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对寒邪凝滞型胃痛患者的影响
夏冰 王海静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夏冰 王海静,. 中医护理对寒邪凝滞型胃痛患者的影响[J]. 中医研究杂志,2022.1. DOI:10.12721/ccn.2022.157792.
摘要:
目的:探究将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寒邪凝滞型胃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寒邪凝滞型胃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视觉疼痛评分(VAS)情况、对比护理后患者胃冷痛、口淡、胸闷和腹胀的中医证候积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整体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在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胃冷痛、口淡、胸闷和腹胀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更低;整体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寒邪凝滞型胃痛患者来说,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胃痛负担,减轻寒邪凝滞型胃痛相关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护理寒邪凝滞型胃痛应用影响
DOI:10.12721/ccn.2022.157792
基金资助: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致病原因受饮食习惯影响较大,患者常有饮食不节制、喜食生冷、冷热食物混吃、饥饱不均、饮食不规律等多种不良饮食习惯,再加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度高,久而久之影响胃部状态,形成胃脘痛[1]。中医认为,胃痛可根据寒热、气滞、虚实和血瘀的特点被分为多个类型,胃痛的治疗和护理也需要依据不同类型胃痛成因而采取针对性方案[2]。有研究表明[3],寒邪凝滞型胃痛因阳气虚衰、过食生冷而导致,通过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的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基于此,本研究决定对所选64例寒邪凝滞型胃痛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类型的护理干预,探究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寒邪凝滞型胃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32例,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45.19±4.67)岁,平均病程(2.37±0.32)年;观察组患者32例,男16例,女16例,平均年龄(45.51±4.83)岁,平均病程(2.48±0.41)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包括基础病情观察及症状护理、环境护理、基础饮食护理和基础用药护理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进行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具体干预情况如下:

1、证候护理。1)出现胃冷痛时,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准备热水袋热敷胃部,遵循医嘱引导患者服药,保持患者胃部温暖状态至症状缓解;如果加温和用药后胃冷痛症状加剧,需要及时告知医师,并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和记录。2)出现胃痉挛时,应引导患者深呼吸,保持冷静状态,使应激肌肉紧缩状态缓解,帮助患者前往温暖舒适环境静卧休息,直到胃部肌肉舒缓、痉挛状态解除时再提供温水小口服用。3)出现打嗝嗳气时,引导患者保持直腰坐位以便气体排出,在嗳气情况有所缓解时准备温水,每喝一小口温水即进行3秒屏气,缓解打嗝症状,打嗝嗳气停止时提醒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状态。4)出现胸闷、腹胀时,帮助患者适当揉按胸部缓解症状,引导患者多做深呼吸动作,靠床靠椅静坐休息。

2、饮食护理。1)规律饮食。帮助患者养成规律饮食习惯,早餐时间7:30~9:30、午餐时间12:00~13:00、晚餐时间18:00~19.:30,保证每餐用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每两餐间隔时长大于三小时,给肠胃留够消化时间。2)均衡搭配。早餐提供谷物、薯类、肉蛋类、奶豆类和果蔬类食物,午餐粗细粮搭配、汤菜搭配、追求营养全面,晚餐提供易吸收、不易胀腹的食物。3)禁忌饮食。督促患者不能暴饮暴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硬质、生冷、油腻、黏滞和寒凉的食物,包括浓咖啡、浓茶、浓酒等。4)当空腹状态发生胃痛时,提供热姜糖水或蜂蜜红糖水,舒缓胃部肌肉、驱散寒邪,再进食软质、易消化食物,如面包、馒头、苏打饼干等,缓解疼痛症状再进行正常饮食。

3、艾灸护理。对患者进行悬灸:取舒适体位对准穴位后,一手拇食如持笔写字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悬于患者施灸部位,大约3cm~8cm高度、艾条与穴位局部皮肤成45度角后固定不移,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单穴艾灸5min~10min,灸至皮肤稍红晕为度,操作时,一只手施灸,另一只手需要辅助测温或拂护被灸穴位及周侧皮肤;按照左内关、左足三里、中脘、右内关、右足三里、左内关的顺序进行悬灸,每日一次,悬灸5次后停灸2天。

4、穴位按摩护理。1)按摩内关穴:于患者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三指宽度、两筋之间处取穴,使用拇指揉按,两手交替转圈揉按150次,患者产生酸胀感后停止。2)按摩合谷穴:于患者手背第一和第二掌骨间,使用拇指揉按,两手交替转圈揉按200次,患者产生酸胀感后停止。3)按摩按足三里穴:于患者膝盖下三寸位置,使用拇指揉按,两手交替转圈揉按200次,患者产生酸胀感后停止。4)按摩腹部:护理人员双手交叉重叠放置,以患者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顺时针30圈,逆时针30圈。

