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怎么治?中医治疗有妙招
李俊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俊文,. 腰间盘突出怎么治?中医治疗有妙招[J]. 中国中医药,2023.5. DOI:10.12721/ccn.2023.157091.
摘要:
“大家都有腰间盘,怎么就你的最突出?”,这原本是一句玩笑话,但也证实了腰间盘突出这一词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被提起,也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个“词汇”。但其实一旦真正患上“腰间盘突出”,还真就不是什么好事。在早些年前,腰间盘突出是中老年人群的“专属”病症,而近年来,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群体的增多,使得腰间盘突出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逐渐成为影响青壮年健康水平的常见骨科病症。遂为了能够保障大家的骨骼健康,遵循“早发现、早就医、早治疗”的原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腰间盘突出以及其治疗方式的那些事儿。
关键词: 腰间盘突出怎么治
DOI:10.12721/ccn.2023.157091
基金资助:

一、什么是腰间盘突出?

1.腰间盘突出的含义

腰间盘突出是发生于腰椎间盘的病变,是由于人体腰椎结构中间的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引起椎间盘纤维环内髓核组织突出、脱出,甚至压迫到局部硬膜和神经造成的症状,属于骨科常见病症,也是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在目前临床上具备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据调查显示,腰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多个椎间隙同时发病者仅占5%~22%。且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依照影像学特征,可将其分成如下几个分型:(1)膨出型腰间盘突出症(2)突出型腰间盘突出症(3)脱出型腰间盘突出症(4)游离型腰间盘突出症,此外还有一些症状不是很明显的特殊类型的腰间盘突出症。依照突出程度,可分为凸起型(前期)、破裂型(突出期)、突出晚期(表现为椎间盘变性、椎间盘突出物纤维化、钙化等)

2.腰间盘突出的诱因

(1)年龄增长导致的骨骼退行性改变

(2)突然转腰导致的闪腰、突然负重导致的纤维环向后破裂、椎间盘向后突出

(3)腰部外伤、劳损

(4)家族遗传

(5)腰部受寒受湿

二、腰间盘突出的中医诊疗法

中医学提倡在治疗各类病症时,首先需要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明确患者的病因、证型、身体素质,从而辨证论治,通过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1.中药注射: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将具备活血通络、抗炎的中药制剂注入体内,改善局部循环,常见中药制剂有:七叶皂苷钠、丹参注射液等。

2.中药内服:中医认为,腰间盘突出多因“肾虚督弱、湿阻血瘀、筋脉失养”而致,遂需以益肾壮督、祛湿活血、柔经通络、强壮筋骨为原则,常用中草药为:杜仲、枸杞、牛膝、独活、鸡血藤、鹿角胶、威灵仙、当归、续断、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土鳖虫、白芍、木瓜、炙甘草、伸筋草、独活、秦艽等。

3.中药外敷:局部直接膏药贴敷,安全性高,不刺激肠胃,或局部艾灸,以热传导的方式刺激中枢神经,改善腰部不适感。

4.中药熏蒸:选取适宜方剂通过热传导深入腰部皮肤内,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疏通经络、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并缓解腰部肌肉痉挛和血液循环情况。

5.针灸:疏经通络、活血化瘀,直接起效于患处,是非常有效的止痛手段。针灸秉承辨证施治、循经取穴的原则,着重调整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因为这两条经脉经过腰背部,针刺这两条经脉上的俞穴,能缓解疼痛。常用的穴位包括华佗夹脊穴、环跳、承扶、阳陵泉、委中等俞穴。针法的选择上,须根据证型采用补、泻、温通、活血等方法。

6.中药直流电离子导入:中药直流电离子导入是指将中药液适量放在直流电离子导入仪器的正极上,敷于患处皮肤上,阴极放于患下肢或与正极半置于腰部,电流量为0.08-0.1mA/cm2。

7.牵引::挂单杠是人体在悬挂条件下利用自体下身重量造成脊柱的牵引,椎间隙拉大,椎间盘纵向拉伸回缩,有利于离开神经根或硬膜囊,从而缓解腰间盘突出症状。

8.正骨舒筋术:通过正骨、推拿的方式复位突出的腰椎间盘,促进髓核回纳,疏通腰部因受挤压而阻塞的经脉,缓解临床症状。

9.日常调护:避免久坐久站,避免长时间弯腰、驼背,适当活动肢体,松解腰部压力;多休息,避免过于劳累,劳逸结合;做好腰部的保暖以及外伤防护工具;控制体重;适当进行腰背肌肉锻炼,例如:俯卧沉腰法、仰卧沉腰法、俯卧鱼跃势、站立搁腿、飞燕法、左右转腰法等;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图片1.png

温馨提示:腰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内,宜静,不宜动,待病情稳定后才可以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宜的运动锻炼,确保运动姿势、方法、运动量的合理性,切忌过早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