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创新应用
杨云龙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云龙,. 情景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创新应用[J]. 教师教育与创新,2024.11. DOI:10.12721/ccn.2024.157432.
摘要: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提升教学效果,创新性地融合了游戏代入、多媒体融合与生活情境融合等情景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责任感、团结协作等价值观;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展示,增强教学新颖性和趣味性,推动学生环保素养提升;紧密围绕学生日常生活构建生活化场景,深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理解。这些创新教学方法共同促进了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情景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创新应用
DOI:10.12721/ccn.2024.157432
基金资助:

在小学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扮演着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重要角色。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探索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道德与法治知识,成为当前教育实践的迫切需求。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融合游戏代入、多媒体与生活情境等情景体验式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一、游戏代入课堂,活用情景教学

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学生在学校已经离开了家庭的庇护,开始接触除家人以外的其他人员,包括教师和同学。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找到与除家人以外其他人的相处之道,这对于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教授“我是班级值日生”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在这个游戏中,学生将扮演不同的班级角色,包括值日生、普通同学等。通过模拟班级日常运作的场景,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值日生的职责与重要性,同时也能明白同学之间需要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这样的游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还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由于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可能会在游戏中模仿一些不良行为。因此,一旦发现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及时出面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通过利用游戏情境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在游戏中领悟到正确的价值观,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为他们的以后多方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融合多媒体,情景教学更生动

多媒体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著称,将其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情景体验式教学中,能极大增强教学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其道德与法治素养质的提升。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积极营造高质量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体验。借助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生动、有趣的道德与法治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提升道德判断与法律素养,从而实现多方面发展。

例如,在教授“我的环保小搭档”时,为了让学生掌握环保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两幅对比鲜明的图画。第一幅图画是环境污染严重的场景,如废弃的塑料袋随风飘扬、浑浊的河流等,画面显得单调而沉闷;第二幅图画则是环境优美的场景,有绿树成荫的公园、清澈的湖泊等,画面色彩丰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然后,教师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两幅图画的感受,大多数学生都会表示更喜欢第二幅图画,因为它展现了美丽的自然环境。这时,教师可以趁机引入今天要讲的主题,即“我的环保小搭档”。在讲解环保的基本概念时,教师可以指着图片中的绿树和清澈的湖泊说,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色,都是我们的环保小搭档,它们帮助我们净化空气、保持水源的清洁。教师还可以走进学生中,指着教室里的节能灯、可回收垃圾桶等环保设施,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也是他们的环保小搭档。等学生具备一定基础以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更多的环保小搭档实例,如太阳能热水器、环保购物袋等,并指导学生看图说名称,如“太阳能热水器是我们的环保小搭档,它能利用太阳能来加热水,既节能又环保。”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对比教学活动。如在展示一次性塑料制品和可重复使用的环保购物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哪种更环保,并鼓励他们选择使用环保购物袋来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通过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环保知识,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环保小搭档的认识,从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这对于他们实现环保素养的全面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融合生活情境,实施情景化教学

教材内容因紧密贴近生活,因此在设计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时,教师应紧密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积极构建与教材内容相吻合的生活化场景。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逐渐深化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提升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例如,在教授“我们小点儿声”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搜集相关的场景和情境,如图书馆阅读、医院探望病人、教室自习等。然后,将这些场景进行科学整合,设计成一系列生活化的情景小片段,让学生深刻体验并理解在哪些场合需要保持安静。如在学习如何在图书馆保持安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学生在图书馆内阅读的情景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在图书馆内大声喧哗会给他人带来哪些困扰,以及应该如何做到“我们小点儿声”。通过这样的情景体验,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并感受到保持安静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这一行为规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深刻体验了生活化的情景,还促使他们从更多的角度审视并理解道德规范,进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并践行这些规范,提升道德素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新性地融合游戏代入、多媒体与生活情境等情景体验式教学方法,我们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团结协作和环保意识等正确价值观。这些教学方法不仅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性,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化了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理解。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多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领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赵昭.课堂情景剧:小学中段道德与法治教学新范式[J].小学教学参考,2023(05).

[2]张迁.情景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3(1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