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类高职院校招生存在的问题
1.领导能力不足,缺乏榜样作用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城市文化快速进步,在此背景下对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招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招生缺乏领导,招生组织缺乏领导力,面对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发展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导致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招生缓慢。招生组织缺乏对艺术类高职院校文化发展结构的了解以及对招生的准确定位,缺乏主动性。在实现艺术类高职院校进步的背景下,招生组织的认识不够,对艺术类高职院校招生途径没有创新点,仅仅固守原则,采取传统的宣传模式抑制了艺术类高职院校招生。
2.招生组织工作缺乏创新
随着艺术类高职院校改革的推进,在面对分类考试的背景下,招生组织缺乏创新结构的发簪,沿用传统的招生模式。改革艺术类高职院校招生政策时,采用的方式较为简单粗暴,抑制了艺术类高职院校的良好发展[1]。艺术类高职院校招生改革的背景下,艺术类高职院校招生组织缺乏创新意识,采用传统的宣传模式无法推动招生的发展,创新的方法又缺乏人才而不能实施。另外,招生组织受到外界的影响,工作缺乏主动性,导致艺术类高职院校文化改革发展缓慢。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招生对策
1.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人才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在进行创新改革的背景下,招生组织中需要引进大量的人才,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建立艺术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时,需要建立适合艺术类高职院校发展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为艺术类高职院校招生建设提供核心能力。改变教师观念是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途径。观念转变是一项事业完成的根本,教师只有从根本上转变,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艺术学科是一门实践能力强的学科,其更新速度快,教师应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促使自己的知识经常更新,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经常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经过审核获得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不要成为某种意义的双师型教师。
2. 实现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的衔接
高职院校要和对口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设计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高职阶段和本科阶段各需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且进行有机结合,高职院校是整个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不是本科教育的预备期。鼓励地方本科学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是对应用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同时表明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在改变,以专业能力来评判,而不再仅仅靠学历来评判,职业教育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能提供选择性、多样化教育服务,对职业院校的认同度和未来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3.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在高职院校创新背景下,需要不断创新,低效率和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高职院校文化缓慢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招生组织的技术是进行技术创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加强艺术类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为招生发展提供帮助。招生组织需要整合内部发展结构,优化服务体系,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提供招生的建议,提高服务效率。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艺术类高职院校招生,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另外,招生组织需要优化工作机制,与当地的文化产业相结合,提高招生范围。另外,文化可以与教育相结合,促进招生的同时加强高职院校教育,培养优秀的人才。
4.严格考试招生管理
各招生院校和招生考试机构要切实完善自我约束机制、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严肃考试招生纪律。要加强试题保密和考场考务规范管理,按要求落实考务关键环节的全程音视频监控。招生院校纪检监察部门要对考试招生录取工作进行全程监督,不留死角,及时发现和查处违反招生纪律的行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要加强学分自由转换和互认机制的完善。在“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注重招生考试制度的完善与改革,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因而,加强高职院校的课证融通显得尤为重要。促进高职教育与国民义务教育体系有效结合,改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不平衡,实现学分的自由转换是高职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准则。通过对学分的定量来考察学生学业的基本情况,更好地促进各类教育对教学成果的相互认同。同时也要不断研究如何更好地实现学分互换和互认,实现弹性课程与弹性学制良好运用;另外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国家学分体系,从而更好地推动学分互换机制的实行。
5.认真落实分类招生成为主渠道要求
各招生院校和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要认真按照国家和省相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分类考试成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要求。要贯彻落实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适度扩大中高职贯通规模。中职学校要鼓励中职毕业生通过分类考试招生报考高职院校,高职院校要根据中职毕业生数量合理制确定面向中职学生的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
三、结语
总之在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当下,学校和教师提高音乐,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是必经之路,所以学校应该积极改变学生和部分教师的观念,使学生从内心深处重视对艺术课程的学习。教师也应该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创新教学方法,以多种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德国明.高考改革背景下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招生对策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20,(2):61-63.
[2]陈可.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策略创新研究[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6,(8):103-104.
[3]杨婷婷.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策略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12):148.d
[4]袁丽伟,董文域,马立.高职高专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J].高考,2015,(5):116-117.
作者简介:
吴红梅(1971.05),女,广西罗城,广西艺术学院,教授,视觉传达设计,5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