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壮骨关节丸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的疗效观察
赵思桐 宋建东 谢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思桐 宋建东 谢索,. 骨科壮骨关节丸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的疗效观察[J]. 现代康复医学,2023.10. DOI:10.12721/ccn.2023.157092.
摘要:
本研究旨在观察骨科壮骨关节丸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消炎止痛、抗骨质疏松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骨科壮骨关节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腰背功能情况及骨密度变化。结果:PKP术后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及骨密度指标均好转,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壮骨关节丸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具有显著疗效,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PKP术后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腰背功能,增加骨密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骨科壮骨关节丸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疗效观察
DOI:10.12721/ccn.2023.157092
基金资助: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破坏,导致骨组织脆性增加,易引起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的一类疾病。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达36%,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1]。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是OP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OVCF发病隐匿,约有1/4患者因跌倒所致[2],有研究表明,全世界超过70岁的绝经妇女中有大约16%经历过OVCF[3]。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治疗OVCF的有效方法[4],但术后疼痛仍然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因此,寻求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院内协定方“骨科壮骨关节丸”由院内长期实践组方,主要由淫羊藿、续断、狗脊、丹参、川芎等药物组成,具有补肝肾、行气血功效,在治疗肝肾亏虚所致腰膝酸软疼痛、肌肉劳损、骨质疏松、骨折术后有确切疗效,符合中医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性骨折补肾壮骨的基本治法[5]。故笔者以本院收治的该类疾病患者为例,探讨骨科壮骨关节丸在治疗OVCF患者PKP术后的疗效,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意义,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OVCF PKP术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男性17人,女性23人,平均年龄(70.87±3.21)岁,骨折部位胸椎18例,腰椎22例;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71.24±2.93)岁,骨折部位胸椎19例,腰椎2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6]中有关标准:X线、CT、椎体MRI提示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T值小于-2.5。

1.2.2.中医诊断标准

依据《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20)》[7]中肾虚血瘀型的辩证标准:主症:腰脊刺痛,腰膝酸软;次症:下肢痿弱,步履艰难,耳鸣。舌淡紫,脉沉细涩。

1.3.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西医诊断和中医辨证标准;2)年龄≥65岁,且≤75岁;3)神志清楚,具有正常沟通交流能力;4)新鲜的单个椎体压缩骨折且由同一术者行PKP手术治疗;5)参与研究前未接受OVCF相关治疗;6)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1)有其他导致慢性腰背痛疾病者;2)有肾结石、皮肤溃疡等疾病导致急性腰背痛疾病者;3)拒绝口服中药、口服中药反应剧烈、对中药成分过敏者;4)合并其他干扰骨代谢疾病及重大疾病者。

1.5脱落标准

1)随访资料缺失不全或失访;2)随访中出现重大疾病及其他干扰实验结果疾病;3)不能配合完成研究。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采用PKP术式及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1)由同一手术主刀者行PKP术治疗。2)术后处理。①常规护理。给予鼻导管吸氧、心电监护等,患者卧床8~12h后佩戴腰围起床活动。②消炎、止痛治疗。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10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天,治疗5天;③抗骨质疏松治疗。碳酸钙D3片,口服,1片/次,1次/天。

2.2.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骨科壮骨关节丸治疗。于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骨科壮骨关节丸。药物组成:淫羊藿5g, 盐杜仲5g,续断5g,烫狗脊5g,熟地黄8g,桑寄生6g,千年健5g,牛膝5g,煅牡蛎15g,煅龙骨15g,丹参5g,醋鳖甲10g,川芎5g,陈皮5g,炒麦芽8g,炒谷芽8g,骨碎补10g,特殊调配为丸,口服,一次6g,一日2次,早晚饭后服用。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8]评分。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采用VAS对腰背部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分值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腰背部疼痛越剧烈。2)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9]评分。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采用ODI评估腰背功能情况。分值为0~50分,最终得分为评分之和/50×100%,分值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严重。3)BMD。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采用同一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患者L2~4椎体的BMD,并比较T值。VAS、ODI、BMD均由同一名医师进行评测、统计。

3.2.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脱落统计

治疗后随访的1个月中,2组患者各脱落4人,最终各纳入36例患者。

4.结果

4.1.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治疗1周、1月,两组患者腰背疼痛程度均好转,且治疗组的疼痛程度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分)

21.png

4.2.腰背功能比较

术后治疗1周、1月,两组患者腰背部功能障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功能障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腰背功能比较

22.png

4.3.骨密度比较

两组治疗1月后BMD T值均较术前增加,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优势(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患者BMD T值比较

23.png

5.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OVCF是OP患者常见并发症,治疗关键在于恢复压缩椎体正常形态和抗骨质疏松治疗。PKP术式能更好地降低术后疼痛,恢复患者的椎体高度,有效降低骨水泥渗漏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优势,是临床主要的OVCF手术治疗方式。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可以减缓骨量流失,缓解因骨量减少带来的疼痛,加快骨折愈合。骨瓜提取物由猪四肢骨和甜瓜籽提取物制成,含有多种骨代谢的活性肽类物质,具有调节钙、磷代谢及骨代谢的作用,可防治骨质疏松,同时甜瓜籽提取物能降低骨折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改善骨折局部血液循环,具有消炎、镇痛作用,可用于骨折创面修复及防治骨质疏松。碳酸钙D3片作为补钙剂,是治疗OP的常规药物,在补充钙离子的同时,维生素D能参与钙与磷的代谢,促进机体钙质沉淀。

中医认为OP为“骨痿证”,《素问 痿论篇》:“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五脏阴阳失衡,肾热内盛,或邪热伤肾,耗伤阴精,无以化骨生髓。OP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有肾阳亏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肾虚血瘀、脾胃虚弱、血瘀气滞等证,许惠娟等研究发现女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肾虚为主要表现,肝虚次之,张丽梅等在研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辨证分型中发现,男性患者主要以肾阳虚证为主,女性则以肾阴虚证为主。随着年纪渐长,骨枯髓虚,稍遇外力,即可发生骨折,骨折后气滞血瘀,便生疼痛。笔者认为,OVCF属本虚标实之证,气滞血瘀为标,肝肾亏虚为本,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急以消除椎体压缩状态,行气、活血、止痛,缓以补肝肾、壮筋骨、强气血,故运用骨科壮骨关节丸可有效缓解OVCF患者术后疼痛,提高骨密度。

6.结论

本研究表明,骨科壮骨关节丸在OVCF患者PKP术后治疗中有显著疗效,其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术后长期服用,可有效增加患者骨密度。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推广术后应用骨科壮骨关节丸,以更好地服务于OVCF患者。

参考文献:

[1]JI C, RONG Y, WANG J, et al. Risk factors for refracture following primary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J]. Pain Physician, 2021, 24(3):E335-E340.

[2]Cummings R S ,Melton J L . Epidemiology and outcomes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J]. The Lancet,2002,359(9319).

[3]KARMAKAR A, ACHARYA S, BISWAS D, et al.Evaluation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of symttomatic osteoporotic compression fracture[J].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Diagnostic Research, 2017, 11(8):C7-C10.

[4]曹一乐,杨凯翔,曹晓建.椎体成形术的现状和展望[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9,36(1):1-4.

[5]王庆谚,李佳,郑洪新.从“肾虚络病,瘀阻骨络”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病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02):756-759.

[6]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8,11(5):425-43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