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是培养翻译能力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仔细设计教学方法,不仅在课堂上,也要教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英语,提高翻译能力与水平,为今后学生的英语素养的提升和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关于初中英语的翻译教学,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翻译教学如此重要,但是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并没有相应水平的翻译能力,很多高年级教师发现,进入高中之后,在测试中有大量阅读题目,会发现学生错误率很高,是失分很严重的部分。经笔者总结反思之后发现目前中学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第一,教学重心严重偏移。更多的把重心放在英语单词的读记上,单词读记听写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并不是说这样不对,词汇量确实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但是单词的积累就是为了翻译做基础,舍本逐末的教学方式是目光短浅的。第二,翻译教学的单向性,翻译只是把英语翻译成汉语,在课文或者短对话中,逐一翻译,学生确实理解了,但是翻译水平就受到限制,结果就是考试的时候,作文分数普遍偏低。学生学会的是理解英文的意思,没有达到翻译的真正目的。第三,翻译教学的单一性,只是句子的翻译,不重视句子句式,结构,词组的分析,只有深刻剖析句子的结构,学生才会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翻译,变成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第四,翻译教学课堂单调,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也得不到提升。
二、初二词句语篇翻译教学的建议
(一)增加阅读量
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需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单词的积累、知识的丰富及文化的融合。词汇是翻译的基础,也是英语的基础,所有的英语活动都围绕词汇开展,学生如果缺乏词汇量,很难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倡学生阅读英文著作,对陌生的单词进行标注和学习,并定期对自己积累的单词进行回顾,达到积累词汇的目的。在学生实际的英语运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单词似曾相识,但是想不起来在哪篇阅读文章中遇到过的现象,也想不起来准确的意思,这主要是学生对于单词的记忆不够深刻,一方面学生要加强对单词本身的记忆,另一方面还要结合阅读的内容进行记忆,把单词放到相应的语境和阅读内容中,实现对整篇阅读文章的记忆,这样记忆会更加深刻,更好地发挥阅读的作用。在阅读内容中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以及文化内涵,学生在进行阅读时,通过解决陌生词汇,实现对阅读文章的准确理解,在积累知识与文化的相关内容时,以后翻译某个主题的文章时,就会具备相应的知识文化内容,还可以理解知识文化内涵。
(二)加强有声朗读
有声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作为语言学科,语感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语气、语调传达出不同的语言内涵,因此在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时,教师要培养学生通过有声阅读形成良好的语感,准确地对英语进行断句,保持阅读的连贯性,把握语气的轻重缓急和语调的抑扬顿挫等,从而在进行翻译时可以准确把握文章的内涵与情感,翻译出文章的语调语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纸质资源不但成本高,而且无法形成影音资料,且携带保存也不便利,但是网络资源具有纸质资源没有的优势,且很多电子图书不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而且容量超大,背后附有翻译,学生在完成有声的朗读后,还可以进行翻译训练,这样便于学生的自主练习。
(三)传授翻译技巧
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的两种技巧,是教师需要重点培养的技能,直译忠实于原文内容,而且忠实于原文的形式,在保证原文内容的前提下,力求句法结构、风格特征方面的趋同,而意译忠实于原文内容,但不拘泥于原文结构形式与修辞手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使学生既可以掌握简洁的直译技巧,又可以掌握意译的丰富内涵,并使学生明白在哪些情况下直译较好,哪些情境下意译更加传神。比如在一些俗语、俚语的翻译中,意译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如“love me,love my dog”,如果直译,效果就不能体现出文化内涵,但是如果采用意译,译为爱吾及乌,就实现文化间的内涵转换。虽然初中的知识相对较浅,但是对于翻译中的一些规则和技巧,教师都可以适当传授,比如增补法、分译法、省略法、转换法等,使学生有所了解,并结合一些实例,使学生对各种翻译技巧有生动的体会,掌握基本的运用,并自我总结经验,在实施翻译的过程中灵活进行运用。例如,“What about eating an apple right away?”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翻译,很多学生都会给出“马上吃个苹果怎么样?”的答案,当然这样翻译也表达了句子的意思,但这种表达方式与我们汉语的表达习惯不一样,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增补法,使句子变得更加完整。于是学生翻译“马上来吃个苹果,你觉得怎么样?”这样学生就更好地掌握了翻译的技巧。
(四)突出翻译教学的综合性
前文中提到过现在翻译教学的单一性,只讲整句话的意思,这样把英文学习和中文理解分开了,而在看英文的同时得到中文理解才是翻译教学的目的,并且翻译有时候不那么简单因为它存在习语、口头语、历史背景等文化的差异,所以,要仔细剖析句子的结构,包括句子的句式,语法,词组的应用。例如,在初三英语第二单元的课外阅读中有一句“Guess what”,这是口头语的表达,学生可能会认为句式不完整,教师要介绍讲解,像这样的口头语还有很多,例如“I see...”“Luckily”,它们的翻译位置根据句子情景不同会改变位置。如The Halloween中常常见到“Treat or trick”,意思是不给糖就捣蛋,这是既定的习语,翻译的时候不能直译,如果翻译成美味和玩笑就失去了本意。如在课外阅读第四单元中有句子“I was about to go up when I decided to get a coffee first”,翻译这个句子时,应该首先讲解句式“be about to do... when”,意思是正打算做某事突然,再翻译整个句子,当我准备先喝一杯咖啡的时候正要起床,其中“be about to do”和“decide to do”都是短语固定搭配。这样的翻译教学能加深对句子的理解,体现出翻译的综合性。英语中也有修辞手法的运用,掌握并加以运用会给作文加分,如“His face was always pale as chalk”意思是他的脸总是苍白得像粉笔,这些句子的翻译给英语的学习增添不少乐趣。
综上所述,初中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积累适当的词汇和知识文化,并通过有声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掌握翻译的技巧与方法,并进行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胡军妹.浅谈初中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师),2019(16).
[2]颉东.初中生英语翻译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9(17).
[3]王步华.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策略探讨[J].中外交流,2020,36(38):29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