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探究

邱模坤 龚丽俭

西丰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112499

摘要: 当今社会,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将探讨四项实施策略:体验式教学的深化、多元教育体系的构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教育效果以及强化学生主体性与自我成长能力。旨在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育资源、融合科技力量以及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其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探究
DOI:10.12721/ccn.2024.15708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个人成长。然而,当前中职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就业挑战及人际关系等方面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并实施创新教育模式,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紧迫任务。本文将从多维度出发,深入剖析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实施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传统模式的局限性

当前,部分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上,这种模式侧重于心理学理论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

(二)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职业规划等多重挑战。这些挑战往往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心理问题。例如,学习自信心不足可能导致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进而产生焦虑情绪;人际交往困难则可能让学生感到孤独和挫败,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以更加细致和全面的方式去应对。

(三)教育资源的不足

除了师资力量不足外,部分中职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方面也存在短板。例如,缺乏专业的心理测评工具、心理咨询室设施简陋、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陈旧等。这些资源的不足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实施策略

(一)体验式教学的深化

在探索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过程中,体验式教学通过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感受、理解和应用心理学知识,从而达到提升心理素养和应对能力的目的。首先,教师可设计一系列模拟现实生活场景的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效果。以模拟职场面试场景为例,活动前,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职场面试的基本流程和规则,分析面试官可能提出的问题和考察点。在模拟过程中,学生需要扮演求职者或面试官的角色,通过实际对话和互动来体验面试过程中的紧张、期待、挫败或成功等情感变化。通过模拟,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职场环境,掌握应对压力和挑战的方法。除了模拟职场面试场景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其他类型的角色扮演游戏,如“情绪小剧场”、“人际关系挑战赛”等。在“情绪小剧场”中,学生扮演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角色,通过表演和互动来体验和理解各种情绪的产生、发展和应对方式,提高情绪识别和管理能力,学会在不同情境下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状态。而“人际关系挑战赛”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通过设定特定的社交场景和挑战任务,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倾听、表达和协商等沟通技巧,以及如何处理冲突和建立信任等人际关系问题,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二)多元教育体系的构建

在推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过程中,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元化的教育,旨在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网络。首先,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体系的核心。课程应涵盖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情绪管理、压力调节、人际关系处理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课程设计上应注重互动性和实践性,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然而,仅仅依靠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教学中,形成跨学科的教育合力。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选取具有深刻心理内涵的文学作品作为教学素材,通过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情感纠葛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在体育课上,则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游戏、体育竞赛等活动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社交能力和自信心,让他们在运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挫折,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各种情绪。此外,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月、心理剧展演、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教育效果

在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现代科技手段已成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不可或缺的力量。通过巧妙融合科技,教师能够打破传统教育的界限,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且富有吸引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首先,在线平台的建立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深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学校可以开发或采用成熟的在线心理测评系统,为学生提供便捷、准确的心理健康评估服务。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特点等因素定制测评内容,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心理问题。同时,在线咨询与辅导平台的搭建,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专业的心理支持。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与心理咨询师建立信任关系,获得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其次,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渠道。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定期发布心理健康知识、案例分享、心理调适技巧等内容。同时,社交媒体平台还具有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能够迅速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

(四)强化学生主体性与自我成长能力

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实施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育模式,让学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和自我成长的推动者。首先,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情绪变化、需求与价值观等,使他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能够更准确地识别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其次,教师应教授学生实用的自我调节技能。包括情绪管理、压力释放、时间规划等,帮助学生有效应对各种心理挑战。同时,重视同伴之间的支持与帮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团队建设等活动,与同龄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心理困扰。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自信、乐观、坚韧等积极品质,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追求有意义和满足感的生活目标。通过正面激励和榜样示范等方式,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让学生在其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探索与实践。通过深化体验式教学、构建多元教育体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及强化学生主体性与自我成长能力,教师可以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期待更多教育工作者能够关注这一领域,共同为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于娇娇,邢路平,田仁礼.中职学校心理咨询服务需求的现状研究—以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为例[J].教师.2022,(1).

[2]李倩.信息化教学手段对提升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