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术后行优质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陶蕊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陶蕊,. 肝移植术后行优质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J]. 中国护理学报,2024.9. DOI:10.12721/ccn.2024.1573367.
摘要:
研究肝移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引进优质干预理念的价值。方法:把时间为2023.2-2024.2月中接受肝移植术治疗的患者126例患者列入观察范围,按照随机模式对这些患者划分小组,普通指导组的患者接受术后普通护理,优质指导组的患者接受术后优质护理,统计患者恢复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情况、术后凝血功能恢复情况和干预肯定度的评价情况。结果:优质指导组身体恢复时间好于普通指导组,且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率是3.2%,低于普通指导组7.9%,p<0.05;干预结束,优质指导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指标等多个凝血指标均优于普通指导组,p<0.05;优质指导组患者的肯定度评价分数更高,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护士应及时纳入优质干预理念,更好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改善患者身体指标,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肝移植术优质理念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作用凝血指标
DOI:10.12721/ccn.2024.1573367
基金资助:

临床领域内进行肝胆外科患者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需要引进肝移植术,在术后应保持卧床休息,有效地促进患者体能恢复,不然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可能性,降低患者生存质量。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肝移植术后患者容易产生的一种并发症,主要是受到血液流动速度的影响,下肢表现出肿胀症状或者疼痛症状,没有及时干预时会造成患者其他身体部分受到影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如何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融入优质化护理理念是必要方式,护士要尽可能给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避免患者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干预工作肯定度以及满意度。为此选取患者126例进行医学统计,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记录为2023.2-2024.2月、入选对象记录为肝移植术治疗的患者126例。分组形式记作随机法,普通指导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是30、33例,年龄所处20-74岁范围,平均数据是(36.75±5.91)岁。优质指导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是31、32例,年龄所处22-76岁范围,平均数据是(38.61±4.68)岁。纳入条件:愿意接受肝移植术治疗的患者、家属签署书面协议的患者;能够对手术耐受的患者、信息资料完全的患者;排除条件:伴随凝血功能问题、不愿意进行医学观察的患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患者,中途擅自退出调查实践的患者。对比两组人员信息资料,可比性较强,代表两组人员的数据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对应p>0.05。医学调查的过程得到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开展相关研究实践。研究内容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基本要求。

1.2方法

普通指导组患者接受普通干预,在术后护士应充分给患者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因素,增加患者对此种并发症的认知。护士应耐心和患者互动,了解患者情绪和生命体征,一旦有异常把信息反馈给医师,开展患者下肢部位的按摩护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针对性指导下床运动,加快患者体内血液循环,逐步提升患者体质。

优质指导组患者接受优质干预,有构建病历体系、制定优质护理方案和心理疏导。在病历体系的构建上,护士应综合统计患者治疗经过、护理要点,给患者介绍术后康复应注意的项目。把病历体系的信息纳入为护理工作的共享资源,引进多种警报标识,加强患者对术后康复知识的认同,认真配合护士进行术后康复训练。之后明确优质护理的方案,统计患者体征情况,在电子病历体系内输入患者身体指标的调查结果,以自定义的方式了解信息库中是否存在其他相似的患者,标注好护理的关键项目。严格按照护理干预标准落实并发症的护理,评定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按照实际需求开展护理指导。接下来引进规范化预防血栓的方法,必要情况配合抗凝药物的使用,记录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记录患者身体基本指标的变化。鼓励患者进行踝关节训练、脚趾活动训练,任何动作持续训练的时间都是五秒钟,将30次记作一次训练,每日训练三次。护士应主动给患者按摩下肢,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出现率。指导患者保持健康饮食习惯,调整不佳的膳食结构,加强患者体能恢复。特殊时,若患者无法加入肢体训练,应选取充气加压的思路开展训练,模拟机体自然环境下的肢体活动,促进患者体内的血液循环维持正常状态。另外给患者引进心理疏导,在病症影响下部分患者可能缺少恢复健康的信心,容易在术后对护理干预工作生成抵触情绪,降低患者依从性。此时护士应配合心理疏导,全方位和患者交流,促进患者主动加入康复训练,拥有正能量。护士还要指导家属充分鼓励患者,从内心深处温暖患者,让患者能够整体上感知他人的爱护,愿意自主训练和促进身体的康复。

1.3观察指标

1.3.1分析术后身体恢复情况和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情况

记录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首次下床运动时间。在术后一个星期后,了解患者是否伴随下肢深静脉血栓,即下肢有肿胀感、疼痛感、利用静脉造影检查呈现血管堵塞。

