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双重作用下,中职音乐教学模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已经由原本的单一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丰富多元的课程形式,音乐教学也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在校园内甚至社会上为学生提供课外活动的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参与音乐社团活动进行音乐实践,不断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且在参与社团活动中,学生也能够深刻感知音乐学习的重要性,丰富自身的音乐文化,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新课程标准下音乐社团的新发展。
一、新课标下中职音乐社团的新作用
音乐社团实际上是指,将音乐作为基础所开展的有关音乐的课外活动,主要目的为,为学生提供音乐实践的机会,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社团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均需要学生为之付出努力,参与活动的学生将形成合力,共同保障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而在汇报演出中,为了表现更好的演出效果,学生之间必定需要达成共识,并在日常参与活动中进行磨合,形成一个有机的团体,共同追寻音乐的要义,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以此来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有助于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
音乐社团活动可有效打破音乐课堂的局限性,将单调乏味的音乐教学转变为丰富多元的社团活动,促使学生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中了解音乐文化,感知音乐魅力,并且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使音乐的隐性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促进,逐步形成新的校园文化,确保每位学生均能在校园中得到个性发展。
二、新时期下中职音乐教学策略分析
(一)着重建设中职音乐社团的内容多样化
音乐社团作为与传统课堂授课方式互补的一种音乐学习途径,社团的建设一定要注重对内容的多样化补充,基于音乐课堂来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进行学习发展的音乐领域,比如乐器、作曲、演唱等等,用更加多样化的音乐社团内容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例如:学校目前开展的音乐社团有葫芦丝、合唱、古筝、戏曲、舞蹈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咨询教师的意见,让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音乐领域。正所谓“选择大于努力”,找对合适的音乐社团才能减少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受到的挫折和阻碍。同时,不同的音乐社团之间还要进行联动,比如我校建设的“仙贤”粤曲社团,就与其它的音乐社团合作共同创作了节目《红船谣》。增添多元化音乐社团之间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音乐社团交流氛围。
(二)通过创建情景来提升学生音乐感知力
中职生音乐学习基础薄弱,音乐社团自由的环境让很多学生难以保持注意力的集中,从而导致学生在音乐社团学习效率的下降。针对这点问题,教师需要在音乐社团的活动中为学生创建生动的音乐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对音乐进行深入的探索,提升中职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例如:在“粤曲进校园”的音乐活动中,中职音乐教师以此开展了音乐社团的建设。首先,播放经典粤曲音乐来引领学生走进粤曲的世界,通过讲述粤曲的发展历史来让学生更加了解粤曲;其次,教师会将社团活动的现场布置成粤曲表演的模样,让学生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之中,在学习、表演的过程中有代入感,这样才能达到提升中职生音乐感知能力的目的。
(三)通过激发兴趣来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
创造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原动力,在音乐的艺术世界中创造力也相当重要。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著名的音乐家都拥有不俗的创造力,他们从巴赫的作品中得到灵感和启示,在不同的时代创造出了不同风格的音乐。中职音乐社团的建设也不能放松,对中职生音乐创造力的培养激发,使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更上一层楼。
例如:在粤曲表演中会用到卜鱼板、沙鼓、双皮鼓、梆鼓、钹、京锣、勾锣、战鼓、大小木鱼、大锣、大堂鼓、梆子等打击乐器,在音乐社团的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熟悉并学习这些打击乐器在粤曲表演中分别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手中的乐器对粤曲表演进行创新,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音乐表演经验,针对性地培养中职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四)充分利用当地乡土资源提供实践机会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中职音乐社团建设的初衷就是为了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因此,中职音乐教师需要对当地的音乐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增添学生进行音乐表演的机会,让音乐社团逐渐从校内扩展到校外,提升中职音乐社团在当地社会中的影响力,更好地向大众推广音乐文化与艺术。
例如: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在学校开放音乐社团并邀请家长和社会人士前来参观,或者在广场等地进行粤曲表演中,将学生平时进行的粤曲改编创新成果一一展示出来,不同的音乐社团之间分工明确、互相帮助,将音乐的魅力传递出去,同时充分利用了当地的音乐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了中职音乐社团的建设,提高中职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身为中职音乐教师的我们,要发挥自身的主导者作用,对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引起高度重视,以直观画面、合作学习、音乐背景、游戏情境这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并在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以崭新的教育理念不断进行探究,从而实现提升中职音乐教学效益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朱珊.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公共音乐课教学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7(07):250.
[2]何书雁.以生为本理念在中职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6(09):220-221.
[3]范莉莎.中职音乐社团建设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20(12):65-66.
[4]朱丹红.区域性中中职音乐社团建设的创新管理[J].教育艺术,2020(08):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