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徐小凤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徐小凤,. 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 当代音乐研究,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420.
摘要: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它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有效辅助我们音乐教师进行教学实践,也能够成为师生之间分享与沟通的桥梁,还能让资源共享的学习概念进一步深化,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可以改善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高我们课堂的教学效率,更能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本文从小学音乐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为学生开拓一片更为广阔的音乐视野。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音乐教学运用
DOI:10.12721/ccn.2024.157420
基金资助: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电脑、电子白板、音响、课件等硬件,结合音视制作播放软件,将图、文、音、像进行有效的整合,借助信息技术,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帮助学生有层次地理解音乐作品风格、音乐形象、音乐情感,也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还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学生音乐的鉴赏能力,也能让学生听课的注意力长时间保持集中,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课堂气氛,还能丰富我们的教学方式,保证课堂的质量,丰富了音乐课堂的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率。下面我就通过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是怎样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不需要强制,而是要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进行创设情境的教学,就会把学生带到作品特定的情境的氛围中,启发学生去学习、去探索、去理解音乐作品,它是我们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也为音乐课堂带来生机和活力。例如:在教授《蜗牛与黄鹂鸟》一课,我为了让学生能够轻松地学习歌曲,我通过创设一个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情境,先是出示大森林的小动物的图片,带学生来到大森林里看见很多的小动物们,引出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在情境中引导学生为小蜗牛加油的时候,我会用课件展示歌曲的难点节奏,再和小蜗牛唱歌时,我课件出示的是歌谱,当为小蜗牛庆祝时,我课件出示的是与小蜗牛一起表演的画面,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习兴趣也很浓厚,很轻松地就学会了歌曲。再如:在学唱《洋娃娃与小熊跳舞》一课时,我通过多媒体视频,直接把学生带入“圈圈舞”的舞会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什么是圆圈舞,比起我用语言去给学生讲解,学生能直观的了解一些,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圆圈舞”是一种民间集体舞,是人们手挽着手,围成一个圆圈,边歌边舞边转边跳的舞蹈,这样在教授课的中间表演环节,我教授学生几个简单的舞步,学生就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去体验音乐和表现音乐,参与表现的欲望也都很强烈,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策略,解决教学重难点

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如果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就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所以在设计一节课时,我们要考虑怎样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音乐作品中的重难点,学生学起来怎样才能易于接受,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我们的教学策略,就会提升我们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洗手绢》一课,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歌曲的强弱的变化,我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歌谱的强弱拍下分别做一个实心的圆形和一个空心的圆形,让这两个不同的圆形分别代表强弱拍,当播放歌曲时,课件中的圆形也会随着旋律进行强弱的变化,这样就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了歌曲中强弱的变化,也解决了歌曲中的难点,达到了音乐课的实效和高效。再如:在教授《龙咚呛》一课,我为了让学生区分哪个乐句用鼓伴奏,哪个乐句用镲伴奏,我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件中找到用鼓和镲的伴奏的乐句,分别对应插入了鼓和镲的图片,然后再通过我的引导,带领学生更好地分角色表演歌曲,这样也为我的授课节省了很多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是参与实践活动,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轻轻松松地解决了歌曲的重难点。

三、运用信息技术欣赏音乐,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具有很多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都不是很足,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欣赏音乐和理解音乐。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就能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相结合,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就有很多乐曲,让学生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那我们就可以结合音乐作品的内容,用PPT或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掌握乐曲的主题旋律。例如:在欣赏《牧歌》一课,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乐曲主题旋律的高低变化,并熟记主题旋律的次数,我在课件中出示主题旋律,并根据主题旋律的音高变化,做出旋律线的走向,引导学生边听乐曲,边来跟着旋律画旋律线,这样学生就很好地感受了主题旋律的音高变化,也能更好地记忆主题出现的次数。再如:在欣赏《糖果仙子舞曲》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我通过播放《糖果仙子舞曲》的动态旋律图形谱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音乐,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的同时,也让学生更多的发现音乐的美。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欣赏音乐,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实现更大的教学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通过丰富的视频、动画、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音乐不在单调枯燥,也能很好地营造我们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也提升了学生的品味和审美能力。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们不能过于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忽略了学生本身的发展,我们要找准信息技术这个多媒体在我们教学时使用的最佳时机,合理地给学生设置最适合的信息化课件,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还要积极观摩优秀的音乐教学活动,多取长补短,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这样在我的音乐课堂中,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才能发挥它的最优功能。

参考文献:

[1]韩丽艳, 王秀敏, 安立奎. 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06(2) : 19-20 .

[2]尹爱青. 学习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 人民音乐出版

[3]周筱娟.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时代, 2020(10):87-8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