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小学阶段的孩子对音乐普遍较为敏感,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与传统的文化类课程想比,音乐更有直观体验性的特点,受到美妙旋律的感染,聆听者的情绪很容易受到感染,不同的音乐类型给听众带来的感受不尽相同。在功能性方面音乐教育也区别于其他教育,音乐课程的教学目的不光是教会学生唱歌,教师还要利用音乐对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进行培养。在音乐教育中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他们形成正确三观。
一、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一)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
现阶段的大部分小学教师,都是从应试教育模式下走出来的,受传统思维的影响,他们很难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所以老师们普遍都在采用陈旧落后的方法,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取得教学效果。虽然学校方面有提倡教师进修学习,但大部分的教师培养课程过于形式化,新时代的教师很难深入学习,自身修养不高就无法改变课堂教学现状,所以大部分偏于年轻的教师,都很难把控自己的课堂。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既不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阻碍。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教师因为受到自身教学经验的限制,很难发挥出音乐课程的趣味性,学生感知不到课程的魅力,长此以往会对音乐课失去兴趣。再加上小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所以教师经常能在课堂上看到学生开小差,尽管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但他们还是难以聚集精神,因为兴趣不够浓厚,音乐课程的开展效果很难达到教师的期望值。另外部分小学还存在主科老师占课的情况,如此一来音乐的上课时间少了,学生就更难对课程有深入的学习了。
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游戏模式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喜爱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把游戏融入课堂中其实也是,小学生较为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合理地利用游戏开展音乐教学,还能激发学生地创造性思维。结合课程特色引入一些音乐游戏,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在得到音乐熏陶地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和行动力能够得到满足,一场游戏过后学生往往能获得丰富的体验。有律动感的教学方法,会增加课堂的活力,例如王老师在教授《军民大生产》这首乐曲时,先播放一段与课程相关的影视资源,要求学生在歌唱的同时,一边有节奏的做田间农垦的动作,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劳动生产的场景,了解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坚持不懈奋斗的八路军有多么勇敢。
(二)树立审美意识增强音乐欣赏力
小学音乐教材有许多歌曲,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引导全体学生,欣赏生活的美并且掌握创造美的能力。在教学时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什么意识,增强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学生带着浓厚的感情进入学习状态,会使他们在音乐氛围的环绕下,萌发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识,这种意识会影响到学生的情感,以及对情境的感知,让学生形成固定的音乐欣赏能力。所以我们的老师要为学生做好深刻体会感情的铺垫,努力把音乐情境与情绪、 情感充分结合起来, 在打牢学生的“唱功”的同时,更要注重运用多媒体展示出生动的音乐内容,激发学生利用肢体进行表达的乐趣。比如小学音乐教师王老师,在教授《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种具有浓烈的民风民俗的歌曲时,先让学生聆听音频,再要求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其实学生在叙述的过程中,他们的审美意识就得到了增强。
(三)让学生自由联想培养他们的情绪感知力
音乐艺术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提供服务。音乐教学的所有环节,其实都离不开以生活化的方式。教师完全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寻找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法,唱歌作为音乐学科的教学手段,其实也能帮助学生表达感情,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有必要了解音乐文化的重要形式,在新的音乐文化形式中,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能够进行自由联想。根据歌词内容想象乐曲背后的故事。比如教师带领学生了解蒙古歌曲,教师事先要进行解说,这一类的歌曲多是草原赞歌,向世人宣扬游牧文化的优越性,而黄河一带人民中盛行的安塞腰鼓,则时为了表达当地农民庆祝丰收的喜庆氛围, 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尊敬和热爱,表现人类对自然母亲的感恩。表现的形式可以是歌剧、 音乐剧或者舞台剧,不同的角色出场方式和背景音乐有所不同,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挖掘其中内涵情绪,用巧妙的方法让学生表现音乐的形式、感受文化氛围。教师充分发挥音乐课堂的作用,让学生自由联想培养他们的情绪感知力,让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得到升华。
(四)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室内配置的多媒体设备。 教师运用声音图片、影像等,把原本静态化的知识变得绘声绘色,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激发。老师们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来演示各种音乐相关教学内容,多媒体软件的播放效果良好,也能让教师的教学减轻不少负担,老师们的双手能够得以解放,除了具备播放音频、视频的功能之外,教师还可演示电子音乐的创作过程,借此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利用相关设备事先将自然界的声音录制下来,在课堂上进行播放会有助于增强孩子的音乐兴趣,很多孩子都想模仿老师电脑里面那种奇妙的声音。
三、总结分析
在全民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内的各种技能课程得到了重视,小学音乐课教学效率的提升,关键还是在于教师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带着满腔热情正式投入到学习气氛中去,受到兴趣的感染学生才能更好的领悟音乐的真谛,老师们借用优秀的教学方法,在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同时,也让学生形成了欣赏美的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精彩纷呈的课堂氛围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闫大宝. 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 000(002):32.
[2] 高玮.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北方音乐, 2020(1):162-162.
[3] 郭平. 提高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 2019, 000(06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