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胸外科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康复而言,其个人疗程和康复效果如何,与护理工作存在直接的联系。如果患者未能接受针对性较强、内容较为全面的护理干预,整体疗效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1~2]。为了提高胸外科的护理工作质量,就要做好对应的护理教学工作,选择更为高效的教学方式,此次研究选择两种方案进行教学指导,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此次研究的对象为2021年1至12月期间在我院胸外科进行实习的50名实习生,相关内容预先通过审核,且所有实习生均了解研究内容。将入组实习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参照组(25人)与观察组(25人),参照组实习生中男性2人,女性23人,年龄18~23岁;观察组实习生中男性3人,女性22人,年龄在18至23岁之间,两组实习生的性别和年龄资料进行对比后无任何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可进行分析。
1.2 具体方法
参照组实习生接受常规方式培训指导,带教人员对实习生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并且讲解护理基础知识,并拟定相关的教学方案。带教人员可以选择“一对一”专人带教的方式,做好督导,并且确保教学方案得到落实,帮助实习生学习护理技能、各项操作要点等,做好过程评价等,对带教工作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及时调整带教方案的内容。最后,定期对实习生进行考核,并对成绩进行准确记录。
观察组实习生则需在上述带教方案基础上同时接受互动式手机APP教学平台指导,带教人员需要在教学平台当中设置课程资源、提问反思、考核和反馈四个模块。在课程资源模块当中,需要为实习生提供大量的课程资源,可以选择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比如文字、图片和视频等,让实习生每日进行学习。带教人员还要保证课程资源模块的自动更新效率较高,以满足实习生的个人需求。
在提问反思模块当中,实习生可以将学习过程中的体会、疑难问题等通过这个模块进行提交,带教人员可以在管理端看到信息,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实习生的学习情况。在考核模块当中,需要录入实习生的个人姓名、学号等基本信息,并且输入考核内容,并由系统进行成绩的核算。在反馈模块当中,实习生可以将自己对于带教人员、带教课程的满意度及时反馈到管理终端当中,从而帮助带教人员及时发现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内容优化。
在带教人员的管理终端当中,需要包括课程资源补充、问题答疑、数据分析的内容。带教人员还需要详细收集实习生的各项数据,了解胸外科护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护士长可以定期进行抽查和分析,也可以成立管理小组,对暴露的问题进行进一步观察,从而实现带教培训效率的提高。
1.3 研究指标
观察两组实习生接受不同方式培训后的考核成绩,其中,理论考核成绩满分为40分,实践考核成绩满分60分,得分越高表示考核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的相关数据需通过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需接受t检验,P<0.05可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接受培训指导后的考核成绩远比参照组更高,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表1内容。
表1 两组实习生接受不同方式培训指导后的考核成绩比较
3 讨论
胸外科临床护理教学可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水平,确保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高效、全面的护理工作,从而不断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这样就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于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存在促进效果[3~4]。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好胸外科护理教学方式的选择就变得至关重要。
此次研究针对胸外科护理教学工作选择互动式手机APP教学平台进行指导,与常规带教方式相比,这种方法可以将文字、图片和视频进行有效结合,并且便于实习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因素的限制。这种教学平台可以涵盖海量的教学资源,便于实习生进行预习、巩固复习等,也能更好地方便实习生查找资料等。这种教学平台的生动性更强,可以更好地吸引实习生的注意力,激发实习生的参与兴趣,避免单一口头讲解出现枯燥的情况,这样也有利于带教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教学平台的反馈模块,带教人员还能第一时间了解实习生对于带教工作的意见和存在的不足,这样可以第一时间进行优化、调整,确保带教方案的针对性较强,更好的满足实习生的个人需求,保证带教工作的有效性。
结合此次研究的数据可看出,接受互动式手机APP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指导的观察组实习生考核成绩远高于参照组,体现了该方案的实际优势所在。
【参考文献】
[1]李怡璇,谭祥秀.胸外科临床实习护生多模式综合带教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6):176-179.
[2]潘丹丹.品管圈教学模式对心胸外科护理质量和实习生综合能力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5):165-167.
[3]杨西.阶段性目标教学联合情景模拟训练在胸外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07):105-106.
[4]程莎静.互动式手机APP教学平台在胸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2):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