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重要方式,其对于促进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现代化工业的动力和基础,如果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受限,将直接影响国家整个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步。因此,如果加快推进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就成为其中的重点。
1电气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气自动化技术不是单一的一种技术,其综合的技术有信息、计算机、传感器、电机电器等,这些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共同配合发挥作用,使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较高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可控性与综合性强,实现了控制和监督的自动化等优点,在时代日新月异的今天,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许多发展领域都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该项技术的广泛运用,不仅可以极大节省人财物,实现自动化工序,还可以提高各个企业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帮助企业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我国有许多诸如技术、资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提升了我国自动化智能程度,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电气自动化也保持着先进水平。但是,因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需要多种技术的支撑,使得其自身发展受到诸多影响,因此,只有完善优化其所需的各种技术才能推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入。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在我国逐渐步入科技时代的过程中,电气工程领域需要对自身的程序编制环节进行有效的优化,才能够进一步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水平。并且还能够有效节约编制时间,对电气工程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并且科学技术的引入有利于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完善,从而优化整体的控制系统,有效完善系统中各项功能的应用,实现自动化企业长远稳定的发展。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必须依靠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先进的思维模式和创新精神的支持,以此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优化提供基本保障。并且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技术人员必须及时进行跟踪和储存,对全过程的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另外,介质访问控制环节在其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并实现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改善,这样能够进一步达到数据信息共享的效果,提高了网络数据信息的传输效率,极大程度上对企业运营成本进行合理的管控,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消耗。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3.1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自动化可以节省人力,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变电站中,效果良好。变电站逐步树立了自动化工作理念,目的在于保证人工操作的安全性和运行监管的全面性。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变电站中,可以根据情况及时处理问题,当出现重大问题时,系统会发出警告,技术人员可根据报告内容及时修整,保证机器和软件的正常工作,实现理想的控制效果。电气自动化系统功能强大,可以进行模式调整、实时监控及信息预警等。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具有全方位和多层次的特点,能够实现理想化的工作状态。目前,变电站广泛应用全微机化设备,增加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功效,通过计算机电缆实现了监管和调整,获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3.2在电网调度过程的应用
在电网调度中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按照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工作需要,逐渐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可以相对逐渐提升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程度。在电网调度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对电网工作条件进行完善,也可以尽快推动实现无人化值班以及自动管理方面的进程。同时,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至电网调度中,可以较快促进电网系统各项设备的优化升级,在完善整个电网调度系统、充分提升电网稳定性、安全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在电网调度还是整个电力企业运营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在促进电力行业发展,早日实现电网行业自动化控制以及提升整个行业经济效益方面也发挥着重要意义。
3.3在发电厂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在发电厂中,该技术可根据电气工程区域分层,做好分层管控,实现单元设计。开发者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分为数据统计单元和过程监督单元两部分,这两个单元有着不同的功能,都需要根据工作人员的指令来运行,包括分类、图像展示及远程控制,以实现电气自动化管理。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相关数据了解单元运行、动态变化、管理模式及运行状态,以提供相应的优化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将数据转换过程形成表格,通过查看表格,预测数据或运行情况,保证工作人员的后续管理,使其全面了解电力实时状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电力控制系统中,应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块进行分析,实现准确预算,将数据分门别类,便于工作人员对系统进行更有效的调整,如电阻的曲线波动频率问题,控制人员可以根据情况调节阀门,实现调控和约束。在对工作系统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电网运行效率,还实现了实时掌控,对发电厂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3.4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入至供配电系统中,可以改变操作人员的工作模式,在逐渐提升自动化水平的同时逐渐提升供配电系统的整体稳定性,进而为人民稳定用电提供必要保证。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大大简化人力物力,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性,满足系统实时监控的要求、降低运行成本、促进远程调控和系统调节。其中,实时监控可以满足工作人员依据供配电系统的工作效率进行实时调节,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能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在降低运行成本方面,通过减少人工使用,大大降低人力投入,进而降低隐性成本,同时在对供配电系统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后,可以有效减少系统故障率,从而可以减少部分维修成本,进而降低整个运行成本。在促进远程遥控和系统调节方面,传统的运行模式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控与操作,而结合自动化技术的供配电系统可以通过远程遥控操作来掌握系统的参数与运行效率,进行对系统进行及时高效的控制与处理。
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电气工程作为重要的行业,电气工程的技术发展影响着我国现代化文明的发展水平,也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电气工程的发展中,借助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智能化和信息化,实现电气工程设备的智能化,借助其监测的优势能够实现电气工程管理控制的一体化,并提升电气工程系统的预处理能力,有得加强我国电气工程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翔.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23):167-168.
[2]郑锁珍,张文芳.浅谈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J].电子世界,2020(18):80-81.
[3]曹讯菲.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18):146-147.
[4]王金娟.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J].湖北农机化,2020(17):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