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机械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于昊翔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于昊翔,. 核电站机械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核工业与技术,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065.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管理成为核电站机械设备运行与维护的关键。本文探讨了核电站机械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重点分析了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关键技术及应用效果。通过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核电站机械设备的管理效率与安全性,为核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 核电站机械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设计实现过程
DOI:10.12721/ccn.2024.157065
基金资助:

一、引言

核电站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供应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核电站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变得日益重要。传统的机械设备管理方法已难以满足核电站高效、安全运行的需求,因此,设计并实现一套智能化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实现对核电站机械设备的实时监控、故障预警、智能维护等功能,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增强核电站的安全性。

二、系统架构设计

核电站机械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采用分层架构,包括数据感知层、网络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服务层。

1. 数据感知层

这一层通过部署在机械设备上的各类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这些传感器如同系统的“眼睛”和“耳朵”,能够精准地捕捉设备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通过不断收集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深入了解,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网络传输层

考虑到核电站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我们采用了高速、可靠的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确保感知层采集的数据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输到数据处理层。这一层的设计不仅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还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传输,使得系统能够随时掌握设备的最新状态。

3. 数据处理层

在这一层,我们首先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去除噪声和异常值,将其转换为系统能够识别的格式。然后,通过数据存储技术,将这些数据保存在安全可靠的数据库中。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识别设备的运行模式和潜在故障。这些分析结果将为应用服务层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4. 应用服务层

在这一层,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如实时监控、故障预警、维护计划等。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功能,随时查看设备的运行状态、接收故障预警信息、制定维护计划等。同时,我们还提供了远程操控功能,使得用户能够远程控制设备的启动、停止和调试等操作。这些功能的实现,不仅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还降低了现场操作的风险。

三、功能模块设计

核电站机械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1. 实时监控模块

该模块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它利用图表、图像等多种可视化形式,全面展示核电站机械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通过这一模块,用户可以直观地看到设备的温度、压力、振动等关键参数,进而了解设备的当前状况。这一模块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信息获取需求,使得用户能够迅速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 故障预警模块

这一模块的设计旨在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深度分析,实现对潜在故障的预测和预警。系统基于大量的历史数据和先进的算法模型,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一旦发现可能存在的故障风险,便会立即发出预警信息。这一模块的设计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故障预防能力,有助于用户提前发现潜在问题,避免因故障而导致的停机或安全事故。

3. 维护计划模块

这一模块根据设备的运行数据和维护历史,通过算法模型自动生成设备的维护计划。维护计划包括维护时间、维护内容等详细信息,用户可以根据这些计划来安排设备的维护工作。这一模块的设计大大提高了维护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4. 远程操控模块

这一模块允许用户通过网络远程操控核电站机械设备,实现设备的启动、停止、调试等操作。通过这一模块,用户无需亲自到现场操作设备,大大减少了现场操作人员的数量,降低了安全风险。同时,远程操控功能也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对设备进行操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灵活性。

四、关键技术实现

核电站机械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实现涉及多项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物联网技术等。

1.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如同系统的“触角”,负责采集机械设备的关键数据。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我们选用了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传感器,并对其进行了严格的测试与筛选。同时,传感器的布局和安装方式也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优化,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覆盖范围。这些措施使得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数据分析技术

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对采集到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学习和挖掘,系统能够识别出设备的运行模式和潜在故障,为故障预警和维护计划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了不断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还对算法模型进行了持续的优化和改进,使其更加适应核电站机械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

3. 物联网技术

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实现了机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构建了一个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网络。这使得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同时也为数据的集中存储和处理提供了可能。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引入,使得系统能够处理海量数据,实现数据的实时分析和处理。这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还为后续的决策支持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

五、应用效果分析

核电站机械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仅优化了核电站的运营管理流程,还显著提升了设备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具体来说,这一系统带来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故障预防与预警方面,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故障,并通过预警机制提醒相关人员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这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减少了因故障导致的停机时间,从而提高了核电站的整体运行安全性。

其次,在维护成本方面,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自动生成维护计划,减少了人工参与和误差,提高了维护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远程操控功能的实现,使得现场操作人员的数量大大减少,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此外,系统的智能化管理还能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持续优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了维护成本。

最后,在核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方面,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优化设备的运行模式和调度策略,提高了核电站的发电效率和能源利用率。同时,系统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更加精准地掌握核电站的运行状况,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从而提高了核电站的管理水平。

六、结论

核电站机械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核电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实现对机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核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核电站机械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将更加完善和优化,为核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赵仲江. 弯管工艺在核电站的应用研究[J]. 化工管理,2017(23):25.

[2]朱若愚,扈晓刚,刘转超,等. 核电站管道自动化预制生产线的设计与实施[J]. 金属加工(热加工),2023(10):61-63,71.

[3]王杰琮,战蓉洁,沈艳祥. 核电站起重机数字化设计方法[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23(3):200-201,20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