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六位一体”功能,做好居民健康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社区医院经过发展,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政策、体制和受传统观念因素的影响,在体制上、服务上、理念上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如何保障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与中医中药“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使用中医药方法参与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更能体现祖国传统医药的优越性[1]。
一、资料及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中心接受常规治疗的2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年龄在65-75岁之间,纳入标准:在社区医院接受常规治疗或随访,入组期间没有出现任何肾脏器官、心脑的病变。整体患者的基本资料较为一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相关方法
加强老年人在社区医院的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完善老年患者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是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体现,主要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进行登记并更新,完整记录其接受家医团队随访次数、时间和恢复情况。
2、中医宣传资料的设计及印发。中医药是在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人们长期的医疗实践,体现出人民对中医药的认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编制宣传资料及中医健康教育处方,并根据时节有计划的发放,家医团队从中医角度出发指导居民进行饮食和自我管理的调节。
3、设计个性化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基于中医药特色管理的体系下,结合老年人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式,促使老年人在恢复过程中了解自身的病情以及及时掌握各种预防手段。除此之外,始终把加强饮食管理和运动管理作为基础,按需调配中医用药和治疗方案。
4、发挥家医团队“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站”的作用。各团队在责任区内为社区老年人建立“服务站”,以划片管理的方式定期下到居民中间开展健康管理服务。以中医类别全科医师为骨干,依托全科医师团队,成立健康教育讲师队伍,在各责任社区向群众普及中医药知识。
5、结合先进的现代化手段和知识更新进行管理。社区医院管理中心的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保证对社区老年人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社区医院需要按时开展各项培训工作,通过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掌握全面的老年人心理干预方法。
6、积极发挥医联体功能。医联体,是指医院之间打破行政性组织架构的约束,开展医院之间广泛且密切的联合与医疗协作,成为一个医疗的命运共同体。医联体的建立正是缓解“看病难”问题的有益探索。促进医疗资源的分配公平要保证专家资源下沉,以强带弱、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方便群众就医,切实给群众带来实惠。
(三)评价标准、统计学方式
针对社区老年人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前后效果进行的评估,通过《SF-36健康调查简表》可以测出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及认知功能等方面,分数越高就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的处理,计量资料利用均数正负标注值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 P<0.05作为差距,具有整体的统计学标准。
二、结果
根据结果显示,加强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后,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未管理前的效果(P<0.05),如下表:
老年患者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通过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加强社区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疾病发生率也相对降低。
三、思考和讨论
调查中发现老年人对中医健康知识的专业性和严谨性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多种形式的规范化健康管理。首先是鼓励老年人定期体检,家医团队根据体检结果对老年患者进行定期追踪、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其次是以点带面与居委会合作成立社区老年人的活动中心,积极开展中医养生讲座、义诊等活动,让老年人有更好的交流参与场地;再次积极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为基础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帮助老年人制定合理饮食、运动处方;最后强化社区医院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医患沟通技巧,鼓励社区医院创新发展符合当前形势要求的中医药特色[2]。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为社区老年人开展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能够提高其自身对于疾病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有效发挥中医药行业为群众服务的优势,把中医药发展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推进中医药服务为百姓健康服管理理念,进而保证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罗亚敏.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8.
[2]张勇,焦丽艳,左慧敏,龚晓会.社区老年人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的认知和需求[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8):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