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模式。管理会计可作为企业竞争的有利因素,管理会计所提供的财务数据及非财务数据,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使得绩效评价工作更具科学性,有利于提升绩效评价高度、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管理转变,优化企业经营决策。下文就管理会计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管理会计与企业绩效评价两者相互关联,企业开展绩效评价时,需要参照相应的数据,如财务数据、业务数据,而管理会计所提供的财务数据及非财务数据,可以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使得绩效评价工作更具科学性,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与进步。关于管理会计在企业绩效评价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重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升绩效评价高度
绩效评价作为考核和评价业绩的一种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涉及员工的工作能力、态度、成绩,承担着企业对员工管理、激励的作用。企业开展绩效评价,其目的在于有效发展员工和企业的关系,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岗位的忠诚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上的保障。现阶段,部分企业为了获得良好的绩效评价效果,企业灵活采取各种措施手段,其中管理会计被企业广泛应用。关于企业管理会计在提升绩效评价高度上,管理会计能够有效提供财务数据、KPI指数,这些数据能够地有效对员工的工作情况予以表现,提升企业绩效评价地科学性,保障绩效评价结果。
(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发展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挑战方面,主要是来源于企业的外部竞争与内部的管理。在具体表现上,企业为实现可续发展,内部管理上需要实现高效性,企业的各项业务工作上,需要达到相应的标准,从而使得各项业务形成合力,实现这一目标,管理会计应用到绩效评价中,企业能够重视管理体系的健全,保障管理会计和绩效评价质量。另外,通过平衡积分卡的设定,也可以发挥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员工能够参与到绩效评价当中,通过合理地奖惩,给予员工相应的物质精神刺激,提升企业内部人才优势,综上所述,注重管理会计的应用有助于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三)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管理转变
管理会计对于实现管理和会计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在管理会计的推动下,企业能够对于市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良好的预测,进行全面的战略规划以及经营决策,完成编制预算。企业完善绩效考核,有利于提升绩效评价作用,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约束。部分大企业经营规模较大,往往采取等级式管理,管理涉及众多部门,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覆盖管理会计的各项指标,灵活应用管理会计,将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应用在企业绩效评价当中,设定计划指标、奖惩措施,细化预定计划和各项指标,有效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明确不同部门对于企业总目标的作用,发挥各部门潜力,实现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管理转变。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绩效评价的具体应用
关于管理会计在企业绩效评价的应用主要涉及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的信息化等方面,下文就企业绩效评价具体应用情况进行论述。
(一)预算管理的具体应用
企业在开展绩效评价时,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利用预算管理系统实现对员工的考核,实现对员工的激励。企业在制定绩效目标时,重要的参考指标为预算管理目标,企业在实现预算管理目标的时候,也应该力图实现绩效目标,确保预算管理目标与绩效目标相同,通过此种方式,保证企业的运营效率,保证企业各项目的平稳运行。企业实现预算管理可以得到更多的数据,从而实现绩效评价目标,保障绩效评价工作开展。
(二)成本管理的具体应用
现阶段,部分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有效地开展绩效评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实现企业经济的发展。关于企业绩效评价,其中成本、利润作为绩效评价的焦点。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企业的成本和员工薪酬都是企业需要管控的重要指标。企业将自身利润与员工绩效相关联,有利于促进员工积极性,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以企业销售环节为例,企业应当对销售成本进行合理管控,将销售人员的薪酬与企业绩效评价相联系,实现绩效评价作用的发挥,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企业增强成本管控。
(三)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的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实现发展的关键,因此,就企业而言,可以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健全绩效评价体系,利用大数据、云会计等手段,健全企业各部门数据,对于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进行合理管控,变革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升工作人员的效率,减轻财务人员工作压力,另一方面,提升各部门数据的时效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
三、企业传统绩效评价存在的缺点
