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体输血概念
一种利用正常人及病人自己的血组成的输血方式。血液防护是指对血液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防止流失、破坏和污染,然后对血液进行系统的管理和使用。保存血液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自体回输、降低出血和成分出血。自体输血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外科病人因自身血型、血液来源不足等原因对异种人体的血液依赖感,以及由于缺血性引发的外科手术延时而错过治疗时间的情况。
2、自体输血的适用人群
①有条件的患者,可选择择期手术,但预计术中有较高的出血量,需进行输血者;②怀孕妇女及计划怀孕妇女(避免分娩或在剖宫产过程中输血);③既往有严重的输血反应病史;④罕见血型、既往输血失败的患者。
3、临床资料
本研究拟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选取40名接受自体回输的患者(含3名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并以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接受同种异体血的患者40名为对照。对以上患者进行了自身输血适应症网络的干预。
4、方法
①循环回输:临床上常用的是自体血回收处理器,经过了抗凝药物、过滤系统等操作后,再输回患者身体内。在回输后过程中需要严格要求无菌检测,一般而言必须要在6小时之内开展回输后。②稀释液自己本身回血法:手术前麻醉后,将一定量的静脉血保存起来,并输入相同数量的血浆增量剂,维持患者的血量恒定,然后在术中及术后将储存好的血浆回输。③储备型自体回血法是指在手术前1-3个星期内,提前收集自己的血或血成分,并将其保存起来,以便随时调用。
5、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输血方式其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不同输血方式结果40名自体输血的病人,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了自身血液回输,其血液费用显著降低,并且没有感染传染病的危险,也没有出现输血后的不良反应,预后良好。但在40例异体输血中,异种血耗、由于血型、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等多个项目花销均显著性高出很多。这些病人中,5%上下的患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输血反应,未静脉滴注结束即终止静脉滴注,不仅造成了静脉血资源浪费,并且由于回血量的匮乏,造成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被耽误,愈后迟缓,与此同时也会造成各类医疗设备费用的支出和家庭人力、物力的耗费。
6、疗效评价
针对两列患者使用情况,医院科室通过评估患者愈后实际效果、成本费、接触传染概率等来评价,自体输血运用输血后,其愈后修复十分迅速,节省了其中一部分的医疗费用,并且可以防止通过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还可以减少肿瘤细胞复发性。而异种输血流程的患者,根据由于血型、免疫抗体、血交叉式实验等查验,然后从抽血化验到再输上异体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尤其是在要2000亳升之上血液患者,花销会比自体输血高出很多,而且还要在医院和医院之间来回跑,这会对失血过多 病人来说,毫无疑问是很大的危险性。
异体血患者手术恢复迟缓,多次输血后,一部分患者就会出现不规则免疫抗体,这使得再一次输血很难,容易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对癌症病人来说,它的复发率更高,另外,长时间大批量输异体血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排异,造成众多器官的功能损害,还会引起急性肺水肿的出现。结果显示,自体输血的疗效和手术后的恢复均显著高很多。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显示,经稀释后的血液,可减少外周阻力,提高静脉回流,提高心脏的排出量;随着血液稀释,CO浓度升高,全身多个脏器的血流量也随之增多,从而促进了机体对低氧供给的高效利用,从而保证了心、脑等重要器官的供氧。
7、结论
我国一直倡导血液保护,但一些临床医师对输血指征的掌握还存在不足,各医院对其输血知识的培养及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还是会出现“安慰血”、“人情血”、“养血”等情况。要想彻底消除这种无谓的输血,就必须提高对自身回输技巧的了解,预计出血量在800ml以上的病人,尽可能地采取在术中切取术,如果出血量较大,可以采用联合输血的方式。首先在术前将自身储存血稀释后,再将视野内的血液收集起来,这样不仅能减少输注的供者血液,而且不会浪费血液,还能减少病人的出血量。随着艾滋病等经血性传染病的不断涌现,自体回输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自响应国家号召实行自体血至今,本院共实行了240余例,现已节约了140多包血,为患者节约了近七万元的医疗费。与自愿原则捐血完全相同,自体输血还要进行广泛性宣传与教育,在具体的输血流程工作上,尽最大可能达到少流血、不输血流程和自体输血,这对于进一步有效控制由输血流程引起的疾病和输血流程的不良反应,防范因为大量输血所引起的免疫增强、手术后感染、癌细胞转移等并发症,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汲广锟;马惠静;杨海澜.产科预存式自体输血回输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21
[2]李柱威;尹东亮;黎笑兰;王金林;林志强;卢沛林;尹润龙.预存式自体输血对肝癌手术病人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外科杂志2021.
[3]邱芳;邹姣;丁琴丽;邹丽萍;田燕霞.自体输血对体外肺膜氧合辅助下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血氧状况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03)
[4]白伟;张小华.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在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时对凝血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