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李明灿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明灿,. 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J]. 中国音乐学报,2025.2. DOI:10.12721/ccn.2025.157018.
摘要:
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还能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和情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音乐教学效能,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本文将从正确把握作品主题、紧扣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创设浓厚单元情境三个方面,探讨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以期为音乐教育提供启示与参考。
关键词: 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DOI:10.12721/ccn.2025.157018
基金资助:

在小学音乐教育领域,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引入为传统音乐教学带来了革新与活力。其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更加注重整体性、连贯性和深度性,以单元为单位,围绕某一核心主题或概念,整合多样化的音乐资源和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音乐之美。因此,探讨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对于提升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实施价值

(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大单元教学通过整合音乐鉴赏、音乐表达和音乐创作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艺术表现力。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音乐活动中,如音乐欣赏、合唱、演奏和创作等,提升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其注重将音乐与文化相结合,通过学习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效率

大单元教学将零散的音乐知识点整合成系统化的单元内容,各课时之间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和递进性,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音乐知识体系。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故事引入、游戏化教学、多媒体辅助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大单元教学还注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一)正确把握作品主题,确定单元教学主线

在运用大单元教学以促进音乐知识的深度融合时,教师需预先精准捕捉单元的核心主题,并以此为基石,精心铺设教学的主脉络。以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的朋友Do Re Mi》为例,该单元巧妙地融合了“Do Re Mi”的启蒙、“七个小兄弟”的趣味学习、音乐游戏“小音符找朋友”的互动体验,以及竖笛练习的基础技能培养,共同编织了一幅关于友谊与音乐探索的画卷。教学之初,教师以温暖而贴近生活的问题作为引子,自然地将学生的思绪引入课堂:“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谁是你最亲密的朋友呢?他们给你带来了哪些欢乐?”学生纷纷分享自己的友情故事,课堂氛围随之活跃起来。随后,教师巧妙地将话题转向音乐世界,讲述起“Do Re Mi”这七个音符如同孩子们的朋友一般,手牵手共同演绎出无数美妙的旋律。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不仅学会了这七个音符的歌唱,还通过观察它们在五线谱上的位置,直观地感受到了音乐语言的独特魅力。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鼓励学生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轻声哼唱歌词,进一步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之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教师还巧妙地设计了情境模拟环节,让学生化身歌曲中的角色,通过肢体语言的表达,共同演绎出歌曲中蕴含的“友谊精神”,让学生深刻体会音乐的艺术性。紧接着,教学进入了《七个小兄弟》这首歌曲的学习阶段。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仿佛置身于“白雪公主”童话世界的场景,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七个拥有神奇力量的小矮人,能够创造出千变万化的音乐旋律。为了加深学生对歌曲旋律及情感变化的理解,教师组织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合作创编中,感受音乐节奏变化所带来的不同情绪体验。

(二)紧扣学生核心素养,深入分析单元重点

在大单元教学的广阔框架下,教师应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深入剖析单元教学重点,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及创意实践能力的综合发展。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天的歌》为例,该单元精心设计了“嘀哩嘀哩郊外去”、“春天来了”等歌曲学习,以及“异曲同唱”音乐游戏和“旅行之歌”集体舞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全方位、沉浸式的春日音乐之旅。教师首先以“春天”为主题,精心设置了课前情境,通过播放《春天来了》的旋律与春意盎然的旅行图片,引导学生调动个人生活经验,分享各自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学生在歌曲的引领下,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怀抱,跟随旋律轻轻哼唱《春天来了》,并自然而然地展开了关于春天景象的想象与讨论,探索如何用歌声和动作去捕捉春天的美,这一过程悄然间点燃了学生的创意火花,促进了其艺术表现力的萌芽。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步入《嘀哩嘀哩》的音乐世界,利用多媒体技术构建了一个寻找春天的奇妙旅程。学生仿佛化身为歌曲中的小朋友,随着歌声的指引,在心中绘制出一幅幅生动的春日画卷。为了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分配角色,通过动作创编来诠释歌曲中的春天元素,让每一个音符都跳跃着生命的活力。学生在互动与创作中,不仅加深了对歌曲情感的理解,也深刻体会到了音乐与自然、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最后,大单元教学的活力在“异曲同唱”音乐游戏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学生分组进行乐谱练习,时而独立探索,时而团队协作,这种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不仅检验了他们对本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并在其心中种下对音乐无限热爱的种子。

(三)创设浓厚单元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在探索大单元教学之旅中,教师应致力于构建一个跨越传统与现代、融合知识与情感的广阔舞台,将零散的知识点编织成一幅幅生动的文化画卷,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深刻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乡音多喜乐》的教学为例,教师可通过展示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节日故事,悄然间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文化深处的大门。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开始细细品味《五月五赛龙会》等歌曲,歌曲中的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化作了龙舟上的桨,带着他们穿越历史的长河,亲身体验那份热烈与激情。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鼓励学生将“五月五赛龙会”的热闹场景融入歌曲演唱之中,通过创编划船的动作和模拟赛龙舟的呐喊声,将歌曲的情感表达推向高潮。学生在欢快的旋律中,仿佛化身为奋勇向前的龙舟队员,深刻感受到人民对于传统节日的热爱与传承。紧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踏上了《抓妈荷》与《采莲谣》的文化探索之旅。通过讲述这两首歌曲的地域背景与民俗风情,学生仿佛被带到了一个又一个充满诗意的江南水乡。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中,学生轻声吟唱,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化作荷叶上的露珠,闪烁着文化的光芒。他们在这悠扬的歌声中,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温婉与柔情,也体会到了歌曲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在鉴赏中进一步丰富情感体验,在体验中深刻感知艺术魅力,并滋养与升华自身的审美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是提升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正确把握作品主题、紧扣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创设浓厚单元情境等策略的实施,教师得以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音乐学习环境。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继续探索和不断完善相关策略的应用方式和方法,以期取得更加显著的育人成果。

参考文献:

[1]王芝君.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探究[J].华夏教师.2022,(26).

[2]陶春晓.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师教育改革[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2).74-7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