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正在逐步进入一个新的高度,但我国足球现状依然不够理想,足球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体育界的一个正待解决的难题。尤其是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人员较少,足球专业人才匮乏,想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青少年这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后备力量,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必须要加强对青少年足球培养的重视,以此为突破口,提高整个国家的足球水平。
一、校园足球的相关内容
(一)校园足球的定义
校园足球是在青少年处于小学时期时,将足球引入学校的教学课程中,包括足球文化的培养,足球技能的训练,足球训练的进行等,以此来培养青少年的足球兴趣。校园足球不仅对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和我国足球事业未来的发展也息息相关。
(二)校园足球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逐渐强调校园足球的重要意义之下,许多学校都已经提高了对校园足球的重视。但是在目前的状况下,我国校园足球教学的仍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青少年对于校园足球没有良好的认识与理解,这也使得青少年感受不到校园足球训练的魅力与乐趣。其次,教师的授课方式太过于传统,单一枯燥无味的训练通常会消耗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最后,目前我国的足球训练还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学生们在进行训练之后没有良好的总结与归纳,通常是训练呈现一种混乱的状态,效率极低。
二、初中“校园足球”教学理念
(一)学生主体理念
足球虽然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但其本身是一种刺激性与对抗性极强的体育运动。因此,对于身体快速发育的初中生而言,不科学的运动训练方式不仅无法产生积极效果,同时还会对其身体造成一定损伤,违背了其最初开设的价值。因此,教师在开展校园足球训练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坚持学生主体教学理念,围绕初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心理需求、能力基础等各个方面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能够精准执行教学工作,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全面发展理念
足球并非仅是“传停带射”四个基本动作所组成的体育活动,而是一项有着悠久传承历史的伟大运动。其本身具备了丰富的人文价值、生理科学以及战术理论,对学生的身心素质都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为此,在校园足球训练项目中,教师需要秉持全面发展理念,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发足球运动的教育价值。确保其能够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够一并建立学生良好的发展观念、思想态度以及心理情感,进而奠定学生良好的发展基础。
(三)终身体育理念
校园足球教学的本质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学习观念,并使其在生活中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进而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持续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将校园足球当做是一项阶段性教学,而是要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主动从兴趣以及理想层面来对学生进行引导。确保足球教学能够对学生今后的生活、职业以及学习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进而体现校园足球的完整价值。
三、初中“校园足球”训练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良好教学氛围,提升学生足球运动参与自主性
想要使初中校园足球教学以及训练效果更加理想,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机制,这就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足球教学应该以传球、运球、射门、守门等几大教学板块为主。确定基本的教学板块之后,教师还应该注意对其进行细致划分,例如,运球可以细致划分为断球、铲球、颠球等等,都有各自的动作要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足球实践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各自的特长以及缺陷来为其设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从而有效做到扬长避短,这样也使得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增强了竞技体育项目的团队性;其次,教师还应该将足球文化贯穿到足球教学以及训练中,定期带领学生观看亚冠、欧冠、亚洲杯以及世界杯等大型足球比赛项目,从而使足球文化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当足球文化在学校得到有效传播后,足球在学校中的受众群体势必会大大增加,从而使得校园足球教学以及训练的开展受到更多学生的欢迎以及认可,有助于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足球训练中,不仅促进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不断优化和创新足球教学和训练方法
适宜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促使教学任务更好的完成,也能够更快的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实际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因素,以精神层面的教导为主,借助训练的磨砺帮助学生认清自我水准、掌握现阶段技术层面的优劣点,并通过正确的引导与启发培养学生虚心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在自我反思、改变的途中逐渐成长。另外,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竞技水平,教师需要丰富自身教学手段,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契合实战展开教学,以此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并适当的组织实战训练,帮助学生通过实战训练检验、提升自我。
(三)打造校内联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通过开展校内联赛实战的方式,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于足球技能的应用能力,并使学生在竞争氛围的趋势下,自主了解更多有关足球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这种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并使校园足球获得专业化、规范化甚至是职业化建设。例如,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在每个班级中选拔出一只标准的足球运动队伍,并在每年固定时间内,召开校内足球联赛活动。
(四)建立科学的训练系统
我国校园足球的训练效果之所以不够理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科学系统的训练体系。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足球训练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足球的训练方式必须要具有高效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身体条件和适应能力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具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训练效率。另外,在训练的过程中也要适当的融入科学的体育理念,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最后,学校还应该做到实际情况与训练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改善而提高训练效率低下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校园足球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能,并且在持续的足球运动过程中,还可以同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反应与心理素质,能够有效奠定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需要正确认知校园足球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明确其发展方向。进而制定合理的足球训练方案,确保校园足球教学能够对初中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作用,并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的升级转型。
参考文献:
[1] 谭佳智, 张春志. 中学校园足球训练现状的探讨[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21):133-133.
[2] 陈卫鹏.初中生足球教学与体育核心素养的融合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8):49.
[3] 纪浩斌. 运用运动型教育模式实践初中校园足球[J]. 体育风尚, 2018(4):112-112.
[4] 施振华. 合理配置,科学使用:借助足球训练辅助器材开展校园足球教学[J]. 运动精品,2020,39(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