现阶段,部分企业依旧采取传统绩效评价方法。传统绩效评价将财务指标作为评价的重要参考方面,将不同级别的目标实现分层量化,来进行预算评价和管理,传统的绩效评价具有相应的优点,它能够较为直观的表现企业当前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然而,对于企业的长足发展而言,绩效评价所反映的指标难以适应企业发展,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关于企业传统绩效评价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评价全面性存在不足
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营过程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单纯依赖财务指标,使得绩效评价出现一定的片面性,难以全面展现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导致管理者因为掌握的信息资源不够充足,造成管理者进行决策和判断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现阶段,企业在实现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内外环境均处于变动状态,受到制约因素较多,部分非财务指标作为相关性因素,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因此,企业也随之注重这些非财务指标在绩效评价中所发挥的功用性。因此,绩效评价模式也应不断调整,适应企业的发展,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从而推动企业的长足发展。
(二)企业未来经营管理机遇和风险关注不足
传统绩效评价关注于企业以往静态事项,通过过去的数据进行计划的制定,因此,难以较好地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未来的预测,导致绩效评价失衡。使得企业管理者对资产的管理与监督水平缺失,容易造成企业的资产出现流失。另外,传统绩效评价依赖财务指标预测企业未来发展,然而,市场经济形势变化具有多样性,单纯依赖单一方法预测,难以实现对经营管理出现的风险和机遇进行预测。
四、管理会计在企业绩效评价的问题
关于管理会计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引入时间也较晚,因此,应用实践上还有所不足,管理会计的可操作力度不足。现阶段,许多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时,对于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明显欠缺,绩效评价缺乏优质的人才队伍保障,评价指标灵活程度还有所不足,具体问题表现如下。
(一)绩效评价缺乏优质的人才队伍
随着绩效评价的不断发展,管理会计、预算管理也随之应用其中,为了推动绩效评价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加,同时,也需要这些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工作工作能力,然而,现阶段,管理会计的职能人员构成以财务部门、成本核算部门为主,因此,缺乏专业的管理会计队伍,部分分企业的优质的人才队伍缺乏。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企业发展着重于硬件方面建设,在人才队伍培养方面,重视程度有限,并未根据企业发展的情况,建立相关的培训机制、考核机制,使得财务工作人员对于管理会计应用能力有限,无法在绩效评价中灵活应用管理会计。另一方面,部分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对自身认知程度不足,缺乏良好的职业规划,欠缺学习精神、探索精神,同时,由于企业的重视程度欠缺,因此,对于财务人员的管理工作落实不足,因此,财务人员应用管理会计在绩效评价中显著不足。
(二)管理会计认识与重视不足
企业对于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会影响绩效评价建设,虽然,我国企业对绩效评价越来越重视,然而,现阶段,部分企业存在管理会计认识与重视不足的问题。其原因在于,我国管理会计起步较晚,理论与实践上存在脱节,管理会计在企业绩效评价应用不足。具体表现为,部分企业构建绩效评价体系时,由于管理会计软件开发滞后,因此,没有把管理会计纳入到绩效评价体系当中,忽略了管理会计所发挥的作用。由于欠缺管理会计的相关指导,导致企业绩效评价的全面性有所不足。另外,企业在管理会计建设上还有所不足,因此,具体应用于绩效评价中作用发挥不足。因此,企业需要重视管理会计工作,从而将其更好地应用于绩效评价中。
(三)评价指标灵活程度不足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对绩效评价不断地引导和调整。部分企业规模较大,由众多部门组成。随着管理会计的应用,部门企业缺乏对管理会计指标的分析,缺乏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企业并没有依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管理会计指标,管理会计指标的功用性欠缺,企业绩效评价不能发挥实际效果。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在开展绩效评价时,缺乏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管理会计指标的设定实用性欠缺,基本依据现成绩效评价体系开展,在这一形势下,无法适应企业自身管理需要,不能适应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管理会计具备较强专业性,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灵活性欠缺,管理会计和财务数据相偏离,不利于企业绩效评价开展。
五、管理会计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对策
基于上述管理会计应用问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否则影响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企业无法实现良性发展。因此,企业需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基于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持、提高认识与重视程度、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等措施,优化管理会计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一)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持