1.3.2分析术后凝血功能恢复情况

在尚未干预、干预结束统计患者凝血指标,即检验空腹静脉血,借助血液分析设备记录凝血项目,有凝血酶原时间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指标、血小板指标以及纤维蛋白原指标。

1.3.3分析干预肯定度

以本院自制的肯定度调查表组织患者评估,有及时交流、干预制度、干预原则、干预态度、环境塑造几个项目,均以60分为满分,肯定度和分数之间有正比。

1.4统计学分析

基于SPSS20. 0 统计学软件对全部数据信息处理全部,参照EXCEL构建完整资源库,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检验计量资料,依据t检验参考;以X2检验研究观察中的计数资料,通过[n(%)]形式表示,P<0.05 代表差异明显,即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术后恢复效果

优质指导组身体恢复时间好于普通指导组,且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率是3.2%,低于普通指导组7.9%,p<0.05,详情如表1.

表1 统计术后恢复情况[(x̄±s),%]

截图1737685016.png2.2比较凝血指标的变化

尚未干预,两组患者多个凝血指标的数据比较之间,p>0.05。干预结束,优质指导组凝血酶原时间指标均值(15.03±0.42)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指标均值(32.45±3.18)s、纤维蛋白原指标均值(2.06±0.32)g/L、血小板指标均值(165.32±10.24)109/L,均较普通指导组优,p<0.05,详情如表2.

表2 统计凝血指标变化结果(x̄±s)

截图1737685028.png2.3比较肯定度分数评价情况

优质指导组患者对干预工作的多个内容肯定度分数评价均较普通指导组高,p<0.05,详情如表3.

表3 统计肯定度分数评价结果(x̄±s)

截图1737685043.png3.讨论

肝胆疾病治疗中,肝移植术是一种有效方式,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重要作用。可是肝移植术会直接造成患者身体受到创伤,术后增加患者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不利于保障患者身心健康。普通形式的护理干预,护士仅仅是对患者强调了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性,没有科学化明确处理异常情况的方案,和患者之间互动程度不够,容易降低临床护理质量。为了进一步优化护理干预模式,尝试引进优质化理念,统计患者干预成效。结果明确:优质指导组身体恢复时间好于普通指导组,且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率是3.2%,低于普通指导组7.9%,p<0.05;互相比较之下,优质化理念的干预指导需要调动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护士关联现有的工作经验,有效设定护理方案。统计患者病历信息,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问题,指导患者主动锻炼,缓解术后活动受到约束的现象。护士能够给患者提供积极的能量,鼓励患者时刻保持心情放松,从而减少患者康复所需时间,控制并发症的出现。

之后结果明确了:干预结束,优质指导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指标等多个凝血指标均优于普通指导组,p<0.05;表明优质化护理理念的融入,护士能够针对性帮助患者进行肢体按摩和训练,促进患者体内的血液回流速度提高,不会造成血液有高凝问题,起到了改善患者凝血指标的作用。和普通护理模式比较,优质化理念更多凸显人文关怀,增强肝移植术后患者的护理效率。

最后针对结果:优质指导组患者对干预工作的多个内容肯定度分数评价均较普通指导组高,p<0.05。优质指导组的护士,能够结合患者需求营造良好环境,鼓励患者克服病痛,主动和积极地进行肢体锻炼。还会指导患者家属,做好患者的情感支持工作,和家属共同落实患者健康饮食的调整。护士更需要在具体实践中及时改进护理不足之处,秉持为患者服务的态度,全方位和患者构建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总之,肝移植术后实施优质护理理念,不仅控制了患者出现并发症,还促进患者体内凝血指标得以改善,拉近护患之间距离,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有效性,为此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培培,陈黎敏.手术室术中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23,36(05):87-88.

[2]曹守燕,李洪倩,王姗姗,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4,30(03):75-78.

[3]盛云霞,费云,鲍柳春,等.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3,10(36):141-143.

[4]陈丹丹,张光辉.肝胆外科术后行优质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J].临床研究,2023,31(05):162-165.

[5]谢观香,钟艳,王秀清,等.护理干预联合气压疗法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24,28(12):99-101+124.

[6]王晓娟,刘翠粉.基于VTE评分的优质护理干预对高龄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3,30(10):1427-1428.

[7]周欣欣,李晓艳,贾萌萌.气压治疗仪联合肢体功能护理在预防神经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24,44(02):142-144.

[8]夏传红.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45(04):303-304.

[9]郎秀霞.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妇科疾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3,18(05):126-128.

[10]朱妍,李玉群,毛静.多点贯序加压联合绑扎训练对脑卒中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循证护理,2024,10(09):1708-171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