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核电厂电气物项分为电气设备、电缆、电缆通道及通道支架几类。在核电厂核岛不同的区域,由于其安全级与抗震等级的不同,各类电气物项的质量保证分级也不同。有些物项的质量保证分级在采购和施工阶段也有所不同。质量保证分级是根据物项或服务的安全重要性、复杂性、成熟性以及提供物项或服务的供方经验水平、质量管理水平等确定物项或服务的质量保证等级要求。因此,物项的质量保证分级与其安全级有必然的关系。物项不同的质量保证分级代表了对执行不同安全功能的物项在设计和建造期间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是对生产该物项的供应商或建造的承包商不同的资质要求,是供应商或承包商为生产或建造出符合要求的产品,满足质量控制工作的要求,建立不同的质量体系,提供必要相对应的保证质量的技术和管理证据。
从采购过程管理的角度讲,对采购物项进行分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施不同控制程度的管理。如果我们把主要精力投向影响采购物项质量的重要采购物项的采购过程管理,必然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2、电气元件分类方法
电气元件是电气产品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对于从事电气产品开发与制造的企业或个人而言,采购电气元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对采购的电气元件进行分类,不仅可以便于存储管理和物料清单编写,还可以提高采购效率和降低采购成本。在常规项目中,采购电气元件物料一般采用如下分类法。
2.1 按使用环境分类
按照电气元件使用的环境将其分类,包括室内环境、室外环境、特殊环境等。例如,室内环境下常使用的元件有电位器、电容器、游丝电阻等;室外环境下常使用的元件有防水电接头、带导电层的电阻等;特殊环境下常使用的元件有耐高温电阻、防爆开关等。
2.2按功能分类
按照电气元件的功能将其进行分类。例如,电源类元件有变压器、整流器、DC-DC变换器等。信号处理器件有放大器、滤波器、运算放大器等。控制类元件有晶体管、场效应管、双极性晶体管等。
2.3 按封装类型分类
按照电气元件的封装方式将其进行分类。例如,插件元件包括直插式和角插式。表面贴装元件包括SMD和BGA等。
2.4 按制造工艺分类
按照电气元件的制造工艺将其进行分类。例如,贴片电容、贴片电阻、SOP、QFN等。
2.5 按品牌分类
按照电气元件的品牌将其进行分类。例如,国产元件、进口元件、各大厂商品牌等。
以上是对采购电气元件物料分类方法的介绍,不同的分类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采购需求。在采购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可以提高采购效率和降低采购成本。
3、核电厂电气元件采购管理
3.1安全级分类
电气专业对应于核安全级有专门的名称1E级,1E级为功能性定义。如果电气部件和设备在事故后用来对保护公众安全的系统供电,则这些部件和设备应属于核安全级(1E级)。核岛电气系统中1E级的电气物项有如下几种:1E级电气贯穿件、反应堆主泵变频器的开关柜、IDS(不间断供电)系统相关设备和部件以及1E级回路(电缆及端接),其余电气部件为非安全级(非1E级)。
3.2抗震等级分类
抗震等级是划分不同抗震类别的依据,通常按照抗震的要求将其分为抗震I类,抗震Ⅱ类和非抗震类。抗震I类结构、系统、设备应能抵御安全停堆地震且不失效。抗震Ⅱ类的结构、系统和组件不具有核安全相关功能,没有功能连续性的要求。但是其失效会使安全A,B,C级结构、系统、组件的功能性降至不可接受的水平,或者会使主控室内的员工受伤。抗震I、Ⅱ以外的结构、系统的组件属于非抗震类。对电气物项来说,即构成核岛土建结构的电气贯穿件、电缆通道的支撑、支撑的配件及电气设备的安装,也仅有此四部分内容会与抗震等级相关。
3.3典型物项分类示例
核电厂电气设备的电气元件在分类采购管理中,不仅要考虑常规分类,还要考虑安全级、质保等级和抗震等级的要求,综合制定采购计划,合理安排采购工作。
以电缆管为例,同为AP1000核岛电缆通道,根据IEEE628的描述“Raceway systems for 1E circuits are not class 1E”,即1E级回路的电缆通道都是非1E级的。采购过程中,其对应的质保等级,根据AP1000电气安装技术规格书的要求,电缆管的质保等级1E级回路为QA Ⅱ类,非1E级回路为QAⅢ类,而对于电缆桥架,lE级回路电缆桥架质量保证等级为QA I类,非1E级回路电缆桥架质量保证等级为QAⅢ。同样安全级回路不同形式的电缆通道对应不同的质保等级,这是不同物项的结构复杂性差异造成的采购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不同要求。
以下对典型电气元件在核电厂不同区域的质量保证分级给出示例:电气贯穿件在反应堆厂房、辅助厂房为质保QAI类,在其他区域为QAN类。直流电和不间断电源系统在反应堆厂房、辅助厂房为质保QAI类,在其他区域为QAN类。电厂照明系统在反应堆厂房、辅助厂房为质保QAⅢ类,在其他区域也为QAⅢ类。同样,电厂通讯系统在全厂均为质保QAⅢ类。
3.4采购管理工作要点
对于不同级别的电气元件,其采购过程、采购管理程度和内容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对供方的控制主要方式是:按采购文件或采购合同的要求审核和批准供方所编制的文件资料,并验证其是否正确以及是否符合采购订单或采购合同的要求;按文件要求对供方实施源地生产过程的质量监督(包括见证点“W”,停工待检点“H”设置和放行)、最终采购物项质量验收检查、验证供应商/分包商的各项质量活动是否符合采购文件或采购合同的要求;按文件要求对供方实施QA监查,以验证其执行合同要求的质量体系实施的有效性;重要物项采购需现场监造,重点在采购合同签订后的组织实施和协调管理。
采购物项的验收应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核电厂的实际要求进行。验收程序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安全评估等环节。通过全面的验收,确保采购的电气元件符合使用要求。验收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应进行详细记录和处理。通过对验收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电气元件的性能特点、质量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这些数据为后续的采购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供方提供符合采购要求的书面证据。如合格证书、试验报告、过程质量文件等,必须在该物项投入使用之前取得,这些书面证据必须具有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采购物项验收方法分为四类:(1)源地验证验收,即到供方所在地进行检查和监查。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一方面对关键、重要特性指标形成过程进行监视,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另一方面也可避免由于产生的问题增加验证费用和延误交付时间。(2)现场收货检查验收,在物项进厂之后,按与供方签订的采购文件规定的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合格则放行,不合格则按规定进行不合格品处理。(3)按供方合格证验收:验证采购物项质量的客观证据,如质量记录、合格证书、试验报告等。(4)通过核电厂安装后的检查验收。
4、总结
核电厂电气元件采购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只有按照核电相关质保体系,结合常规项目电气元件分类考量,制定科学、规范、符合工程实际的采购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和改进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才能提高整体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为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HAF J0045-1994质量保证分级手册[s].
[2]ASME NQA一1—2008,Quality Assurance Requirements for Nuclear Facility Applications.
[3] HAF J0066--1997压水堆核电厂物项分级的技术见解[S].
[4]HBJ一001核电厂物项和服务的质量保证等级划分原则和要求[S].
[5]HAD 003/07-1987核电厂建造期间的质量保证[S].
[6]HAD 003/08-1986核电厂物项制造中的质量保证[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