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克斯涂鸦作品中的“叛逆”精神
叶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叶寅 ,. 班克斯涂鸦作品中的“叛逆”精神[J]. 当代艺术,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063.
摘要:
街头涂鸦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80年代开始流行[1]。涂鸦是在公共设施墙上进行的一种艺术形式。起初,涂鸦以地铁广告牌作为传播途径进行了快速的大众传播,而现在涂鸦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意义的符号元素,在各个领域中都有了十分广泛的运用,当然,与此同时,他们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进行完善与发展。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一位“神秘”的艺术家——班克斯。班克斯的“神秘”一是因为他至今没有露面,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样,他拒绝过很多媒体,艺术商,BBC提出要为他拍纪录片也没成功,至今媒体上可用的班克斯照片就是一张头上套着牛皮纸袋,双手交叉抱于前胸的“打码照片”。二是我们可以理解为他的反叛,不管是他的作品还是他的行为。本文通过探讨艺术家班克斯涂鸦作品及行为中的反叛精神在创作中对现实问题反思态度,这种精神特质分析可以更好的进入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分析他涂鸦作品的艺术特点,对我们了解涂鸦文化精神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涂鸦艺术班克斯街头文化
DOI:10.12721/ccn.2024.157063
基金资助:

一、“神秘”的班克斯

2010 年5 月,《时代》杂志公布了世界上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英国著名涂鸦艺术家班克西赫然在列。虽然他在涂鸦艺术界颇负盛名,但其真实身份却从没有得到有效的揭露,据说他在1974年出生于布里斯托尔附近,他的人生经历让他不再相信人与人之间能够保持较为纯洁的关系,所以在他看来,如果人们对于你本身的身份有较为清晰的界定,那么你所说的话必然无法得到回应,如果你想说话,想被人听到,你必须戴上面具。他用了一句看似不合逻辑的话——“要想真诚,首先就得虚伪。”没有人知道班克斯是谁,与其说是名字,不如说是代号。他从未在公开场合透露过自己的年龄、身份和相貌,但他的作品常常悄然出现在世界各地许多城市的街头。班克斯的涂鸦遍布英国街道的桥上。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上写着大胆的口号“指定暴乱区域”。在主题美术馆门外的楼梯上写着“注意垃圾”。十多年来,班克斯用自己特有的黑色幽默表现方式,大量创作了以现实生活和抗战、反战的内容为主要题材的作品。他的街头作品中往往具有十分强烈的讽刺意味,在画作完成之后,甚至会在旁边添加一些幽默且具有颠覆性的趣味句子。据资料显示,班克斯1974年出生于英国Bristol,当时,工业衰退后的英国社会呈现出混乱和衰退的样子。涂鸦这种创作机制彻底改变了传统艺术创作方式。不知名的孩子们也可以在公共空间创作,用巨大的口号和图像铺满行人的视野,获得发言权。80年代中期,英国兴起了涂鸦热潮,但中途退学后的班克斯受到影响开始涂鸦。他没有接受过正统的训练,也被称为艺术上的“恐怖分子”,努力用涂鸦来表现社会问题。

二、班克斯的涂鸦艺术

作为街头涂鸦艺术家,班克斯的画板总是兼收并蓄。它可以是街角的墙、车身、公园长椅或动物的尸体。老鼠也是他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卡通人物。在班克斯的涂鸦艺术作品之中,老鼠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这种常常生活在下水道中的生物,更象征着那些较为弱势的群体。他说:虽然地下力量目前仍然十分零散,但如果这种零散的力量能够团结起来,那么这个社会上那些十分无力的底层人民也会拥有十分强大的力量,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班克斯最著名的街头绘画是一系列黑白相间的老鼠形象它们大多比真正的老鼠大得多。每一个都是不同的,但他们是如此的好玩和生动,每个人在伦敦都会惊讶地看到他们。其中,画在史密斯菲尔德市场附近墙上的“流氓老鼠”戴着一个圆形的和平标志,上面写着“欢迎来到地狱”。另一个祈祷:“请接受我。” 除此之外,在班克斯的所有涂鸦作品之中,儿童的形象也保持了一种极高的出现概率。涂鸦本身只是人们表达情绪的一种创作方式,多半不会拥有太多的脚本设计,所以拥有极强的不确定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潜意识中都具备涂鸦的本能。班克斯作为一个和平主义者,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一直致力于关注贫困和战争中的儿童,他的作品要么表现了孩子们的天真和坦率,要么表现了对他们不幸遭遇的同情。在班克斯的作品中,老鼠、猩猩和和平鸽等动物形象也很常见。他使用拟人化的技术来给动物穿衣服、拿标志或提手提箱。有些人看起来很慌张,有些人抬头看动物似乎在为人类哭泣,看似滑稽的背后,却达到了反讽的艺术效果。 

三、涂鸦“叛逆”的魅力

对班克斯的涂鸦作品进行分析可知,其中,现实和生活和其创作作品的主题之间存在极大的反差。虽然这些作品中往往会伴随着极强的幽默感与粉刺感,但事实上这种荒诞却来源于现实生活。虽然班克斯的作品本身并不会保持一种较为完整的状态,但观众却能获得更为广泛的想象空间。班克斯的涂鸦在构图上不拘泥于传统种族歧视、难民问题和霸权主义,涂鸦是充分和克制的颜色使用,有时它类似于黑白的单色画。班克斯选择采用纸膜喷涂的形式,营造出简单的画面感,艺术作品的情感就会醒目的色彩来表达出来,形成视觉对比。他通过涂鸦来驳斥现实中的非理性,运用视觉形象转化文学语义上的荒诞概念,使得观者经过视觉感官上的反应从而产生哲学上的思考。班克斯并不在乎他的作品被掩盖或抹去,但他也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你在图书馆的书名页上写了一些东西,希望别人看到;后来读者继续在下面加油和醋,直到管理员受够了,把标题页贴成白色。但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书虫开始在上面写字画画。在他看来,这就是街头艺术。时尚的风向标。但追根溯源来看,两种涂鸦追求的本质已经产生了巨大改变。由于班克斯这个艺术家本身具备极强的匿名性,所以观众在欣赏其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极强的悬疑感,当然,这也让他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知名艺术家。“班克斯”现象也受到人们的喜爱与追捧。尽管在现实生活中,他保持着一种极为低调的生活态度,但是其作品却与之截然相反。他用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表达方式对社会效应进行批判与评论。在他笔下,那些人们司空见惯的老鼠,小孩儿等形象都变成了具有独特意义的艺术符号。他深深地热爱着涂鸦这门艺术,并通过其作品将其思想与理念进行了广泛的传播,为涂鸦艺术的发展创造出一个个奇迹。他认为,艺术本身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并不会受到过多的时空限制,他的涂鸦作品让人们体会到不同的风土人情与城市面貌。这种对于涂鸦的高度执着让人们对涂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与了解。涂鸦并不是信手乱画,而是代表着一种情感与理念,甚至包含着强大的表述与极高的心灵智慧。涂鸦作品的创造并不是在破坏公物,而是以一种更为独特的表达方式让人们对城市环境有其他角度的认知与了解。班克斯现象在世界范围内保持着一种极高的传播速度,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城市的街头小巷都占据了一席之地。他显然一直保持着匿名,尽管到他的艺术天分吸引到大批追随者和崇拜者,但他仍旧从未展露他的任何行迹。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