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研究
郑芳 张学成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郑芳 张学成,.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2024.5. DOI:10.12721/ccn.2024.159052.
摘要:
分析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方法:研究对象:限定冠心病患者为样本,共计30例;病例选取时间:限定2021年12月到2023年10月期间;基于收录的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调研结果纳入观察组,收录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受检者,调研结果纳入健康组,分析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左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指标低于健康组,尿酸指标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病情诊断中,血清胆红素指标与尿酸指标的检验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通过相关指标的数据反馈,可进一步佐证患者的生理异常状态,有利于临床诊断中的诊断效率提升,结合患者病理表现,可更加精准的完成病理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血清胆红素尿酸检验冠心病临床价值准确性
DOI:10.12721/ccn.2024.159052
基金资助: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以及心肌缺血、坏死等病理影响。同时,生化指标在冠心病的诊断、分型和评估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心肌的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心肌组织坏死。心肌缺血和坏死后,心肌重塑过程中可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肌肉收缩功能减退。这种心肌纤维化可以通过检测心肌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来进行诊断和评估。冠心病的病理影响包括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心肌纤维化等。生化指标在冠心病的诊断、分型、评估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提供重要的生化信息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1-2]。本次调研中,分析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详见下文。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限定冠心病患者为样本,共计30例;病例选取时间:限定2021年12月到2023年10月期间;基于收录的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调研结果纳入观察组,收录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受检者,调研结果纳入健康组;性别分析:健康组30例,男女比为20:10;观察组30例,男女比为21:9;年龄范围:区间为40-70岁,健康组平均55.24±1.96岁;观察组平均55.66±1.89岁;一般资料平衡,调研可比(P>0.05)。

2、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接受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提前告知受检者保持10h以上的空腹状态,采集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基于常规医用差速离心机完成血液样本处理,血清与血浆分离后,取出血清置入含有枸橼酸钠抗凝剂的试管中,借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指标的检验,其中尿酸检验采用尿酸酶法测定,血清胆红素检验采用钒酸盐氧化法测定。

观察指标:完成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指标的对比分析。

数据处理软件:SPSS 25.0;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数据格式统一为[x̄±s,(n,%)],由T值、X2值完成数据校验,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3、结果

3.1 检验结果对比分析

观察左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指标低于健康组,尿酸指标高于健康组(P<0.05),详见表1。

表1  检验结果对比分析(x̄±s,μmol/L)1.png讨论

冠心病是由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的主要诱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即血管壁内脂质沉积、斑块形成及其炎症反应。高胆固醇、高脂饮食、高血压、吸烟、缺乏运动、肥胖等因素都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持续高血压会引起动脉血管壁的损伤和收缩,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并使心脏负荷加重,增加心肌缺血的可能性。血脂异常,特别是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可导致血管内脂质沉积和斑块形成,进而引起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肌缺血。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收缩、炎症反应和血小板聚集,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长期缺乏规律的体育锻炼可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和控制冠心病。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水平的长期暴露,易患冠心病。高血糖会导致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硬化、增加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风险。长期高脂饮食会导致体内脂质堆积,提高血脂水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家族史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如果有直系亲属患有早发冠心病,则个人的患病风险会明显增加。长期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精神因素也可能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血清胆红素是检测黄疸的指标,主要用于诊断肝胆系统疾病。冠心病患者可能在心肌缺血时出现轻度黄疸,血清胆红素是血液中的一种黄色色素,由红细胞的分解代谢产生,是由血红蛋白分解后形成的胆红素通过肝脏代谢后进入血液中的产物。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检测可以提供有关红细胞的状况和肝功能的信息。正常情况下,血清胆红素水平较低。然而,当红细胞分解速度增加或者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受损时,血清胆红素水平会增高。一些与血液相关的疾病和情况可能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由于红细胞的过度破坏或生成减少,血红蛋白分解产物胆红素增加,导致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通过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以评估红细胞状况、肝功能以及一些相关疾病的存在或严重程度。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物,当代谢异常时,尿酸水平可能升高。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一定的关联。尿酸的检测在冠心病的诊断中主要用于评估冠心病患者的代谢状态和危险因素,以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冠心病的诊断通常是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信息来进行的。虽然血清胆红素和尿酸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直接价值,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和检查结果,可用作冠心病的辅助指标,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指导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3-4]

综上所述,血清胆红素指标与尿酸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够更好的明确患者的生理状态,有利于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庆敏,任俊泉,李念宽.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价值及准确性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4(9):0075-0077.

[2]刘守珠.血清尿酸检验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21,000(9):227-227.

[3]苏志坚.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19):64-67.

[4]罗俭权,陶珊花,何运梯,冼少珍.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诊断冠心病应用价值[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21,018(8):149-14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