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为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它是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基础。而初中数学学科作为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但随着数学学科内容和深度的增加,数学学习的难度和抽象度也在持续加强。这使得很多初中生产生了一种抵触的情绪,这种情绪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把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心理状态联系起来,从学生的生存环境和经历出发,创造出与他们的生活更加契合的场景,通过对抽象数学的了解,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解题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扮演着较为严厉的角色,不苟言笑,给学生留下一种刻板印象。这样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太过威严的教师形象会让学生产生畏惧,从而影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无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在学习中与现实生活的割裂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它与现实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其可以将生活中的各类数学现象推敲成数学公式和数学结果。一些教师在授课时不注重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一味的把教材奉为圭臬,不懂得把数学融入生活之中,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理解学习到的抽象知识,从而影响课堂学习效果。
二、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善于营造生活情境,增强学生求知欲望
情境教学法作为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新式教学方法,有着广阔的运用前景,因为其能够直观、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可以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所以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让他们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不再惧怕,而是积极接受。
比如,在实施“正数与负数”教学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则我国冬季某天的天气预报,搭配导语:冬天,我国经常会遭受冷空气的侵袭,造成大范围内急剧降温,南方有的地区温度也会达到0℃以下,北方部分地区甚至达-35℃,这里出现一种新的数——负数,那么负数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吗?结合生活事物利用视频与语言描述营造情境,让学生自主思考负数相关问题,初步认识负数,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使其对新课的学习充满求知欲望。接着,教师在课件中出示一些生活中用到负数的场景,如:停车场位于-1楼,艾丁湖湖面海拔-154米,某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是-0.03%,某商店本月销售额同上个月相比增长率是-2.5%等,据此继续创设生活情境,引领学生在情境中结合生活经验与个人认知分别说出这些负数的意义,并要求他们列举一些正数与0的应用,使其结合生活实例感受正数与负数,增强对知识的记忆效果。
(二)精心设计生活问题,吸引学生主动探索
虽然提问在传统初中数学课堂上大部分教师都会用到,不过无论是提问的方式还是内容都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要尽可能向实际生活靠拢,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带领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下学习数学知识,进一步发散他们的思维。
以“从问题到方程”教学为例,教师可借助“天平称重物”的生活场景引入新课:用一架天平与1克、2克、5克的砝码各三个,能称出8克的食盐吗?大家有哪些不同的称法?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出问题,为其提供多角度思考问题、有条理表达个人观念的机会,让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接着,教师设置问题: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个托盘中的物体有什么关系?左边托盘上放入两个一样的小球与两个1克的砝码,右边托盘中放入两个2克的砝码,这时天平平衡,你们知道左边托盘上每个小球的质量吗?学生从直观感受到天平的平衡联想到数学中的等量,分别运用算术法与方程法求出每个小球的重量,亲身经历从问题到方程的过程。之后,教师给出问题:今年植树节时在操场边上种一棵树,树苗高度是2米,如果这棵树平均每年长高0.3米,多少年后长到5米?鼓励学生运用方程来求解,让他们探索方程的用法。
(三)积极开展课下活动,强化学生应用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进一步落实生活化教学,不仅需在课内教学环节大力打造生活化课堂,还要适当拓宽教学范围,积极开展课下活动,使学生走进生活,真正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强化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比如,在“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教学中,课堂上教师先给出话题:当人们在阳光下行走时,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光在空气中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这个物体的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影子,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自由作答,分享一些生活中的“影”现象,然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演示太阳光——平行光线,带领学生认识平行投影,经历探索平行投影性质的过程,使其结合例题学会运用相似三角形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之后,在课外环节,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走进生活,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测量与计算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高度,如:一棵大树、教学楼、旗杆、大门或者其他建筑物,使其注重对数据的收集和草图的绘制,先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加以阐述,再运用转化思想,将立体图形顺利转化成平面图形,最终利用相似三角形与平行投影的知识计算得出结果,让他们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三、结语
随着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的不断普及,许多教师都很认同实施生活化的数学教育。目前,我国初中学科教学仍处于从传统教学方法向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过渡阶段,尽管许多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因此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对生活化数学教学方式有很高的期待。从中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出发,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掘生活中的素材,造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陈绍亨.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2022(15)4216.
[2]林展祝.应用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更精彩[J].华夏教师,2021(32):63-64.
[3]陈闽松?简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1(66):61-63.