企业绩效评价工作需要相应的专业化人才开展,因此,为了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具备一支专业化绩效评价人才队伍。在具体策略上,一方面,基于企业实际工作开展方面,企业需要健全培训机制、考核机制,企业需要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培训、考核活动,给予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管理会计能力,同时,对于全体工作人员而言,也应采取全员培训会议的形式,提升全体员工对于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明确企业绩效评价中的角色认识,提升企业内部全体工作人员的管理会计素养。另一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而言,需提升自身的重视程度,明确管理会计对于绩效评价的重要程度,将管理会计作为职业工作的一部分,因此,需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将其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用积极的态度迎接工作,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管理会计应用能力,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企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人才队伍支持,而人才也面临了严酷的竞争环境,因此,需要不断进步才能满足绩效评价工作,实现企业发展。
(二)提高认识与重视程度
企业管理层需要提升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企业相关人员应转变思想观念,从而推动管理会计的应用,从而实现高水平的绩效评价。在具体落实上,第一,企业需要明确认知到管理会计同绩效评价之间的关系,获取可靠的数据,充分地利用财务数据,打造数据传递渠道,实现绩效评价的真实性。企业需要结合自身人员结构、实际经营情况应用管理会计,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第二,管理会计需要全员参与,企业领导层面需要明确认知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转变自身的思想理念,突破原有的传统思维,能够带领员工参与其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和推进工作。第三,企业需要积极引进管理会计软件,同时,安排专门的人员掌握软件应用,借助软件落实管理会计职能,减少统计工作量,利用软件为绩效考评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第四,企业需要重视会计人员职业技能,有意识引导财务人员加强对于管理会计方面的学习,加深管理会计认知,保障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可以实现对管理会计的应用。为财务工作人员提供后续教育,建立专业的会计队伍,有效开展绩效评价。
(三)创新绩效评价体系
企业需要创新绩效评价体系,涵盖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增设经济增加值指标,实现对当前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反映。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经济增加值,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目标进行调整,实现绩效评价的有效落实。另外企业还应强化平衡积分卡,设计科学的综合性指标,在创新绩效评价体系上,具体可以划分如下。
第一,关于基层绩效。企业实施绩效评价时,在实现核算时,需要融入管理会计,扩大管理会计的功能。以生产部门为例,对于现阶段的工作成本要进行核算。对于采购部门,需要核算市场信息采集成本。对于营销部门,应注意业绩成本的核算。总之,需要对各类业务成本需要实现综合性计算,探究企业成本的绩效规律,实现企业成本的全面评估。
第二,企业绩效渗透管理会计。企业需要对管理会计实现纵向延伸,对相关部门的成本控制进行量化。以生产部门为例,需要实现对生产环节全方位把控,为预算评估提供更为精确的条件。对于采购部门,企业需要明确关注采购事项,对接生产成本。对于市场部门,需要对业务收益进行准确把控,对营业预期实现预算。总之,需要对企业内部管理实现强化。
第三,关于运营绩效。企业利用管理会计控制运营环节成本时,需要建立全面的绩效考核指标,较好地应用平衡计分卡,实现财务数据的汇总。企业在开展后续管理时,需要对财务数据的合理性量化,防止出现采购过量。在营销环节上,要实现分解细化,实现生产绩效的有效对接。在生产环节上,确定会计评价量值。
结语
管理会计应用于企业绩效评价中具有一定的难度,企业管理层以及财务工作人员需要意识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对于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明显欠缺,绩效评价缺乏优质的人才队伍保障,评价指标灵活程度还有所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持、提高认识与重视程度、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等措施,优化管理会计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总之,企业实现发展,需发挥管理会计信息化功能,扩大管理会计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家红.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绩效评价分析[J].预算管理与会计,2023,(11):49-52.
[2]张振宇.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3,(07):163-165.
[3]赫宇.战略管理会计视角下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23,33(06):18-20.
[4]张杨婷.管理会计在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中的策略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1,(04):177-179.
[5]王义华.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0,(24):107-108.
[6]高靖宇.管理会计视角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山西农经,2020,(22):128-129.
[7]梁美怡.管理会计在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中的策略[J].中国市场,2019,(28):14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