5、刮痧护理。护理人员一手或者双手持刮痧板,使刮痧板刃部与所刮部位呈30°~40°斜角,在刮痧板所经区域涂抹一层润滑剂,以中重柔刮手法由腹部中脘刮至脐中、再刮前臂内关、然后刮下肢内侧公孙、最后从梁丘刮至足三里穴,患者受刮部位出痧后结束刮痧护理操作。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视觉疼痛评分(VAS),由无疼痛到剧烈疼痛,分值区间0分~10分,患者评分越低,护理效果越明显。

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对患者胃冷痛、口淡、胸闷和腹胀情况进行计分,对无症状、偶尔、常有和持续症状分别计0分、2分、4分和6分,患者积分越低,护理效果越明显。

3、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标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视觉疼痛评分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VAS评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中医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视觉疼痛评分对比表(分,x̄±s)

截图1741945544.png

2.2两组患者护理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经过中医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胃冷痛、口淡、胸闷和腹胀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表(分,x̄±s)

截图1741945552.png

2.3两组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过中医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对比表[n,(%)]

截图1741945561.png

3讨论

在现代医学中,因胃炎、胃溃疡、胃穿孔、幽门梗阻、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症所引起的胃部疼痛反应被统称为胃痛,需要根据多种身体检查结果才能进行诊治,而在中医概念中,胃痛的出现多与患者饮食不节、过食辛辣、生冷或嗜酒暴食、情知抑郁和气滞不舒等因素有关,按照中医的病症分类常分为寒邪客胃、宿食积滞、脾胃郁热、淤血停滞等八种类型[4]。其中寒邪凝滞型胃痛是一种较为综合型的病症,这类患者一般遇到寒冷天气或多食寒性食物,胃痛就会急性发作,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而且越冷疼得越厉害,严重者甚至常伴有胃痉挛症状[5]。此类病症发作时患者极度不适,用药治疗需等待时间起效,因此临床常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帮助患者缓解症状[6]

中医学一贯强调中医护理的重要性,曾提出过“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医学概念。中医护理遵循中医辩证法的指导,以“望、闻、问、切”后分析、辨别、认识患者疾病的证候为施护原则,针对不同的病况,选择性应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寒邪凝滞型胃痛患者脾胃阳气虚衰,腹部受凉,常常过食生冷、劳力伤身、复感寒邪,最终导致阴寒凝滞到胃部,而此时胃阳被寒邪抑制,等不到舒展,因此气机阻滞逐渐引起胃脘痛,并且在秋冬季节时,因气候寒冷、寒邪侵袭,此类病症会常复发或加剧[7]。所以据中医护理的理念来看,要从根本上治疗寒邪凝滞型胃痛,首先就要温胃散寒,寒邪祛除,使得胃部气机畅通,逐渐恢复胃功能。食药同源是中医护理中的重要概念,食物的酸苦甘辛咸为五脏所属,对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有重要影响,所以在针对寒邪凝滞型胃痛患者施护过程中,饮食护理强调应多食温热、按时饮食、阴阳均衡[8]。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胃冷痛、口淡、胸闷和腹胀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更低,整体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是中医护理的施护理念更加符合此类患者病症特点。中医讲“胃不通则痛,通则痛止”,所以胃痛发作时可以利用艾灸、拔罐、穴位按摩等多种中医特色疗法进行护理,在本次研究中,悬灸护理是以传统中医经络理论为依据,对患者进行由表及里的补气、理气疗养;刮痧护理即利用摩擦生热原理,将刮痧板直接与皮肤摩擦产生热感,传导皮肤,渗透穴位,活跃气血;穴位按摩护理可以刺激患者经络,调节胃部功能,泻其有余,补其不足。

综上所述,对于寒邪凝滞型胃痛患者来说,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胃痛负担,减轻寒邪凝滞型胃痛相关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润苓.雷火灸联合中医护理对寒邪凝滞型胃痛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2):203-204.

[2] 牛志涛.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在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21,34(10):146-148.

[3] 赵润苓.雷火灸联合中医护理对寒邪凝滞型胃痛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2):203-204.

[4] 徐娟.中医护理对胃脘痛脾胃气虚型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13):113-115.

[5] 郑振兰.脾胃气虚型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06):130-132.

[6] 龙雅洁,周小玲,陈燕飞,等.中医护理方案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09):110-112.

[7] 王丽君.脾胃虚寒证患者的中医护理措施与效果观察[J].黑龙江科学,2020,11(24):80-81.

[8] 马红梅,傅晓红.内关穴按压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在肝气犯胃型胃脘痛中的应用效果[J].光明中医,2020,35(01):77-8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