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随着中国的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发电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行业,特别是核能发电企业,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还需要更好更快的发展。与传统能源发电企业不同,核电企业一次性投资成本更多,设备更为精密,技术难度更大。在确保核安全的前提下,为保障企业在清洁能源领域更有作为,并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核电企业的机组利用率需要保持非常高的水平。在核电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主设备,还需要大量安装调试用设备备件。相同核电堆型采购的设备往往相同,其备件也可通用。核电项目批量化建设过程中,对安装调试备件进行统筹考虑,对采购的备品备件的及时性、可靠性以及稳定供应将大有提升。
2、核电安调备件采购管理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采购活动在企业组织管理和供应链链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核电项目建设阶段,采购活动能否有效实施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核电项目的成本管控;在整个供应链中,采购活动能否有效衔接供应商和施工现场实际进度需求,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核电站的整体进度计划。这样看来采购已不是以往传统观念里的花钱买东西,它对供应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在战略作用、供应作用及降本增效作用等。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通常采用的采购方式有: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和部分集中采购三种。部分集中采购是公司根据自身需求,对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的综合应用。各种采购方式都有其优点。分散采购的优点:手续简单、过程短,问题反馈快速直接;可增强基层额积极性和责任心,各环节易于协调配合;易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要求;占用库存小,资金少。分散采购的缺点:采购机构冗余,权利分散,管理成本大;无规模效应,不利于降低采购成本;对供应商政策可能不一致,控制能力弱;决策层次低,易滋生腐败现象;不能保证产品价格、质量的透明度。集中采购的优点: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能够有效节约采购成本;供应商的稳定性可以提升供需双方的信任度实现共赢。大部分核电项目中设备采购管理中采用分散采购方式,而安装调试备件往往跟随主设备合同一同供货,即采用分散采购形式。
3、批量化建设下的安调备件联合储备机制
核电站建设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的特点,典型的电功率1000MW的压水堆核电机组建设周期超过50个月,投资金额在200亿左右,其中设备采购占投资金额的比重约为60%,任何环节的进度拖延都会造成可观的费用超支。核电设备具有非常高的技术要求、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比较长的供货周期。
核电项目安调备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1)技术特殊性。相比于常规电力项目,核电由于其本身的技术特性,对于安全生产有着最高要求。对所有与核安全和机组可用性相关的问题均采取保守决策原则,对于备件管理同样如此。自设备整体到其中使用的各类零部件,均需完全按照设计图纸和采购合同要求执行,对于质量问题更是零容忍态度。2)备件的产品价值。核电项目所采用的设备一般属于特殊制造,且技术含量和质量要求均非常高,导致设备的生产制造成本相比商品化产品要高出许多。这就导致核电项目备件采购资金占用率会相对较高。
核电项目建造过程中,进度控制非常重要,如果出现进度拖延,将建造成本费用超支。在批量化建造核电站时,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所需备件价值也将非常高,甚至以亿元计。为防止供应商产品升级或供应不及时,在批量化建设同堆型的核电站时,需考虑联合采购及储备安装调试备件。而此类备件采购费用巨大,但利用率高,与施工、安装、调试进度紧密相关,需要建专门的安装调试备件库房并需要专门养护。如果对安装调试备件实施联合采购和储备库存,有利于核电项目总承包方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管理能力,增加公司效益。
我国发电企业间对电站间的联合战略储备已经取得了共识,电站独立储备战略备件使用率太低,并且给企业带来了承重负担。通过比较和识别同类型机组的同型号备件,实施联合储备方式,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这些采购及储备管理经验可以给核电项目建设中的安调备件管理提供很多有利经验。
以国内核电项目建设为例,总承包公司在建设同堆型的核电机组过程中,相同设备的安装调试备件均可通用,达成联合战略储备协议,可为核电建设提供有利的后备保障。以发电机设备备件为例,若每台机组发电机备件单独采购,不考虑维护保养费用和新建专业的仓储库房费用,单台发电机转子和励磁机需要资金1.1亿元,同时有12台机组的发电机采取同一技术路线,很多备件的具有相同的技术参数、同样的生产厂家、同样的质量保证要求、甚至为可能为同一批次产品。如此,在批量化建设的这些机组内部推行联合储备,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先天条件。
考虑不同核电现场之间可能相距较远,普通备件价值较低,且使用较为频繁,不适合联合储备,因此在做批量化核电建设时,不是所有的安装调试备件都适宜采用联合采购及储备方案。应重点考虑战略性备件,实行联合采购及储备策略。随着投产机组的增加,可采用80/20原则,在已经制定的战略备件清单基础上,梳理核电机组设备安装调试备件信息,区分出需要联合储备的非战略备件,主要包含核级备件、CCM备件,单价大于1万元人民币的备件等。采取联合储备的方式,与同一技术路线的核电业主进行协商,以达到降低备品备件库存金额的效果。
联合采购储备的具体步骤为:1)识别批量化建设中的核电项目的相同设备及数量;2)通过设备明确安装调试备品备件储备品种,分析历史使用数量、安全库存和联合储备的调用时间消耗确定合适的联合储备数量;3)明确各核电机组安装调试备件的类别,以及确定各机组的修正库存。4)统一实施采购;5)资源共享,风险共当,资源集中调配使用。
最后,需积极推进常用备件的无库存管理。随着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完善,很多人意识到库存管理在整个供应链中发挥了的重要作用。为了降低成本,一种新的库存管理方式,即无库存管理,逐步被许多企业所接受。无库存可理解为某种备件的库存量为零,但不是不需要库存某种备件,而是指备件一直处于周转使用的状态。通过动态分析备件的使用情况,加强库存管理,采用特殊的库存控制方式,使得备件一直在周转状态,使得库存量达到最小化,最终实现某种备件数量的库存趋近于零或等于零的目标。无库存管理方法目前属于研究起步阶段。实施无库存管理,对供应商的要求较为严格,供应商的产品需要充分质量保证体系,要求产品的信息、指标、生产流程全程在质量保证体系的控制之下,确保产品从原材料到车间制造到成品出库质量合格。同时,核电总承包方与供应商之间达成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得保证一直持有积极的合作态度,并实行先进的管理理念,核电项目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平台,并且经过系统的评估,以及一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磨合。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保证双方之间的数据交流通畅,信息内容主要包含且不限于生产计划、质量保证和供应商的价格服务体系、制造进度、库存信息、物流信息等。
4、结语
核电项目批量化建设过程中,采用联合采购及储备安装调试用备件,可高效提升采购管理水平,帮助核电现场施工、安装、调试进度稳步推进,降低整体成本。
参考文献
[1] 朱凌琳.基于供应链管理的NG公司备件采购管理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
[2] 马士华,林勇,陈志样.供应链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