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逐渐西化,以及冠心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根据2019年的报告,我国冠心病患者已达2.891/10万。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介入治疗,逐渐成为部分冠心病患者的首选。然而,介入治疗往往会导致心血管并发症。心血管出现问题时,患者血压下降,甚至出现恶心、呕吐、昏厥等临床表现。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临床研究表明,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反射的发生率远高于非老年人,后果也更为严重。因此,为了探讨心血管康复对老年冠心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本研究将从心血管康复的角度进行探讨和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某市医院体检中心完成体检并按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标准进行筛查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结果最终纳入3 870名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其中男性占55.45%,年龄40~78岁,平均(61.79±8.10)岁;BMI 16.9~28.4 kg/m2,平均(23.15±2.36)kg/m2;有冠心病家族史者274例。检出冠心病406例,患病率为10.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079)、BMI(24.0~27.9 kg/m2:OR=1.754、≥28.0 kg/m2:OR=2.675)、冠心病家族史(OR=4.882)、高血压(OR=2.812)、糖尿病(OR=2.323)、饮酒(OR=1.990)、体力活动缺乏(OR=1.245)、睡眠时间<6 h/d(OR=2.462)是某地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患冠心病的影响因素。要求研究对象具有某市户籍,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高危人群条件中任何1条或以上者 :总胆固醇≥7.2 mmol/L;舒张压≥160 mmHg或收缩压≥100 mmHg;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0 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0 mg/dL;心肌梗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卒中史《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风险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 20%。排除因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功能障碍引起的交流障碍者。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批准,研究受试者知晓并同意参与本研究。
1.2研究内容和方法
通过体检结果获得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血糖、心电图等结果,通过补充问卷获得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饮酒、体力活动、睡眠时间等情况(正常睡眠时间7~9 h/d。高血压的判定:未使用降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90 mmHg和/或舒张压≥140 mmHg或既往明确的高血压病史者;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服糖后2 h血糖≥11.1 mmol/L,或明确的糖尿病史者;吸烟:每天至少吸烟1支且连续吸烟6个月以上;饮酒:每日饮酒≥50 mL且连续饮酒6个月以上;体力活动每次≥30 min中等强度身体活动且每周进行≥3次为正常,否则为体力活动缺乏 。由具有5年以上诊疗经验的心内科医师对高危人群(冠心病患者除外)开展冠心病相关补充检查。补充检查包括使用罗氏模块化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相应的生化检测试剂检测心肌酶。对于结果异常的患者,SOMATOM Emotion16层螺旋C将用于冠状动脉造影和诊断。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17.0 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束语
冠心病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疾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饮酒、体力活动、睡眠时间是某地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包括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糖尿病、饮酒、体力活动、睡眠时间等可变因素和冠心病年龄、家族史等不可变因素。以往研究提示性别对患病的影响 ,而本研究多因素分析结果中未提示性别对患病有影响。女性性激素结合球蛋白、雌二醇对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 报道绝经后妇女冠心病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再加上男性、女性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对冠心病的患病均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中还有各种疾病以及饮酒、体力活动、睡眠时间等多方面因素,在某地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冠心病患病的影响因素中性别的影响可能被其他更显著因素的作用所掩盖,其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针对可改变的影响因素再进行分析,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增加了冠心病患病风险。 报道17.2%的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十年发病为中高风险,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壁变厚,缩小血管腔,增大血管压力,损伤管壁内皮诱发冠心病;高血糖对于包括心血管在内的多个器官组织都有很大的影响,长期高血糖等代谢异常者容易导致血管粥样硬化 ;冠心病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以血管内皮为作用起点引起炎症和应激反应, 研究表明,血脂异常患者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加重和血清氧自由基水平升高可导致血管内皮组织损伤,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研究表明,适度饮酒可以保护心血管系统,而大量饮酒会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仅通过是否饮酒对饮酒进行分层,没有对饮酒量进行更细致的分层。结果表明,阜阳市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冠心病患病率较高,运动对冠心病患病率有影响。本研究提示,缺乏体力活动的某地区居民高危人群冠心病患病率较高,体力活动是影响因素之一,考虑与不同研究中对于锻炼或体力活动的判断及分级方法存在差异,而且与不同地区、不同个体的锻炼或体力活动习惯存在差异有关,体力活动可以扩张冠状血管,增加了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还能使微血管扩张,促进侧枝循环的形成,改善心肌供血等。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手机的多功能便捷应用等。导致了现代人熬夜。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会导致血液供氧长期不足,血管收缩,血管和心脏受损,容易发生冠心病。睡眠时间过长也会增加冠心病和死亡的风险。应密切关注有冠心病家族史的老年高危人群,强调宣传教育中控制可变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某一地区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冠心病患病率较高。根据该人群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应将老年人、超重或肥胖、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作为重点对象,加强心血管康复,降低冠心病患病率。
参考文献:
[1]刘静.心血管康复治疗对老年冠心病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7):185-186.
[2]吴运辉,王海芳,黄茜,曾威.心血管康复治疗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1):50-51.
[3]李冬冬,丁立民,李耕慧,仉玉泉,姚越,刘丹.心血管康复治疗对老年隐匿性冠心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4):55+179.
[4]杨红煜.心血管康复治疗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159.
[5]陈建华.心血管康复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26):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