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再次兴起,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转向中医治疗子宫肌瘤。中医认为,子宫肌瘤的形成与体内的气血失调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达到治疗的效果。中医疗法常常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方式来消除子宫肌瘤,因为这些方法可以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许多患者选择中医治疗的原因之一是中药对身体的副作用较小,在治疗子宫肌瘤的过程中,基本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反应。而且不仅止痛效果好,调经功能也比较显著。一些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甚至痊愈,这为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提供了有力证据。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患者耐心配合,并且在治疗期间注意调整饮食习惯、生活作息等方面,以期达到更好的疗效。随着对中医的认可逐渐增多,相信中医在治疗子宫肌瘤上的优势将逐渐显现,这也为育龄女性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与希望。随着中医理念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学者建议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为子宫肌瘤实施干预。本研究选入我院在2022年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病例,经资料分析整理形成以下报道。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选入我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病例,结合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9.5±3.3)岁;病程5个月~7年,平均病程(3.6±1.1)年;肌瘤直径3.7~5.2cm,平均(4.3±0.2)cm。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9.8±3.2)岁;病程半年~7年,平均病程(3.7±1.0)年;肌瘤直径3.8~5.3cm,平均(4.4±0.2)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诊断与《中医妇科学》关于子宫肌瘤的标准相符,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检查结果均显示子宫有不同程度增大迹象;③意识清晰,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宫颈疾病;②患有全身重要脏器病变;③有子宫手术治疗史;④对本研究应用药物有过敏史;⑤意识不清或精神疾病;⑥中途转手术治疗。
2.3治疗方法
对照组以西药米非司酮(浙江仙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551)进行治疗,要求每次口服10mg,每日治疗1次,从月经周期第三日起晚睡前用药,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采用中医方案治疗,调制活血化瘀中药要求口服治疗,药方包括:淫羊藿、鸡血藤、薏苡仁各15g,桂枝、红花、香附、当归、牡丹皮、赤芍、茯苓各8g,台乌药6g,加水熬制600mL药汁,要求早中晚各服用200mL,持续服用三个月。
2.4观察指标
①评估比较不同方案疗效,痊愈代表在接受治疗后症状及肌瘤基本消失,子宫体积恢复正常。显效表示治疗后症状改善,子宫体积明显缩小。有效表示在治疗后的症状和子宫体积有所改善。与上述内容不符即为无效。②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从胸闷不适、月经不调、小腹包块、胀满、腹痛等方面评估中医证候积分,积分在0~6分之间,最高36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4]。③对比两组改善效果,包括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月经量。④记录出现的恶心呕吐、潮热、头晕乏力等症状,对不良反应进行评估比对。
2.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
3.2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
3.3两组相关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子宫体积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4讨论
在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中,对待子宫肌瘤的方法主要包括调理气血、活血化淤。一些中草药如当归、川芎、桃仁等常被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以促进气血的运行,舒经通络,化淤散结。在配合饮食的调理和适宜的运动,往往可以收到一定的疗效。此外,中医理疗如针灸、拔罐等也可帮助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帮助子宫肌瘤患者恢复健康。对于寻求自然疗法或替代疗法的患者来说,可以考虑采用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结合饮食调理、中药疗法及中医理疗,从根本上调理身体,缓解症状,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同时,科学的运动和心理舒缓能够帮助患者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应该综合考虑中医和西医的优势,因人而异,选取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并坚持治疗过程中的饮食调理和运动锻炼。相信在医学界的不断探索和进步下,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会越来越科学化、个性化,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和选择。
中医提倡要积极保护女性子宫功能,同时去除肌瘤病症,通过活血化瘀方对症处理可取得良好的疗效,药方含有淫羊藿、鸡血藤等重要中药,比如红花可帮助活血散瘀,鸡血藤与赤芍则能活血补气及补血活血,当归使其滋阴养血,薏苡仁发挥利水渗湿的作用,桂枝则能温经通脉,牡丹皮帮助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而淫羊藿则能补肾强筋。在这些中药联合应用下,共同发挥温经通脉和活血化瘀的作用,帮助消炎、消肿以及解毒。有研究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有效率达到98.00%,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似。本研究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同时证实该药方可缩小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改善症状,减少月经量,所以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较为(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10.00%,且症状轻微,无需干预处理,得益于红花等药物在祛瘀止痛和活血化瘀方面的功效,改善了子宫肌瘤症状,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养血补气,整体应用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子宫肌瘤,建议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在保障疗效的同时,缩小肌瘤和子宫体积,改善症状,应用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宋微,杜雅娟.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6(12):44—45.
[2]于淼,张丽延.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9):127—128.
[3]王晓娟.中医活血化瘀法对子宫肌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8,2(19):98—99.
[4]唐金梅.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5(1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