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激光器自动温度控制技术研究
张辰龙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辰龙,. 半导体激光器自动温度控制技术研究[J]. 光电子进展,2022.10. DOI:10.12721/ccn.2022.160359.
摘要:
为了保障半导体激光器具有稳定的发射功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设计完成了自动功率控制电路和自动温度控制电路。采用负反馈运算放大电路构成恒流源,光电反馈实现闭环控制,可稳定输出功率。同时,利用FPGA控制DRV593驱动半导体制冷器完成自动温度控制,将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时,温度控制精度可达±0.1℃,激光器功率稳定度优于0.74%,实现了精确的功率控制,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自动温度控制热电制冷器
DOI:10.12721/ccn.2022.160359
基金资助:

一、自动功率控制

1.控制框图

半导体激光器自动功率控制有许多方法:一是自动跟踪偏置电流;二是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自动控制;三是P⁃I曲线效率控制法。其中第一种方法可采用光电反馈原理,直接检测光功率控制偏置电流对激光输出功率的起伏进行补偿。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3.png图1光功率自动控制结构框图

2.电路设计

光功率自动控制电路主要包括比较放大模块、恒流源模块和光功率反馈模块。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通过APC电路使驱动电流和输出功率达到平衡,实现自动功率控制。

4.png图2光功率自动控制原理图

半导体激光器是非常脆弱的元件,易受静电或反向电压冲击,需要保护电路防止对LD的损伤。本文采用一个肖特基二极管与LD并联,起到对LD保护的作用

二、半导体BAR与散热片的组装

影响散热片散热性能的指标主要有材料、有效散热面积、鳍片数量、散热片形状等。散热材料现在主要使用铜和铝两种。上述两种材料比起来,铜的导热率比较高,重量较重,但成本也高于铝材料;铝材料的散热片早已形成一定的商业规模。从成本和散热量而言,使用铝散热完全满足要求。从散热片到空气之间的热传递主要有3种方式:热辐射、空气对流和热传导。为了取得更好的散热效果,只有从空气对流上采取办法。

将半导体BAR与散热组件能否成功组装关系到散热效果。采用如下“三明治”工艺结构:(1)散热片和风扇连接。采用高速运转风扇排风效果好,但噪音大,因此合理选择风扇尺寸和转速也很重要,风扇和散热器的连接方法通常有两种,即左右固定法和正下方固定法,前者通常采用一个吹风一个拉风的方法,这适用于大方形散热器,后者则采用同时吹风两边走风的方法,适用于小薄散热器。(2)散热片和TEC连接:我们采用固定槽定位TEC,接触面之间均匀涂抹导热硅脂。(3)TEC与均匀铜板的连接:在TEC上均匀涂抹导热硅脂后,在其上盖上铜板,要求铜板厚薄均匀,且与散热片之间要有一定的缝隙间隔。(4)激光器BAR与铜板连接:在铜板固定BAR的位置均匀涂抹导热硅脂,用螺丝固定好BAR,要求BAR尽可能对准TEC中心位置。

三、自动温控电路设计

1.温度误差放大器和PID补偿放大器

TEC控制芯片一般由控制信号调节电路和功率电路组成。SLM8834集成了两个零温漂、轨到轨的运放放大器,一个作为热敏电阻反馈信号放大器,另一个作为PID调节运放放大器,PID的输出信号作为到功率级的控制信号。

半导体制冷器TEC和温度传感器等部件都具有热惯性和时滞性,即温度对象的响应速度较慢,系统中电流对象的响应速度较快。为了改善TEC控制器的响应速度和温度稳定性,比例积分微分PID补偿网络的设计十分重要。

5.png图3 PID控制模型

图3中,r(t)是设定值,y(t)是TEC控制系统的输出,e(t)=r(t)-y(t)是系统控制偏差,作为PID控制器的输入,u(t)作为PID控制器的输出和TEC的输入。

PID补偿网络的模拟控制模型可以表示为:

6.png式中:Kp为比例系数,Ki为积分系数,Kd为微分系数,Ti为积分时间常数,Td为微分时间常数。PID补偿网络的调节作用如下:

(1)比例调节P:比例系数Kp是比例P的倒数。Kp越大,系统响应越快,消除误差的能力越强;但由于系统存在热惯性和时滞性,过大的比例系数会导致系统震荡。

(2)积分调节I:消除静态误差(也称稳态误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仅有比例调节是无法消除系统静差,需引入积分调节。积分调节作用的强弱在于积分时间常数Ti,Ti越小,积分作用越强。同理,积分调节应与系统惯性匹配,惯性越大,积分调节应越小,避免超调引起振荡。

(3)微分调节D:比例调节和积分调节都是先产生误差后进行调节,对稳态系统是无差的,对动态系统是有差的;自动温控系统是动态的,先由温度差产生误差信号,再通过调节消除误差;为了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小调节时间,需要根据误差信号值的变化趋势(变化率),提前引入修正信号,超前调节,这就是积分调节。微分时间常数Td越大,调节周期越短,但应避免Td过大对系统引入干扰和冲击。

根据经验调整,在系统稳定性和调节时间之间找到平衡点。

四、实验研究

在室内温度为25~35℃的范围内,对波长为650 nm的半导体激光器进行实验。待半导体激光器预热20 min后,测量采样电阻R 0两端电压来计算驱动电流,

利用光功率计采集输出光功率。图4为自动功率控制电路在开环模式下,恒流源工作90 min内驱动电流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驱动电流在0.02 mA范围内波动,方差小于0.003,证明无反馈时恒流源工作稳定。

7.png图4 APC开环时恒流源工作曲线

图5是半导体激光器工作在自动功率控制模式,开环与闭环两种情况下输出功率的变化曲线。当环境温度变化不大时,对系统进行3h采样,从图中可以看出,开环时输出功率逐渐下降,波动较大;闭环时输出功率稳定,波动范围控制在0.1 mW之内。

8.png图5 APC开环与闭环模式下LD输出功率曲线

当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仅仅依靠APC不能稳定输出功率,反而会对半导体激光器造成损害,因此需要APC和ATC同时工作,将工作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再利用APC电路完成功率控制。

结束语:对于激光夜视监控系统等需要大功率激光器的工程实践,由于激光器工作时将产生大量热耗散,故必须考虑热散因素,否则将减小激光器寿命甚至损坏激光器。该文定量描述了半导体制冷器(TEC)的选择、散热片的选择及与半导体BAR的组装,给出了具体实例,为激光夜视监控系统的光源温度控制提供了工程参考。

参考文献:

[1]陈鹤鸣,赵新彦.激光器原理及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2]撒继铭,陈幼平,张冈,周祖德.半导体激光器数字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J].自动化仪表,2019,1(28):23-24.

[3]孙丽飞,田小建.基于半导体制冷器的高精度PWM功率驱动器[J].光电子·激光,2019,9(15):1026-103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