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阶段煤炭企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方向
张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驰,. 浅谈现阶段煤炭企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方向[J]. 煤炭技术研究,2024.1. DOI:10.12721/ccn.2024.157422.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国资国企改革进行了新的部署,对于国资国企改革的时代背景、方向、使命任务、目标、途径、要求,做出表述,有清晰的时代感与厚重的实在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可以感受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国资国企改革强大的背景与活跃的舞台,国资国企改革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企业应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清醒正视自身短板不足,充分发挥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较完善的产业链体系、较好的发展软实力和专业人才支撑等长板优势,准确把握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新方位,坚持聚焦四个重点,谋好发展理念提档、重大项目提速、装备工艺提级、治理水平提升、全面从严治党新篇章,全力推进传统煤炭产业优化升级,发挥国资“六个力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式现代化煤炭产业发展之路,不断增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力和能力。
关键词: 煤炭企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方向
DOI:10.12721/ccn.2024.157422
基金资助:

一、聚焦思路引领应变局,谋好发展理念提档新篇章

抓好思想和思路双引导,进一步明确全新的发展理念、制定全新的战略规划,选好赛道、开足马力,以“领航者”的自信和“先锋军”的姿态,奋力擎画新时代新篇章。一是进一步明确全新发展定位。聚焦企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和智能化发展新赛道的定位和判断,引导企业上下在思想和观念上追索前沿、追求卓越、追求领先,积极树立“比肩世界一流、全国一流”的开拓思维,走好解放思想、创新突破之路,努力实现由亦步亦趋“跟随”向争先领军“领跑”的转变。二是进一步明确全新发展理念。以实现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开采”为目标,遵循“技术引领、创新发展、科学优化”发展思路,明确“敢为人先、设备先进、装备精良、现代智能”发展导向,引导企业上下敢于突破惯性思维,勇于谋划大手笔、迈开大步伐、寻求大突破,以创新谋变全面催生内部要素活力。三是进一步明确全新发展重心。坚持把智能领军矿井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主题,紧密围绕“夯实安全根基,加大创新步伐,突破桎梏短板,努力实现传统产业全面升级”工作重点,引导企业上下持续推进经济运行由“增量增效”向“提质增效”变轨升级,驶向智能化建设“新蓝海”,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二、聚焦长远发展开新局,谋好重大项目提速新篇章

紧紧抓住重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以抓完善、抓延伸、抓应用为重点,做好四个“加快”,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一是加快做好智能化建设拓展延伸工程。挖掘系统潜力,不断向安全、生产、经营等方面拓展延伸,推进智能化建设成果转化,全面提高决策、工作、管理效率。二是加快做好长远效益工程。将洗煤厂改造项目作为企业长远效益工程,加快技术、施工等方面前期准备,积极推动落实,建设绿色智能高效选煤厂。三是加快做好系统保障工程。高标准组织实施850副石门消突揭煤、地面瓦斯抽采系统完善、三水平延深供电和排水安装工程以及变电站扩容和智能化建设等工程,提高企业长远发展的系统保障能力。四是加快做好长远衔接工程。抓好村庄搬迁、新副井建设、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开采等重点项目,做好前期项目设计、立项等准备工作,确保高效有序推进,为矿井长远衔接提供有力保障。

三、聚焦问题导向解困局,谋好装备工艺提级新篇章

瞄准回采效率、掘进效率、开拓效率、钻探效率、运输效率等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紧密围绕四个“提级”,集中力量打通堵点、破解难点、疏浚淤点,以变革性技术装备推动产业升级变革。一是围绕智能化工作面提级,以持续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为重点,实施高端工作面设备配套论证,加速智能化作业线建设,构建可持续生产格局,逐步探索形成“精确计划、精准组织、精益生产”的生产模式。围绕锚网支护提级,合理选择巷道支护设计参数,做到能锚尽锚,着力提高锚网支护率和锚网巷道支护质量。积极引进掘锚一体机、锚杆液压钻车,加速建成并扩大智能化掘进作业线应用范围。二是围绕辅助运输提级,以不断提高辅助运输效率为重点,加快单轨吊在各个生产环节的推广应用,积极探索引进快捷高效、多方式联合的人员运输设备设施,提高辅助运输效率,保障矿井安全高效运转。三是围绕开拓机械化提级,以提升开拓进尺效率为重点,构建“连续运输、特种钻车”机械化作业模式,建立连续运输的机械化作业线,探索引进硬岩掘进机,进一步提高开拓工作效率。四是围绕安拆机械化提级,以实现快速、安全、高效安拆为重点,积极构建变形金刚、液压叉车、机械起吊安拆机械化作业模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消除安全隐患。

四、聚焦全面发展稳大局,谋好治理水平提升新篇章

以打造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样板企业为重点,深化实施三大工程,做到中心工作、企业治理、风险管理、企业文化在顶层设计层面有机融合、在运行层面协同推进,推动企业治理法治化、规范化、人本化管理水平实现新提升,让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更加坚实。一是实施内驱力提升工程,凝聚团队向心力。坚持通过尊重人、塑造人、成就人实现团结人、发展人、激励人,大力开展爱岗爱企教育,搭建好技能提升、比武练兵、榜样示范、大众创新等多种平台,不断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实施创新突破工程,进一步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体系。持续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激发企业内部活力。持续加大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力度,不断扩大“朋友圈”、做优“生态圈”,形成创新要素“强磁场”。加强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聚焦智能生产、智慧经营和管理痛点、难点,赋能产业升级和管理提升。三是实施暖心聚力工程,提高员工幸福指数。按照集团企业“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员工更有干劲”要求,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拓展网格化管理,使其真正成为民情网、民意网、民心网。瞄准文明生产、体面劳动、健康生活,全方位推进“体民意、暖民心、惠民生”重点工程落地,将好事办实、将实事办好,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全面促进企业发展的保障优势。

五、聚焦党的建设领全局,谋好全面从严治党新篇章

高水平治理是抵御风险挑战、永葆生机活力、维护安全稳定的根本支撑。实践证明,坚强的基层组织是高水平治理的力量源泉。因此,需要紧密围绕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和党的建设新内涵,积极探索党建融入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方法新路径新载体,形成领导基层治理、融入生产经营、保障安全稳定的中坚力量。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贯彻“两个一以贯之”重大原则,深化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前置研究讨论机制,确保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在企业不折不扣有效落实;坚持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贯彻民主集中制,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凡是本单位的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党委必须规范有效进行前置研究讨论,做到底数清楚、抓在手上、把控到位,提高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能力。二是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突出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推动基层党支部工作与区科安全稳定、生产经营、改革创新等工作深度融合,在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全体党支部中组织开展竞赛活动,推动党支部在领导基层治理、融入生产经营、保障安全稳定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区科工作深融共促,为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三是健强人才队伍。坚持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围绕重点任务推进和重大项目建设,拓宽选拔任用视野和渠道,把领导力、决策力、执行力、创新力强的干部选用到改革攻坚、转型升级、经济创效、扭亏脱困第一线。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完善高层次技术技能岗位竞聘制度,落实高层次人才待遇,引进和培养在业界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