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探究
马宏鸿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马宏鸿,.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探究[J]. 中国音乐学报,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7028.
摘要:
核心素养培育是小学音乐新课标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应及时更新相关教学理念,增强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综合感受,不断发展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与实践素养。在音乐教育的背景下,核心能力的概念可以用来指导专注于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能力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28
基金资助:

目前,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成了教师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在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按照一定的层级,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一步一个台阶,引领学生在攀登音乐高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进而实现音乐素养的进阶。

一、核心素养培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一)推动学科教学创新

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重视核心素养培育可以较好推动学科教学创新发展。在新课标理念支撑下,小学音乐教学也开始关注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也要求教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生的学科学习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元素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同时也给教师带来更多的新型教学理念,助力学科教学的创新发展。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和传递,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应该从音乐中获取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培养出健康的情感态度和积极的价值观。就比如一些流传千年的古典音乐、还有一些近代的“经典音乐”,抑或当下流行的音乐,不论是何种音乐类别,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从轻快、活泼的音乐中变得开朗、愉悦,也可以从庄重、宏伟的爱国歌曲中获得心灵启发。音乐能够引导学生转变情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取向,争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如此,音乐的育人功能也有助于音乐教育的持续深入和发展。

(三)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也能够较好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音乐课堂相对来说比较粗糙,导致课堂教学深度比较一般,很难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但在学科素养培育视域下,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多种音乐基础技能,同时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也可以得到不断锤炼,逐步具备较强的音乐艺术素养。这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来说是极为有利的,显著提高了小学教育的整体效果。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一)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习情感

作为一种听觉艺术,音乐以声音的动感给人以听觉的刺激,并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但音乐比较抽象,缺乏感性色彩,与学生的感性认知存在较大的距离,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此,笔者首先创设音乐情境,将音乐融入具体的场景,实现情与景的交融,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美,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其次,增强音乐的感性,调动学生的视听兴趣,将学生引入聆听状态,催生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作品,使学生喜欢音乐。

(二)创设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需结合实际情况对评价主体进行调整,通过不同的评价主体带给学生心理的感受,并形成评价联动机制,使评价的效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对单一的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改变,通过增加家长、学生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其次,需对评价方式进行有效调整,使评价内容不只是关注学生的唱歌情况,还需要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利用起来。此外,需要将评价内容的多元化重视起来,既要考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音乐知识的学习情况,也要考虑到学生各项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通过综合测评,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评价机制的探究,确保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能够得到尊重,并使学生的个性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三)创设音乐问题情境,降低学科教学难度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入问题情境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目前很多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中都处于被动学习态势,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层次化教学问题,并使用课堂提问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科教学过程中。这样一来,音乐课堂教学的难度就会显著降低,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成效。教师在具体设计音乐问题情境的时候,应该充分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做好问题趣味性与知识性的平衡。在课堂教学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化趣味问题导入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推进,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具有一定深度的学科问题,带领学生认识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点。在课堂总结阶段,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归纳课堂教学的问题,带领学生巩固本节课学习到的各个知识点。

(四)以欣赏促进学生的审美感知

音乐审美需要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和品悟。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把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音乐感知不同于美术感知,它不是依靠视觉器官进行感知,而是借助听觉器官进行感知。音乐感知是音乐审美的前提,当学生有了良好的审美感知时,才能有效地进行审美理解、审美表现与审美创造。音乐感知首先是对音响的感觉与知觉,是人耳在听到音乐信号后,对音乐形成的整体印象。音乐感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主要是对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调、音色等要素的感受与理解。音乐感知能力是音乐的核心素养,感知能力强的人擅长欣赏,容易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并与音乐融通。

总结: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音乐技巧与音乐情感的培养,并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重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深入剖析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并基于此设计教学方案,提高学科教学的科学性与系统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音乐学习与自己生活的联系。总之,感受音乐既需要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自己的操作与体验。

参考文献:

[1]王铄.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23(31):12-13.

[2]季玉堦.“双减”背景下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路径[J].学苑教育,2023(23):94-96.

[3]吴桂华.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3(22):155-157.

[4]陈琳.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J].教育界,2023(21):80-8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