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应用基础和展望
陈铖 陆剑庆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铖 陆剑庆,. 大数据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应用基础和展望[J]. 中国海洋学报,2025.1. DOI:10.12721/ccn.2025.157004.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数据越来越受欢迎。船舶海洋工程行业也在不断进行大数据的发展,该行业大数据的应用不断加强,对于大数据的创新发展也要不断加强。
关键词: 船舶海洋工程大数据应用展望
DOI:10.12721/ccn.2025.157004
基金资助:

1大数据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应用的意义

1.1实时监测船舶营运数据

现如今,大数据广泛应用于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中,无需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就可以快速获取数据信息以及与船舶相关的知识,保使船舶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实现实时定位和监测,协助相关人员时刻掌握航线,明确船舶行驶的方向是否在规定的线路上。如果有所偏移,监测显示的画面,就会呈现出偏离的距离并伴随着语音播报,提醒船长控制好船速和船头的朝向,以此防止船只出现危险。可见大数据的应用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可以随时监测到船舶营运数据,便可根据监测结果,判断得知船舶的航向、周围的风速以及时速,从而实现全方位的监测。相关人员通过分析数据和观察监控视频,充分了解船舶所在的地理位置、整体船只的重量、出港动态等等,及时发现隐患和存在的问题,尽早采取措施解决,确保船舶时刻处于稳定的状态,平稳地向前行驶,有效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船舶海洋工程行业在发展时期,运用大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采用大数据,以先进的方式获取数据、发送信息等。充分发挥出大数据的优势和作用,通过互联网平台与监测装置连接起来,得出精准的监测结果,为船舶安全行驶提供保障,推动海洋行业长久、持续发展。

1.2提高数据分析结果的精准度

早期的时候,难以得出比较精准的数据,致使船舶制造的零件,不合格不达标,需重新加工,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增加制造成本,较多的资金投入到制造中却无法提升船舶的性能。若想改变这一现状,船舶企业需要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引入全新信息技术。大数据可应用于船舶与海洋工的发展中,采集数据,构建完整的数据库,使数据信息的内容更丰富更准确,有效减少误差,进而根据所获取的数据,确定船舶零部件的大小以及内部结构,制造出合格达标的零件,促使船舶性能和质量有所提高,还能加快制造的速度。由此可知大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提供精确的数据,还可以采集诸多有效的信息,为船舶与海洋工程发展提供数据职称,不仅能实现实时采集的目标,还可以直观、立体地展示出数据,以便于相关人员理解和掌握海量数据和信息。而后,利用大数据的网络平台,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总结得出船舶存有故障的原因,尽快落实相应的维修方法,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保障船舶安全平稳地到达目的地。可见大数据的应用既可以提高安全性,又提高了数据分析结果的精准度,为促进海洋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大数据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应用基础和展望

2.1通过大数据加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产业联合与聚集

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船厂已经实现了人才的汇集、技术与资金的积累,但是船舶行业却没有实现整体的联合与聚集,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发展因素,还有就是数据的不畅通。截止到今天,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还没有展开较大的发展范围,没有一家船舶企业能够对设计、制造、工艺、生产精度、运营优化、预测设备故障、全球生产规模与生产率、国内与国际市场需求、物流运输环境等数据做到充分的掌握。船舶企业在船舶生产的过程中,因为数据的缺失,会出现很多问题,问题不严重就返厂重造,问题严重会面临额度较高的罚款,同时因生产数据的缺失导致船舶厂错失很多良机。

国家与信息部工业建立大数据体系,对上述问题有较好的解决。在船舶工业未来的发展中,大数据是各个船舶企业的船舶设计数据、制造数据、生产数据、经营管理数据以及生产使用和升级的信息数据之和。企业是工业大数据中最小的单位,一个企业从经营开始,一直到设计、生产、工艺以及管理,对工业大数据都会有使用。想要建立完善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大数据平台,各船舶企业之间必须要实现联合与聚集。从物理的层面上来说,实现船厂的联合与聚集有一定难度,但是数据与信息的共享互通是可以实现的。反过来说,信息数据的共享互通,对船厂的联合与聚集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2.2大数据智能化造船促进船厂改革转型换道超车

在现如今的我国船舶行业中,除了个别的船厂,大部分船厂以及海洋工程都存在研发能力强但生产质量差、污染严重、耗能、信息化水平低以及管理粗放等问题,其中导致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粗放。船厂以及海洋工程想要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一个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手段就是大数据的应用。工业大数据主要有三类:工业物联网数据、企业信息化、外部跨界数据。其中,工业规模不断增加的主要来源是工业物联网数据和企业信息化中机器所产生的大量的数据,同时这些数据也是工业物联网以及智能制造的核心。其实质就是利用数据的自动流动对相关业务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与控制,从而降低不确定性对决策的影响,并对人工决策所发生的缺点尽可能的克服。

因此,船厂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必走之路就是大数据智能化造船,并且会给船厂造船带来十分明显的进步:第一,对造船过程中产生的浪费现象予以较好的解决,在生产过程中不必要消耗的资源主要来自与人与人、人与材料、材料与工艺以及流程等,大数据智能化造船对这些环节所造成的不必要消耗会有有效的改善,最终消除;第二,对船舶与海洋工程之间的环保问题以及安全问题有较好改善,工业制造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污染排放问题、安全问题。海洋工程属于重工业,这些问题更是无法避免。而大数据的应用将有效解决该问题;第三,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工业大数据会完善自我调节,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船舶与海洋工程相关决策出现失误。

2.3 大数据平台将成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新标配

不可否认,在目前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各设计与建造平台各异、数据标准不一、统计模式涣散的状态下,海量数据被分割,流散在机构或企业的闭环内,并未构成“大数据”,因为“多数据”并不等于“大数据”。相较于传统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研发设计、制造过程数据管理,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工业大数据管理及服务将成为一个新兴市场、新标准,其处在全球货主、贸易商、船东、港口、设计所和船厂、配件企业等各行各业上下游交汇点上,将每时每刻都制造着庞大而纷繁的海量、统一、易用的数据。

不难看出,通过大数据平台的构建,从设计概念到船舶购买等各个方面,大数据可以为整个经营、设计、生产、金融过程提供支持,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将获得独特的问题解决方案,挖掘和发现新的商机,创造新的产业价值,将是提升整个行业竞争力和利润率的有效路径。甚至在未来,大数据平台将成为各个企业的标配,形成船舶与海洋工程+互联网+金融+各个领域的全新商业模式、新微笑曲线将在船舶与海洋工程工业产业链中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服务平台。

3结语

随着大数据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改革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证明,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应大力强化大数据的应用,从而提高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的管理水平,普及工艺知识,突破技术封锁,完成换道超车。

参考文献

[1]王晨,郭朝晖,王建民.工业大数据及其技术挑战[J].电信网技术,2017(08):1-4.

[2]胡京津.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工业互联网数据档案的采集与分析[J].城建档案,2021(03):8-1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