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视域下的音乐教学是把游戏活动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它赋予抽象的音乐知识以形象的表达,让幼儿积极主动地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并在游戏过程中学习音乐知识技能,感受音乐独特的艺术美感。游戏视域下的音乐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他们的思维,引导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深化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音乐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应该重视游戏视域下音乐教学的价值,组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习音乐、感知音乐,进而实现游戏与音乐的深度融合。
1.在幼儿音乐活动中开展音乐游戏的意义
(1)音乐领域的需要
音乐领域不同于其他的领域,无法激发幼儿兴趣的音乐活动枯燥无味,从而使幼儿无法在音乐活动中做到全神贯注,经常在音乐课堂中走神,难以完成预期的音乐教学目标。幼儿年龄较小、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音乐活动中融入游戏,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能使幼儿积极参与到音乐游戏当中去,既会让音乐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又能加深幼儿对音乐的理解程度,能让幼儿真正地在音乐课堂中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
(2)有助于调动幼儿身体协调性
用音乐游戏的方式来开展音乐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在游戏互动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幼儿在音乐游戏中能感受到音乐活动本身的魅力,全身心投入音乐游戏中,在音乐的律动中玩耍,能使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得到发展。在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活动,也能有效地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音乐教师可以设计肢体动作,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摆动手臂,从而不仅能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音乐课堂中,还能让幼儿更好地把握音乐节奏,更好地调动幼儿的身体协调性。
(3)有助于增加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学前幼儿具有好奇心强、无法集中注意力等特点,如果教师使用传统的音乐活动方式,音乐活动会变得枯燥无味,让幼儿无法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学习中去。音乐游戏能增加音乐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对音乐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音乐教师还可以在音乐游戏中增加一些竞争元素,还可以设置相对应的奖励方式,这能让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游戏活动中,并对下一次的音乐活动抱有期待,长此以往会使幼儿爱上音乐活动,在音乐活动上能更加集中注意力,这样有助于教师在组织好音乐活动的基础上,实现对幼儿的“乐教”。
3.幼儿音乐活动教学中开展音乐游戏的路径
(1)科学设计游戏
很多幼儿在家里面受长辈宠爱,使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他人分享和合作。因此,教师在开展音乐活动之前,应该先对幼儿的脾气秉性有一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设计音乐游戏,尽量引导幼儿互帮互助,加强幼儿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协作能力。例如,在教学儿歌《丢手绢》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边学习这首歌,边做丢手绢的游戏,在游戏中增加幼儿之间的互动性,让幼儿提高集体意识,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精神,让幼儿不只体会到音乐活动的趣味性,还从中得到成长。
(2)有针对性设置游戏
因为音乐属于视听艺术,所以如果教师在幼儿园开展音乐游戏活动时仅局限于演唱和倾听欣赏,往往不能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音乐游戏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活动氛围的活跃度并加强对幼儿活动兴致的调动。教师应该设置一些具有较强针对性的音乐游戏活动,以“音乐节奏训练”为例,教师可以开设模仿小动物行走的音乐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模拟动物的动作,如,教师说:“小兔子来了。”幼儿则模拟小兔子蹦蹦跳跳的行走姿态,感受明快和轻盈的旋律。教师说:“大熊猫来了。”幼儿则学熊猫慢悠悠、憨态可掬的行走姿态,感受舒缓的音乐旋律等。在这样的游玩活动中,原本枯燥乏味的音乐活动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且语言明快简单,能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参与兴趣。充分感受到四分音符、一分音等旋律的变化,更容易掌握歌曲技巧与常识。
(3)加强教化功能
音乐游戏活动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品德情感。通过系统科学的歌唱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品德与情感的提高。从而推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综合发展。把歌唱游戏运用到幼儿的音乐教学中,能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教育,从而健全幼儿的品性。比如,在《朋友》这首歌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实际特点入手,开展“手拉手,一同走”的音乐游戏活动,并播放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接着引导幼儿制作带有音乐的卡通贺卡,并与其他幼儿互相赠予,以表达对朋友的关爱与祝愿。当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随意扩展活动,启发幼儿的探究与思索:“除了朋友之外,你还应该把你的祝愿和关怀给谁呢?”幼儿可能会说“亲人”,还可能会说“环卫工人”等,教师可以在今后发展中引导幼儿采用各种艺术的方法给别人以关怀,从而提高幼儿的修养。
(4)注意创造力的培养
幼儿音乐活动的目标之一,就是对幼儿创新精神的教育。由于幼儿的思维活跃,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性。所以在教师开展音乐活动时,必须重视对幼儿思维的启迪和创新的教育,并指导幼儿积极参与到音乐游戏活动中,以教育幼儿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创新思维。如,教完了“do、re、mi”等七种基础的音符以后,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来设定歌曲,以便设计游戏活动,并采用律动来作曲。例如,请七名幼儿扮演“小矮人”,并分别标出数字1~7,七个幼儿在音乐游戏活动中可以自由变化方位,并以此为基础编创歌曲旋律,接着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并试唱简短的歌曲,教师与其他幼儿加以评价,挑选出较为生动的一个音符。这既可增加音乐活动的趣味性,也可激发出幼儿的聪明才智,提高幼儿的音乐创造力以及想象能力。此外,幼儿教师也可以综合利用肢体动作,通过肢体动作表达幼儿对这首歌曲的理解,让幼儿能跟随该首歌曲的音乐节奏,进行有节奏的身体摆动,从而让幼儿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的运动变化,提高幼儿的表现力,更好地完成幼儿音乐教学的目标。
总而言之,音乐是一种表达人们思想情感,反映日常生活的艺术。同时,音乐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是进行美育的有效手段,应该最大限度地挖掘音乐的育人功能,推动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玩游戏是每个幼儿的喜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将音乐教学与游戏进行充分融合,设计并创造出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游戏化教学,让幼儿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进而不断提高幼儿的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金雪萍.幼儿情景化教学组织策略——以小班体育活动“开车啦”为例[J].西藏教育,2021(08):52-54.
[2]钱怡静.对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方法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34):59-60.
[3]林秀娟.幼儿园音乐游戏化教学实施探究[J].教师,2022(14):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