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蔡清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蔡清辉,. 探讨高中校园安全管理工作[J]. 教学管理研究,2023.11. DOI:10.12721/ccn.2023.157106.
摘要:
校园安全一直是校园管理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的安全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学校的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高中是教育的重要时期,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如何做好高中校园安全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创新工作校园安全管理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106
基金资助:本文为晋江市“十四五”规划课题《以“全周期管理”理念推动学校安全工作全域发展的校本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JG1451-ZX009,阶段研究成果。

一、强化安全观念,健全安全工作制度

中学校园安全管理涉及卫生食品、应急救援、消防设备、建筑设施、疾病防控等诸多方面的管理工作,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和教育管理者,要站在整体的角度、全局的高度,对学校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近几年来,由于心理问题自杀、食物卫生中毒、校园火灾、校园暴力欺凌、交通事故、校园设施设备不完善等问题造成的学生伤亡事故,每一起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都让我们感到震惊。所以,在我看来,中学校园的安全管理,应该从学校的安全制度建设、安全思想教育、日常安全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着手,对每一个安全细节进行规范,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体系,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中上至校级领导,下至老师,下至学生,都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用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到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来。首先,学校的安全管理要由校长直接负责,明确各个层次的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全员管理制度,同时,学校的领导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找出校园内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完善的管理制度。

比如,校园消防安全制度、卫生安全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等,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和分解,每一项制度都要安排具体的责任人,并将安全责任人的管理工作与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切身利益相联系。除此之外,在学校全体成员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通过相应的奖惩措施,形成完善的安全教育管理职责,最终形成人人有职责、人人讲安全的管理工作体制。学校要通过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把安全管理渗透到每个人的思想意识中,有计划有组织地提高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每个人都有目标,都有责任。同时,通过建立安全责任体系,让全校师生都广泛参与到学校的安全工作中来,齐心协力,把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好,同时,在工作中,我们要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安全目标责任进行细化,形成一种长效的管理模式。

二、发挥课程教育作用构建高校安全教育网

课堂是汲取安全知识最深刻、最有效的场所,学校首先要积极推动安全思想教育的制度化,充分发挥课堂的优势,把安全法律知识渗透到知识文化内容中,让学生在思想上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学校可以在化学和物理课上对学生进行防火和防爆知识的教育。学校不仅能够利用卫生与健康、思想品德、法律基础等课程,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技能进行强化,还能够通过安全法制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规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价值观。其次,在进行安全教育和宣传的时候,要有新意和新意,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对教育内容进行创新,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校长是学校教育政策的执行者,他可以组织教师、专家,与新课程的改革进程相结合,针对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开发校本课程资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思想熏陶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和安全规范思想。比如,学校可以在思想政治、品德、法制等课程中开展安全教育,可以单独组建开发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向学生深入讲述交通安全法规、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相关安全防范教育,让学生在安全教育活动中全面掌握溺水救急、交通安全、财产安全、人身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技能,通过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建筑、设备、水、电、火等方面的安全防护知识。

为了持续、全面性地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学校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学校工会、班委、共青团的作用价值,利用校园板报、校园广播站,加大对法律、法规及案例的宣传教育,让全体师生广泛参与到安全教育活动中,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安全教育环境氛围的熏陶下,掌握防盗、防骗、防火、防违法、防暴力犯罪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做到知法、尊法、守法,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因为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都比较迅速,他们的社会经验和知识阅历都比较缺乏,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比较弱。所以,在开展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运用具有说服力的安全事故,加深学生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诈骗、暴力欺凌等安全事故的危险,使学生知道当他人侵犯他们的权益的时候,应该如何使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学校在不断完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应积极推进初中、高中安全教育的常态化,从维护校园整体安全稳定的大局出发,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自我保护能力。

三、以专题活动为主,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校园安全教育管理是一项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和改革创新的意识,要结合学生在不同时期的身心发展状况,广泛深入地开展谈心活动,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在思想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强、自尊、自律的优秀品格,从而有效地预防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意外事故。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教育场所,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还要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另外,为了增强每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深入地掌握必要的自救和自我保护知识。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安全教育管理竞赛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模拟安全教育演练,使全校师生在多样化、丰富化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不断强化自救自护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以往校园安全事故表明,问题往往会出现在一些细微的管理漏洞之中。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开展校园建筑设施的维护检查工作,通过细致的安全工作开展,有效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素养。

比如,当学校出现“火灾”“食物中毒”“自然灾害”等安全事故时,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首先在校内广播中发布紧急避险指令,组织全体师生有序撤离,并及时向国家公安机关、消防部门和医疗中心求助,向上级教育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汇报情况,采取快速、有效、及时的措施,积极处理好各项善后工作,科学地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危机,全面强化校园安全管理。

结束语

总之,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校园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必须落实国家关于校园建设的政策和规划,不断加大对学校安全管理的投入,不断加大对学校安全管理的投入,不断加大对学校安全管理的投入,不断完善学校安全建设,从而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保障。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学习。另外,我们需要建立校园安全管理体系,使学生能够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当然,学校要按照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校园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才能使校园网络走向良性发展,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大伟.对转型期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分析[J].新课程(下),2019(9):212.

[2]王绍东.加强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 为学生生命安全保驾护航[J].宁夏教育科研,2018(2):27-2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