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吕维先 王江龙 杨国英 孙逊林 周志敏 李志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吕维先 王江龙 杨国英 孙逊林 周志敏 李志东,. 浅谈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电力研究,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462.
摘要: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云南省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污水治理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但在治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结合玉溪市红塔区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实际,以点带面,进而分析整个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对策分析,为下一步云南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治理模式对策建议
DOI:10.12721/ccn.2024.157462
基金资助:

1 前言

近年来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大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力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对于农村其他工作的开展起步较晚、基础较薄弱,工作推进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目前已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短板。云南省很多自然村存在远离城镇、自然村比较分散、经济基础薄弱、民族结构复杂、村庄建设杂乱无章等情况,生活污水治理存在不少问题与困难,制约云南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玉溪市红塔区在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生活污水治理遇到诸多问题,面对主要问题必须研究对策给予解决,才能又快又好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2 玉溪市红塔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概况

玉溪市红塔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涉及涉及7个街道(乡),涉及人口48024人,涉及面积669.72km2,占整个红塔区面积的70.7%。涉及治理的自然村离主城区较远,未建城市污水官网,离污水处理厂较远。由于当地未设置污水管道和污水收集设施,因此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通过简易的排水沟流入附近水域,对当地的水资源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这种情况在云南省较为普遍,代表着云南省大部分农村污水排放的现状。

3 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

3.1 资金投入不足

地方政府无法建立专门的资金支持渠道,污水整治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这部分拨付资金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由于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资金投入不足,只能缩小村庄的治理范围,覆盖局部村落,环境治理成效较低。

3.2 农民生活污水治理意识淡薄

受当地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涉及治理的自然村村民思想意识落后,缺乏污水处理意识,觉得生活污水对其生活没有影响,其祖祖辈辈都是现在的生活状态,村民对改变这种状态的意愿不大。这种思想意识导致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问题,其中包含部分村民不同意在其家门口开挖埋设污水管道,部分村民对污水处理效果持怀疑态度。

3.3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备用地难以落实

由于城市规划未涉及农村,农村基本没有建设用地,农村现有土地基本都是农田、一般耕地、林业用地等。近年随着国家对耕地保护政策的出台,将耕地、林业用地变为建设用地难度较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建设用地选址较为困难。

3.4 污水收集难度大

由于许多自然村较分散、村庄房屋缺乏整体规划,布局杂乱无章、地形地貌复杂,污水管网建设成本较高。污水收集成为制约治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3.5 污水处理设备运营维护得不到保障

现有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管护机制无法完美适应当下农村资金短缺的客观条件。当前农村生活污水设备的运维主体是当地村集体,由于农村资金短缺,村集体会直接聘用本地村民进行污水处理设备的管理。本地村民文化水平较低,专业技能不足,且未受过专业和系统化的培训,设施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异常情况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最终导致建好的设施闲置和荒废。

4 生活污水治理对策

4.1 加强领导层的重视程度

地方各级政府要真正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切实加强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不能搞面子工程和应付完成任务。特别是街道(乡)、村政府要成立强有力的工作组。加强村民协调和规划协调工作。

4.2 加强技术支持和宣传工作

设计院进行污水管网走向、布局之前,要深入现场实地进行调研,综合考虑村庄房屋布局、村民生产生活设施位置及当地地质条件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污水处理工艺要考虑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排放规模和运营维护人员等方面的特点,不能照搬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和工艺。研发设计人员要研发选用操作更加简易、运营成本更加低廉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尽可能做到因地制宜。农村生活污水一般不含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含有较多的有害成分是细菌、病毒、寄生虫卵,洗涤剂、氮磷等,可采用生化降解方式进行处理。农村污水排放通常采用粗放形式,村庄房屋分布零散,排污口分布杂乱无章。结合以上特点,农村污水治理可优先选用分散式生物接触氧化法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的方式。

分散式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适用于小规模污水处理的工艺,它结合了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特点,通过在反应器中设置填料,让微生物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膜,从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这种工艺具有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运行管理方便、微生物活性高等诸多优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具体的污水特性和处理要求,进行相应的工艺设计和技术调整。对于农村生活污水,需要考虑污水中的碳氮比(C/N),以确保脱氮除磷的效果。该工艺适合于农村、小城镇或偏远地区的污水处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在每户或联排几户的污水排水口设置一个化粪池,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从源头进行污水处理。化粪池由村民视情况自行清掏,产生的污泥可制作肥料,日常运行管理费用极低。

人工湿地是依靠自然界内生长的微生物的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具备天然净化能力。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会在菌藻的共同作用下进行消解。云南省农村分布大量的天然池塘和水渠等,通过适当的人工整修,可变废为宝,成为具备一定污水治理的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处理成本低,运营维护便捷,与农村适应度高,十分适用于人口稀少、可利用空闲地的乡村。在具备一定自然条件的情况下,人工湿地还可进一步进行升级改造,变成旅游景点,为湿地的运营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设计人员、施工人员要将污水处理工艺及效果方面的内容对当地村民进行广泛的宣讲,设备厂商要针对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维修方面对当地村民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当地村民基本具备污水处理设备运营维护工作的相关要求,降低运营人力成本,确保污水处理设备能够得到有效的运营。

4.3 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由于农村居民基本都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基层干部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生活污水治理理念深入到每位农村居民心中,营造农村污水治理的良好氛围,争取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此外,地方领导可联系当地医院进行生活污水对人体健康危害方面知识的报道和宣传,通过真实的病例使村民认识到生活污水对人体健康方面的危害,增强村民科学处理生活污水的意愿。

5 结语

有效处理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过程中,设计单位要根据农村地区的具体条件科学规划,选用技术适宜,经济适用的污水处理技术。政府在政策制定、资金支持、技术指导等方面需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宣传教育手段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和引导他们参与到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中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终建立一套长效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机制,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能够持续有效地运行,从而又快又好的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达到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2]瞿叶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

[3]李沛陕西省芝川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