别是前3个月),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措施,可以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3]。早期的康复干预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合并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4]。目前认为,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尽早开始康复护理,且越早开始越有利于神经网络的重建和功能的恢复[5]

早期康复创新护理模式重视对患者各项功能恢复的干预,包括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等,旨在促进患者尽快康复,重返社会。本研究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认知干预、 语言疗法、作业疗法、运动锻炼等创新性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患者的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运动能力,使其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本文结果中,创新组干预后的MoCA、MMSE、FM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提示创新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得到了更显著的改善,可见早期康复创新护理模式在促进患者康复方面可发挥更显著的应用优势。

综上分析,早期康复创新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运动功能,值得推行。

参考文献

[1]林坤,闫倩,马云云,等.智能化下肢综合评估训练系统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21):3927-3930.

[2]甘秀军,詹玲球.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3,44(4):1134-1137.

[3]郑宁.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观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睡眠质量影响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5):1039-1041.

[4]邵菲,王美英,戴明慧.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多元化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6):181-183.

[5]陈孝英,黎冰,李珍霞,等.超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C].//首届华南精准医学论坛暨现代临床与护理研究进展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22:71-7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