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年来,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一种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危害的重大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引起高血压颈椎病、颈心综合征、吞咽障碍和下肢瘫痪等并发症[1]。所以,对于神经根性颈椎病,临床上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以预防其反复发作。颈椎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其基本症状是退行性病变。这是一种常见的一系列功能不良性综合征,一般认为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韧带增厚、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颈动脉和颈椎脊髓受压[2]。临床上可分为脊髓型,混合型,交感型,颈椎病有7种,分别是椎动脉型、神经根型、食管受压型和颈型[3]。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单、双侧脊神经根受到刺激而引起的,临床上会出现根性肌力障碍、颈部症状、腱反射改变、根性痛等症状。神经根性颈椎病(NSCLC)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中医药对颈椎病的临床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疗效[4]。神经根性颈椎病是“痹症”的一种疾病,是由于风寒湿邪侵袭,气血失调,经络不通,造成筋骨损伤,气滞血瘀,从而引起疾病的一种疾病,临床上治疗以通络、散寒止痛、祛风除湿为主要原则。在临床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如采用手术和药物两种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疾病是反复的,另外,手术可能对脊柱造成损伤,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5]。近年来,中医领域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其中提出了可以利用针灸和推拿的方法来提高临床疗效,并积极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6]。在此基础上,为了探索和分析中医推拿和针灸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本文选择了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纳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2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2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进步酸痛、头晕、上肢麻木及头痛等症状。所有患者均符合神经根型临床诊断标准;患者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存在心肾功能器质性异常疾病;伴有意识不清或精神病史;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及其他影响此次试验的疾病。对照组患者男21例,女20例,年龄39~58岁,平均(34.25±7.05)岁。观察组患者男22例,女19例,年龄38~60岁,平均(35.61±6.42)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此次试验均知晓同意,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核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针灸治疗的方式,选取病人的秉风穴、夹脊穴和肩井穴进行治疗;肩中、天宗、肩外三个穴位;进针穴位为手三里穴,使用毫针(规格:30 mmx0.3 mm)刺入穴位中,进行提插捻转等操作,留针时间控制在20 min,1次/d。共10天。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中医手法进行按摩为第二组,要求病人采取正坐的体位,并让病人的脖子微微向前倾斜。选用阿是穴,合谷穴,手三里穴;肩井,天柱,后溪;曲池穴和风池穴等穴位,通过滚、揉、拿、点、按等手法进行按摩,按摩时注意采用由轻到重的力度,每个穴位的推拿时间为30 s,每次推拿时间30 min,1次/d。共10天[7]。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①治愈:患者经过治疗后,颈部的功能基本上恢复到了正常的水平,可以正常的工作、生活,并且不会受到疼痛的影响。②显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颈椎的有关症状得到了显著的缓解,颈椎的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颈椎的疼痛也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基本上可以正常的工作了,但如果长期俯案工作,还是会感觉到不舒服。③有效:经过治疗后,颈部的疼痛感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但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及工作。④无效:患者的颈部疼痛和颈部症状未见缓解,反而有加重的趋势。治愈率+显效+有效率=100%。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采用目测仿真得分,得分较高者,说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较重[8]。生命质量的评定采用SF-36生命质量量表,由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和生理功能36项组成;身体疼痛,精力,社交功能;情绪功能和心理健康的8个方面。评分在0-100之间,较高的分数表示较高的生活质量。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以 SPSS21.0为基础,进行统计和统计分析,并进行 t检验。计量数据以%为单位,并进行方差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
2结果
2.1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表1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n,%)
2.2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对比,两组病人在治疗之前的疼痛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t=1.0981, P=0.2754)。在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疼痛得分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着显著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显著(t=37.2717, P=0.0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2。
表2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x̄±s)
2.3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相关时间与功能恢复时间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相关时间与功能恢复时间,观察组的功能恢复使劲与治疗时间都要优于对照,(t=6.8655/14.7838,P=0.0000)。具体结果见表3。
表3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相关时间与功能恢复时间(x̄±s)
2.4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评分
通过对对照组与观察者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4。
表4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的评分(x̄±s)
3讨论
神经根性颈椎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因,临床表现为颈椎韧带、关节松动、关节脱位、颈椎骨刺增生等。一种临床综合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等原因,会对神经根造成压迫或刺激。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以颈部、手臂等部位麻木、疼痛为主的颈椎病,同时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颈部活动受限的症状。以往,神经根性颈椎病多发生于30多岁,但随着计算机、手机的普及,“驼背族”、“低头族”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一旦发病,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就会引起吞咽障碍、颈心综合征、高血压颈椎病等多种疾病,严重者甚至会引起上肢弯曲,所以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一定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才能减轻病人的症状,保障病人的身体健康。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上还没有明确的治疗办法,只能通过对症治疗来减轻症状,同时还可以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传统的西药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有很多种,但服用的西药副作用很大,疗效不佳,且有一定的复发率。而手术治疗则需要花费更多的钱,并且有一定的手术风险。随着对中医学的不断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医学对颈椎病的治疗也逐步显示出其优越性,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中医将其归为“痹症”范畴,认为其发病主要是由于经络不通,气血不调,寒湿侵袭,引起机体气滞血瘀,筋骨受损,从而引起。所以,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应以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通络为基本原则。在中医临床上,针灸和推拿都是具有特色的治疗技术,针灸技术可以有效地刺激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相应穴位,进而达到舒筋活血的作用,有效地缓解患者颈部肌肉酸痛和痉挛的症状[10]。同时,可以有效地改善颈部肌肉的紧张状况,有效地减轻神经根周围的水肿症状和炎症反应,同时也可以促进颈部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代谢,从而达到“通则不痛”之功效。利用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治疗,可以使病人的肌肉得到有效的放松,需要配合伸展筋骨和中医正骨颈部旋转复位手法,可以显著的增加病人颈部椎间盘的间隙。可以减轻对其对神经筋膜的压迫,还可以帮助其对颈部脊椎的正位,还可以清除病人体内的炎症因子,加速其病灶的血流。另外,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肩颈部病变部位,采用推拿的手法,可以让病变的颈椎部位不断地旋转、屈伸,达到科学地结合,缓解其局部生物力失衡,进而可以有效地调整其颈椎的生理曲度。
观察组之中的治疗有效率为97.56%(P<0.05)显著提高,证明了按摩配合针刺疗法对神经根性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说明了中药按摩与针刺疗法相配合,对病人的身体机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综上所述,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利用中药推拿配合针灸的方法,可以明显地提高病人的疼痛评分,减少病人的治疗时间,加快病人的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