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大学生饮食消费逐渐多样化,饮食的选择更加丰富,同时也增加了相应食品营养安全问题,由于多数大学生寄宿在大学校园内,饮食起居相对不受管束,易忽视相应饮食安全问题。因此,普及食品与营养学知识十分必要[1]。本研究选取122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12月到2020年2月,旨在探讨为大学生开展食品营养学教育的效果并分析对于学生校内食品消费行为的影响,现进行如下总结报道。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研究时间为2018年12月-2020年2月,研究样本为122名大学生。纳入标准:纳入对象基础信息资料完整;对研究相关措施积极配合者;对入选本课题研究表示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无法进行有效语言沟通者;严重疾病或免疫功能缺陷者;中途退出研究者。122名大学生根据专业类型分组,61名未接受食品营养学教育大学生被纳入对照组,另61名接受食品营养学教育大学生被纳入分析组。对照组男34名,女27名;年龄19岁到24岁,平均年龄(22.21±0.42)岁。分析组男35名,女26名;年龄20岁到25岁,平均年龄(22.33±0.38)岁。入组大学生基础资料(年龄、性别)具有均衡可比性(P>0.05),可进一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形式调查分析两组大学生饮食行为与饮食态度。内容主要涵盖了食品安全营养知识、饮食习惯以及饮食态度三大类,通过直接选择的方式进行问卷的填写。
1.3观察指标
比对分析2组大学生食品营养安全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明知存在风险食品的消费行为。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调研内价值调查数据均由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对比检验,大学生食品营养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对明知存在风险食品的消费行为经X2检验,以率(%)表示,分析处理后,P<0.05提示研究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
2结果
2.1 比对分析2组大学生食品营养安全知识掌握情况
分析组大学生对于专业性食品营养安全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经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比对分析2组大学生食品营养安全知识掌握情况[n(%)]
2.2 比对分析2组对明知存在风险食品的消费行为
对照组大学生相比分析组对于安全风险的重视程度明显更低,2组数据经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比对分析2组对明知存在风险食品的消费行为[n(%)]
3讨论
通过调查研究大学生的食品消费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大学生饮食现状,明确食品营养学教育对于大学生健康饮食的影响[2]。
校内饮食相对更加注重快捷、方便,更加注重个人消费水平与味觉享受,对于热量控制与营养均衡等重视程度不足。现阶段伴随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更加注重追求生活品质,作为大学生主要摄入营养的途径,校内食品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身体健康,通过研究大学生对营养教育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实际饮食情况,能够明确食品营养学教育与大学生饮食健康水平的相关性[3]。本次研究表明,对照组大学生相比分析组对于安全风险的重视程度明显更低(P<0.05)。大学生食品消费态度、认知情况以及消费行为分离相对较为明显,提示大学生对于食品安全知识与营养情况的需求相对较高。分析组大学生对于专业性食品营养安全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为大学生开展食品营养学教育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改善大学生食品消费状况,提升大学生食品与营养学的科学素养,促进大学生个人生活品质的提升。
综上所述,食品营养学教育可有效提高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大学生食品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校内食品消费行为,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齐宇佳,张颖南.健康理念下产品认知与心理健康对大学生食品消费行为的影响性研究[J].经济师,2019,(10):212-213.
[2]李宁,宋莲军,黄现青, 等.农业院校大学生食品营养学公选课教学改革探讨[J].河南农业,2019,(24):19-20.
[3]赵颂宁,张燕,陈艳, 等.《食品酶学》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 ——以"双一流"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为背景[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9,55(5):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